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
课题:极地地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主要讲了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
科学考察以及极地地区的保护。极地地区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
对象
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如何进行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初中生对
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极地地区的环境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截然不同,学生对冰天雪地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较高。结合这两
者可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给他们表现才智的机会,遵循“全
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的原则。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极地地图,明确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通过虚拟地球仪、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学会分析资料,在欣赏、快
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
保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
创新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
重点
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
难点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材特点,把教材与地理、社会热点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
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
工具 虚拟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法 讨论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导入。
光 头 强 要 把 小
北极熊送回北极地
区,但是他对北极地
区并不熟悉,这节课
让我们来帮助光头
强了解极地地区。
观看视频
思考
激趣导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能更好的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
求知欲。
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知道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
识位置
让 学 生 在 导 学
案上画出南极圈,北
极圈,标出围绕南极
洲和北冰洋的大洋
与大陆。
待 学 生 完 成 后
由两位学生上台合
作用虚拟地球仪指
出。
根 据 学 生 的 完
成情况作适当的补
充。
思考:怎样记住
南极洲和北冰洋周
围 的 大 洋 与 大 洲
呢?
阅读地图结合教材,
明确南极地区和北极
地区的位置、范围
阅读南极地区图,找
到南极半岛,按顺时
针方向识记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
利用找特殊标志(南
极半岛,格林兰岛),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
取信息的能力。
析气候
微剧场“北极熊
和企鹅的对话”。
播放视频“极地
地区”
让 学 生 把 对 极
地地区气候的认识
写下来,并叫学生举
手回答。
合作探究一:南
极地区为什么比北
极地区冷?
出 示 南 极 地 区
东方站气候直方图
提出问题:我们
应该几月份去南极
考察?北极呢?
活动:教材 P49 北极
熊和企鹅的对话。
讨论,得出答案
读图
合作探究,得出答案
让学生对极地地区
的气候有个初步的
印象
加深对极地地区气
候的认识
锻炼学生的综合思
维能力,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图,从图上获取有用
信息的能力
探极地
看资源
播放视频:中国
南极科考站建立历
程。
在 导 学 案 上 标
出南北极地区的科
考站。
合作探究二:想
一想极地考察站的
房屋为什么会这样
建设?
为 什 么 要 建 立
这么多的科学考察
站?
出 示 南 极 地 区
图,看图例,得出矿
产资源丰富。出示南
极地区地形剖面图,
得出丰富的淡水资
源。
观看视频
看图思考
得出答案
南北极地区的资源,
代表动物。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
能力
护极地
为了保护南极地
区,各国签订了《南
极条约》
合作探究三:为
了保护环境,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
去做? 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
回答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全球,帮学生树
立可持续发展观。
谈收获 总结本节课的知
识点 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了解学生本节课的
学习情况
当堂 将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完成相关练习 强化知识落实和记
忆
检测 以练习的形式展示
板书
设计
第五节 极地地区
1.位置
2.气候
3.科学考察
4.资源
4.保护极地
课后
作业 完成助学读本和地理填充图册上相应内容
教学
反思 待课后进行认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