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材料分析题重点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材料分析题重点训练

ID:687792

大小:681.4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材料分析题重点训练(无答案) 1.阅读下列材料: (1) 图 1 人物是谁?大诗人李白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来盛赞他的哪一项伟大功绩?“扫六和”完成的时间是在哪 一年 (2)图 2 涉及了秦朝实行的哪两项巩固措施? 有什么历史意义? (3)请完善图 3 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在 A、B 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图 3“中央政府”中,负责管理军事和监察事务的官职分别 是什么? (4)图 3 中,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深远影响? (5)有人称图 1 人物是“千古一帝”,有人称他是“一代暴君”。请分别举出一件史实来证明这两种观点。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并回答。 (变化的形势) (1)请举出图 1 所示时期出现的霸主和图 2 所示时期的著名战役各 1 例。 (时代的智者) (2)图 3、图 4、图 5 分别体现了这一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举一位即可)他们著书立说,开创了怎样的 文化局面? (3)图 6 中主张变法的人物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通过他的变法,使哪个国家一跃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 40 多年。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其中出名的有 72 人。他有关教 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三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在我国文化史上有什么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的 B 国是___________,A 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 (3)材料二的人物是谁?他是当时哪国政治家? (4)材料三中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得益于西汉______(人物)成功的外交活动。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向西延伸到当时的什么国 家?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4.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 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 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什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 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5.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知识的建构,以愈全面愈好) 材料一: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 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二:如下图 (1)写出图 1 中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国家名称。请你各写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 为了加强对这条要道的管理, 保护商旅往来,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 (2)材料一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请依据材料一,在图 2 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技术和文 化方面的成果。 (3)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史料的选择,以愈原始愈好) 材料三: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向奴,无与共击之 (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四: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 323 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 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城,寻访金人的来历。 ——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一一莫高窟第 323 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有何不同。 材料五:2015 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候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 《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5)材料五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哪家学派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六: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材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6)据材料六判断,材料三和材料四哪则材料更可信?材料五属于第几手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史料以探求历史的真实? (结论的得出,以愈审慎愈好) 材料七:如下图 (7)图 3 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 困难?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材料八: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9)用材料八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帯”的现实意义。 6.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某校学生为 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文字篇)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而 且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 (1)图 1 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 2 是《兰 亭集序》,其作者是谁? (经济篇) 货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市场上的一个等价物,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各个阶段的一种里程碑。 (2)图 3 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图 4 所示货币是汉武帝时在全国统一铸造的,请说出它的名称。 (科技篇)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 阳平衡、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末年,一套模仿动物活动姿态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思想文化篇) 教育部就 11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思想方面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7.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学完丝绸之路一课内容后,701 班历史小组开 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 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看图说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 A、E 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析史)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请你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今人论史) 材料四:2017 年 7 月 14 日,“2017.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项目对接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此次项目对接会是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致辞精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丝路精神’, 加快‘五大中心’建设”为主题,旨在搭建多方交流合作的投融资平台,形成各方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5)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8.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西周 ① 秦朝 西汉 春秋 ②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成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材料二的认识,秦始皇实行 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反映事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发生材料三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国东汉杰出医学家 材料二:2019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包含 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 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 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的光彩,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张仲景“博采众长”写成的中医治疗学专著是什么?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华佗的医学创举有哪些? (3)依据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怎样做才能让中医学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10.阅读下面材料: 南北朝时期,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是谁?他的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中的“北语”和“正音”分别指的是什么语言? (3)魏主的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11.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 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 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实行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你知道西汉王朝在地图斜线部分设置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