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1_4.3检测题(答案不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1_4.3检测题(答案不全)

ID:687607

大小:286.9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4.1 空气的成分 一、单选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氮气 B.氦气 C.氢气 D.氧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 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属铜作导线 B.氮气作保护气 C.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D.氧气助燃 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得的氧止水夹 气含量小于五分之一。以下各项 不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集气瓶( ) A.装置漏气 B.燃烧匙中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D.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气体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7.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8.某集气瓶里盛有 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 4:1)。小贝同学要用燃烧法除去 O2 而得到较纯净的 N2 时,你认为她采用的试剂最好是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9.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10.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空气中多 说明白烟其有可燃性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A.A B.B C.C D.D 1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收集 H2 B.取用粉末状固体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添加酒精 12.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 13.2 克食盐 B.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7.65ml 蒸馏水 C.用普通温度计测出室温为 23.85℃ D.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78% 13.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7:22 14.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8%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 100mL 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 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 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 a,然后打开活塞 b 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 气的体积大约是( ) A.40mL 和 60mL B.25mL 和 75mL C.22.5mL 和 77.5mL D.38mL 和 62mL 15.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二、简答题 16.实验室分别用红磷(曲线 ab)和白磷(曲线 ac)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过程中用氧 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方程式是什么?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__________(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白磷,传统燃烧红 磷的方法不 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 因是什么?__________ 17.⑴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示: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①实验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________。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大约减少了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A 电解水实验 B 排水法收集气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__。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 C 通过__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4)实验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D4.C5.C6.C7.C8.B9.D10.A11.D12.A13.C14.C15.A 16.4P+5O2 点燃 2P2O5 小于 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导致装置内有氧气剩余 17.变为黑色 ② ③ ④ 铜+氧气→氧化铜 1/5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18. 2 2 22H O 2 + H O   通电 1:2 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体积的五 分之一 2 3 43Fe+2O Fe O 点燃 防止灼热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 4.2 物质组成的表示 1、判断正误: ①在 H2O 中,氢为 1 价,氧为 2 价。 ( )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 )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 化学式是( ) A、Al2O3 B、CaO C、Fe2O3 D、SiO2 3、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为+1 价;“笑气”的化学式是( ) A、N2O5 B、NO2 C、NO D、N2O 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2 B、NH3 C、N2O D、HNO3 5、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 )A、MgO B、AlO C、NaOH D、 NaCl 6、新型净化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价 B、+3 价 C、+5 价 D、+6 价 7、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1)KI (2)I2 (3) I2O3 (4)X (5)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 不可能是( ) A、AgI B、KIO3 C、I2O4 D、I2O5 8、某种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 不是化合物 9、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2K+ 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 2 B、H2SO4 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C、Ca(OH)2 中“2”表示一个氢氧化钙分子中有 2 个氢氧根 D、Cu2+ 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10、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 价的氧元素 (2)2 个氧原子 (3)氧单质 (4)1 个氧分子 (5)4 个二氧化碳分子 (6)氯化钠 (7)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8)2 个氢分子 (9)n 个 铁原子 10、(1) 请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H 2H 2H2O H2 2H+ (2)指出下列数字“2”的意义 2O O2 2CO Mg2+ 2Na+ Mg MgO 11、标出下列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MgO H2O MgCl2 K2O AlCl3 +2 +2 4.3 氧气 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氧气易溶于水 C.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D.通常,氧气不易溶于水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O2 C.H2O2 D.空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4、某氧气瓶里盛有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可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蜡烛 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 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6、工业上用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原理的依据是( )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C.氧气与氮气在水中密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7、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和氮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 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A B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8、 下列物质①O2②MgO③CaCO3④NaCl⑤食盐水⑥蒸馏水⑦过氧化氢⑧KMnO4 9.双氧水。 混合物________,纯净物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 9、(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文字表达式 (5)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现象: ,文字表达式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