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7《有机化合物》专题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 和 为同系物
B.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C. 和 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
D. 及 都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对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②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
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③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④浓硝酸溅在皮肤上,
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显色反应 ⑤蛋白质溶液里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
A. ①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⑤
D. ④⑤
3.下列橡胶产品中属特种橡胶的是( )
A. 丁苯橡胶
B. 顺丁橡胶
C. 氯丁橡胶
D. 聚硫橡胶
4.苯乙烯是合成聚苯乙烯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苯乙烯 聚苯乙烯
A. 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聚苯乙烯
B. 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苯乙烯、聚苯乙烯均为纯净物
D. 聚苯乙烯的结构单元是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苯和乙烯分子都是平面结构
B. 苯和乙烯分子中都含有 C==C 双键,它们的性质相似
C. 苯属于不饱和烃,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6.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讲究合理膳食。下列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
A. 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 多饮纯净水,少饮矿泉水
C. 多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
D. 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
7.下列各分子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
A. 甲烷
B. 乙烯
C. 氨气
D. 一氯甲烷
8.已知乙酸(CH3COOH)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 CO2 气体,下列物质不能和碳酸钙反应的是( )
A. 甲酸(HCOOH)
B. 甲醇(CH3OH)
C. 草酸( )
D. 水杨酸( )
9.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A. CH2==CH—CH2—OH
B.
C. CH2==CH—COOH
D. CH3COOH
10.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 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
D. 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11.下列不是乙烯用途的是( )
A. 制塑料
B. 做灭火剂
C. 制有机溶剂
D. 做果实催熟剂
12.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 和 C
B. 氧气和臭氧
C. 甲烷和乙烷
D. 正丁烷和异丁烷
13.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为 ,下列关于该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 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 12 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 12 个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14.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
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为碳水化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 C6(H2O)6,即 1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 6 个水分子
B. 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 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和增加体育活动,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15.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 PPV 的反应为
A. PPV 是聚苯乙烯
B. 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C.
D. 1 mol ,最多可与 5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二、实验题(共 3 小题)
16.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
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B 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
(2)设 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 x 值应________。
(3)D 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 KI 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
(4)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5)在 C 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
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 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 E 中分离出有机物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该装置还
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编号)。
a.CH4b.CH3Cl
c.CH2Cl2d.CHCl3
e.CCl4
17.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方案如下:
Ⅰ.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
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 2 mL 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
哪些不足(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 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
代号)乙接________、________接丙; 若产物不用 水吸收而是 直接冷却 ,应将试管 丁浸在
____________中。
1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
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 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
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 a、b、c,通过控制活塞 a 和 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即可在 M
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回答以下问题:
(1)A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中 热 水 的 作 用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 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
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三、计算题(共 3 小题)
19.某含有一个双键的气态烯烃和另一气态烷烃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其密度是 H2 的 13.2 倍。
在标准状况下将 4.48 L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结果溴水增重 3.36 g,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烃的体
积分数。
20.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含一个双键)的混合气体 2.24 L 完全燃烧后,将产生的气体缓
慢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 4.05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 6.60 g。另再取 2.24 L 标准
状况下的该混合气体,将它通入过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 1.05 g。
