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读下图,图中虚线 m、n、x 为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对图中河流及其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m>n,则甲地可能为河流,自西流向东
B.若 m<n,则甲地可能为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C.若 m>n,则乙地可能为河流,自西流向东
D.若 m<n,则乙地可能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4.若 m<n,且 x 等高线内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则 x 等高线的数值可能为( )
A.m 米 B.m+10 米 C.n 米 D.n+10 米
读下面“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处为( )
A.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B.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
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洪积扇 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
6.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7.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8.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9.山顶 A 的海拔和陡崖 D 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 米、301 米 B.950 米、201 米
C.850 米、499 米 D.799 米、501 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 875 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 地可见 V 型峡谷,C 地可见三角洲
11.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能正确反映 EF 一线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海城的海底地形图(等值线为等深线,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如果没有海水,那么图中( )
A.a 地能看到 b 地 B.c 地能看到 a 地
C.d 地能看到 c 地 D.a 地能看到 d 地
13.图中虚线等高线之内为( )
A.海底火山,由海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B.海底盆地,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
C.海底火山,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 D.海底盆地,由地质时期陨石撞击形成
如图为“某地区河曲遥感影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该河曲( )
A.弯曲程度小 B.位于南半球
C.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一般分布在地势比降小的地区
15.沿 A—B 所作河流剖面最可能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二、综合题
18.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 B、C 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 A 点,有
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兰新高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东起甘肃兰州,途经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西至乌
鲁木齐,全长 1776 千米。兰新高铁青海段内,共有桥梁 54 座共 74.247 千米,隧道 29 座共 85.628 千米,
桥隧比例为 73.19%。桥隧比是指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下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
段示意图。
(1)简述兰新高铁相对于一般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2)高铁经过西宁到张掖,没有途经武威,主要遵循的交通布局的原则是 ,说明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5 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
天气过程。下表为 5 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D2.B3.D4.A5.B6.B7.B8.D9.A10.B11.C12.D13.C14.D15.A16.A17.D
18.(1)自东向西。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在 300~400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
点即可)
(4)C 线路等高线比 B 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19.(1)速度快,节能环保。
(2)依据运输需求,因地制宜
原因:西宁比武威城市级别高,运输需求量更大;经西宁到张掖可以与青藏铁路并联,促进青海和西藏的发展;
如果从西宁到武威再到张掖,西宁与武威间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从西宁到武威再到张掖线路拐角过大。
20.(1)西高东低;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
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