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3 体循环和肺循环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3 体循环和肺循环 教案

ID:687757

大小:160.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体循环和肺循环 教学设计 “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具体途 径及其两者的关系,说明在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区别动 脉血和静脉血。 【能力目标】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 总结能力;动手进行“动脉血和静脉血”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实 验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动脉血和静脉血角度思考心脏的结构, 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物的进化”观点;通过思考打吊 瓶时药物到达患处经历的过程,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形成积极锻炼、科 学用药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难点:理解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准备:新鲜的鸡血、真空试管、PPT 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 导入 PPT 展示人生病的图片 问 : 你 有 生 病 的 经 历 吗?是怎么治疗的?若是 扁桃体发炎了,直接在扁桃 体打吊瓶吗?药物通过怎 样的途经到达发炎的扁桃 体?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由学生自身生病 经历导入,拉近与 学生的距离,提高 学习兴趣,引发学 生思考。 新授 1. PPT 展示“人体循环系 统图”和“血液循环模式图 动图” PPT 展示“血液循环模 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片 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1)血液从左心室出发, 让学生对血液循 环有一个整体的感 性认识,并由心脏 为循环提供动力, 引发思考“血液循 环的途径” 学生通过观察图 片、相互讨论,主 体 循 环 和 肺 循 环 的 路径 2. 血 液 循 环 中 的 物 质 交 换 思考、讨论 PPT 上呈现的问 题。 引导学生板书体循环、 肺循环具体路径,总结血液 循环途径。 重新回到心脏时经历了 哪些途径?回到了心脏 的那个腔? (2)从右心室出发,重 新回到心脏时经历了哪 些途径? 思考、总结体循环、肺 循环具体路径,初步思考 两者之间关系。 动获取知识,自主 发现、总结血液循 环途径,不仅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 培 养 了 观 察 能 力、思维能力和总 结能力。 不仅帮助学生理 顺、掌握体循环和 肺 循 环 的 具 体 路 径,更要引导学生 思考,认识到体循 环和肺循环是一个 整体,血液循环在 不断进行。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血 液循环模式图”,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血液颜色的不 同)。 引导学生找出血液变 化的场所,并猜测血液变化 的原因。 引导学生利用真空管 中的血液,设计实验,探究 血液流经肺部时发生的变 化。 播放全身各处毛细血 管(除肺外)处物质交换的 视频。 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并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找到血液发 生变化的部位,思考血液 变化的原因。 思考、设计实验,边分 组实验边观察血液接触 空气后的变化。 观看视频,总结在此 处进行的物质变化,说出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引导学生自己 找出循环过程中血 液的变化。 锻炼学生的观 察 能 力 和 思 考 能 力,并灵活应用学 过的知识。 学生亲自设计实 验并动手实验,亲 眼观察到血液接触 空气后的变化,现 象非常直观,学生 印象深刻,马上便 能理解并区分动脉 血和静脉血。 直 观 的 视 频 形 式,学生更容易理 解全身各处毛细血 管(除肺外)处的 物质的交换情况。 3. 血 液 循 环 的 意义 问题引导“经过体循环 后血液变成了什么血?这 样的血液还能继续为全身 各处组织细胞运输氧气等 物质吗?怎样才能重新有 这个能力?”“血液这样不 断 的 循 环 , 有 什 么 意 义 呢?” 问题引导学生重新思 考心脏左右侧不相通的意 义。 学生不断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 出的问题:“心脏的左侧 右侧完全不相通的,这有 什么意义?”并了解这样 的心脏是哺乳动物和鸟 类所特有的,是高度进化 的结果 通过教师问题的 引导,让学生自己 思考、水到渠成的 总结出血液循环的 意义。 将本节课知识与 已学知识相联系, 有助于对心脏和血 液循环有更深层次 的理解,也加深了 学生对“结构与功 能相适应”、“生物 的进化”等观点的 认同。 回 顾 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 对比“打吊瓶时药物到达扁 桃体经过的途径”、“打屁股 针 药 物 到 达 扁 桃 体 的 途 径”,并思考生活中一系列 的用药问题。 思考、回答并对比“打 吊瓶时药物到达扁桃体 经过的途径”、“打屁股针 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 径”,并思考在血液运输 药物过程中的释放问题。 这几个问题不仅是 对本节课知识的回 顾、总结和应用, 更培养了学生的质 疑精神,引导学生 将知识运用到现实 生活中,关注健康, 合理用药。 板书设计: 体循环 和 肺循环 左心室 右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肺动脉 ↓ 全身各处 毛细血管网 肺部毛细血管网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