(1)确定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2)计算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
21.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含一个双键)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
的相对密度 13,在标准状况下,将 56 L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的质量增重 35 g。
(1)计算确定混合气体中烃的化学式。
(2)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物质的量之比。
四、填空题(共 3 小题)
2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对下列反应进行分类。
①用乙烯与氯化氢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水退色 ④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
⑤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________。
a.混合气体通过盛足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通过盛足量 Br2 的 CCl4 溶液的洗气瓶
c.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通入 H2
d.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适量 HCl 混合
(3)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主要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①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________。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 D.汽油的产量
②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
③石油分馏可得到沸点依次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
青等多种产品。石蜡属于烷烃,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放出 HCl 气体,这是由于石蜡漂白时与氯气
发生________(填“取代”或“加成”)反应。
(5)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H4 和 CH2===CH2 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 Cl2 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
绿色逐渐退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 CH4,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
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 SO2,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以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含
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 装置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
A.品红溶液 B.NaOH 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 SO2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 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 c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A 是一种酯,分子式为 C4H8O2,A 可以由醇 B 与酸 C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B 氧化可得 C。则:
①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②写出 A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 中混有少量的 B 和 C,除去 C 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_。
④B 和 C 在酯化反应和 A 的水解反应中都用到硫酸,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
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
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
c.都作催化剂
d.吸水剂;催化剂
(2)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 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含量很低。下列关
于亚油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c.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
d.1 mol 亚油酸最多能与 4 mol Br2 发生加成反应
(4)有机物 是一种酯。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
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3 种新物质,结构简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机物 W( )常用于合成维生素类药物。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分子中所含官
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水溶液中 l mol W 可与______ mol NaOH 完全反应,分子中含有
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溶解,是可逆过程;蛋白
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透过半透膜;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特性;重金
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但“钡餐”的硫酸钡不溶于胃酸,不能形成可溶性的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
3.【答案】D
【解析】特种橡胶是指用途特殊,用量较少的橡胶,多数属于饱和橡胶,主链有碳链的,也有杂
链的,除硅橡胶之外都是极性的,聚硫橡胶具有耐油性,属于特种橡胶。
4.【答案】A
【解析】聚苯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错误;聚苯乙烯是混合物,C 项错误;聚苯
乙烯的结构单元是 ,D 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 C—C 和 C==C 之间独特的键,苯分子中不含有典型的 C==C,
但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中碳碳键也能断裂,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和乙烯分子都是平面形
结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6.【答案】D
【解析】少吃蔬菜水果容易缺乏维生素;纯净水不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防腐剂的食品过多
食用对人体有害;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
7.【答案】B
【解析】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一氯甲烷为四面体结
构。
8.【答案】B
【解析】乙酸 CH3COOH 和碳酸钙反应生成 CO2,是因为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在甲酸、草
酸和水杨酸分子中都含有羧基,故都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 CO2,B 项中的甲醇不含有羧基,本身呈
中性,故不和 CaCO3 反应,因此选 B 项。
9.【答案】C
【解析】A 项中的物质不与 NaHCO3 反应,B 项中的物质不与 Na、NaHCO3 反应,D 项中的物质不
与溴反应。
10.【答案】B
【解析】A 项,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 项,苯和氢气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故符合题意;C 项,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 项,苯和溴
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乙烯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塑料,经卤化,也可
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等,很多可做有机溶剂;乙烯还被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但乙
烯易燃不能做灭火剂。
12.【答案】D
【解析】 C 和 C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
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甲烷和乙烷分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 CH2
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3.【答案】B
【解析】通过转动,可使苯平面与烯平面重合在同一平面,也可使两平面仅交于一条直线,而炔
直线在苯平面上。
14.【答案】A
【解析】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C6(H2O)6,但葡萄糖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水分子。
15.【答案】D
【解析】
16. 【 答 案 】 (1) 干 燥 混 合 气 体 (2) 大 于 或 等 于 4 (3) 吸 收 过 量 的 氯 气 (4)CD (5)CH4 +
2Cl2 C+4HCl (6)分液 ab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实验的反应原理、各部分实验装置的作用。
①CH4+4Cl2 CCl4+4HCl 时生成 HCl 气体最多,所以要保证 =x≥4。
②根据信息知黑色小颗粒应为碳粉,根据原子守恒应为 CH4+2Cl2 C+4HCl。
A 装置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B 装置可以除去水蒸气,可以混合甲烷和氯气,同时还可以通过产
生气泡的快慢调节气休的流速;由于上述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和 HCl 均易导致大气污染,所以 E 的
作用是吸收尾气。
17.【答案】Ⅰ.操作麻烦,乙醇转化率低
Ⅱ.(1)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
(2)b a 冰水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
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操作是否简便、反应物(如乙醇)转化率的高低、环境污染等。
典型的实验装置——安全瓶中的导管是“短进长出”。
18.【答案】(1)2H2O2 2H2O+O2↑ 使 D 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 M 中参加反应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由实验装置图分析可知,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物。乙醇蒸气来源于装
置 C(加热乙醇易挥发),氧气来源于装置 A(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9.【答案】甲烷:60%,丙烯:40%。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3.2×2=26.4,必有甲烷,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4.48
L÷22.4 L·mol-1=0.2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0.2 mol×26.4 g·mol-1=5.28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5.28 g-3.36 g)÷16 g·mol-1=0.12 mol,设烯烃的分子式为 CnH2n,
(0.2 mol-0.12 mol)×14ng·mol-1=3.36 g,
解得 n=3,烯烃为丙烯,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12 mol÷0.2 mol)×100%=60%;
丙烯的体积分数为(0.08 mol÷0.2 mol)×100%=40%。
20.【答案】(1)甲烷和丙烯。 (2)甲烷体积分数为 75%;丙烯体积分数为 25%。
【解析】混合烃的物质的量为 2.24 L÷22.4 L·mol-1=0.1 mol,燃烧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4.05
g÷18 g·mol-1=0.225 mol,混合烃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0.225 mol×2×1 g·mol-1=0.45 g,混合烃中碳
元素的质量为 6.6 g÷44 g·mol-1×12 g·mol-1=1.8 g,混合烃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45 g+1.8 g)÷0.1
mol=22.5 g·mol-1,必有甲烷,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5 g+1.8 g-1.05 g)÷16 g·mol-1=0.075 mol,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 CnH2n,
(0.1 mol-0.075 mol)×14ng·mol-1=1.05 g
解得 n=3,烯烃为丙烯,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075 mol÷0.1 mol)×100%=75%
丙烯的体积分数为(0.025 mol÷0.1 mol)×100%=25%。
21.【答案】(1)CH4、C4H8
(2)3∶1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3×2=26,必有甲烷,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56 L÷22.4
L·mol-1=2.5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2.5 mol×26 g·mol-1=65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65 g-35
g)÷16 g·mol-1=1.875 mol,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 CnH2n,
(2.5 mol-1.875 mol)×14ng·mol-1=35 g,
解得 n=4,化学式为 C4H8,
甲烷与丁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75 mol∶(2.5 mol-1.875 mol)=3∶1
22.【答案】(1)⑤ ①③ ②④ (2)b
(3)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4)①b ②石油裂解 ③升高 取代
(5)①不正确 因为 CH2===CH2 也可以与 Cl2 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退去,生成的
CH2ClCH2Cl 也是油状液体 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解析】(1)乙烯与 HCl 制取氯乙烷及乙烯与溴水中的 Br2 均发生加成反应;乙烷燃烧被氧化为
CO2、乙烯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为 CO2,二者是氧化反应;乙烷与 Cl2 反应属于取代反应。(2)
乙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及 Br2 的 CCl4 溶液退色,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 Br2 的 CCl4 溶
液退色;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乙烯氧化为 CO2,引入
新的杂质 CO2,a 不可行;若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虽可将乙烯转变为乙烷,但不能检验出乙烯,
且通入氢气的量不易控制,很难得到纯净的乙烷,c 不可行;因为乙烷不和溴水反应,而乙烯能和
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 Br2 的 CCl4 溶液退色,且生成的 CH2Br—CH2Br 为液体,气液分离,
b 可行。
(4)①乙烯的发展带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
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②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进行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③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中的碳原子个数依次增加,沸点依次升高。石蜡主要成
分是烷烃,所以它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产物在燃烧时产生 HCl 气体。
(5)CH4 在光照条件下与 Cl2 通过取代反应生成的液态产物为 CH2Cl2、CHCl3、CCl4;C2H4 与 Cl2 通
过加成反应生成液态有机物 CH2ClCH2Cl,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CH4。
23.【答案】(1)A、B、A、D (2)装置 a 中品红溶液退色
(3)除去 SO2 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实验
(4)检验 SO2 气体是否除尽
(5)装置 c 中品红溶液不退色,装置 d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解析】使品红溶液退色是 SO2 的特征反应,而乙烯和品红溶液不反应,选择品红溶液来验证,
若品红溶液退色证明有 SO2 存在;验证乙烯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但乙烯和 SO2 都能使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故检验乙烯前应该先除去 SO2。
24.【答案】(1)①CH3CH2OH CH3COOH
②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③饱和 Na2CO3 溶液 分液 ④b
(2)CH3COOH 和 C2HOH
(3)d
(5)C6H10O3 羟基、酯基 1 4
【解析】(2)解析酯类水解时,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断键,水中的羟基与碳氧双键结合形成羧基,
CH3CO18OC2H5 的水解产物是 CH3COOH 和 C2H518OH。
(3)亚油酸分子中含有 2 个碳碳双键和 1 个—COOH,1 mol 亚油酸最多能与 2 mol Br2 发生加成反应,
所以 d 不正确。
(4)酯水解时酯分子里断裂的化学键是 中的碳氧单键,原有机物分子里有 2 个这样的原子团,
故它水解生成 3 种新物质: HOCH2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