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设 计
班级:八 年 八 班
课题 第七节 哺乳类 第 1 课时 总课时 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
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
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
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
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
生活的关系。
关
键 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出
席情况
班级人数
缺席人数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补充 计划
时间
一、情景创设
(一)创设情境,
板书课题
第七节 哺乳动物
二、目标引领
1.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
征。
2. 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
3.能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
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意义建构
出示自学指导一:
(一) 学生自学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哺乳动物体表有何特点?
体温是否恒定?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什么?
3.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
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出示自学指导二:
1. 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
同特点?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
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
播放多种多样的哺乳
动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再以问题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
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大屏幕出示自学
指导提纲,找学生阅读教材
36-37 页的文字材料并观察
图 5-30“多种多样的哺乳动
物”,5 分钟,回答提纲中
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
拨,个别问题鼓励学生小组
内讨论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 38 页第
一、二段并观察图“兔的牙
齿和狼的牙齿”,5 分钟,
回答提纲中的问题:
2
3
15
有什么关系?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补充 计划
时间
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
有什么意义?
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哺乳动物的重要用途
2. 哺乳动物的危害
(二)自学效果检测
(三)生生合作
(四)师生合作
四、巩固提升
当堂练习
五、回顾小结
六、检测反馈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
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小
组合作探究、取长补短,共
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找同学回答问题,
检测学习效果。
学生互相帮助,解决疑
难。教师适当点拨、辅助学
生解决问题。
大屏幕出示习题,学生
口答。
教师依据学情,有针对
性讲解。点拨拓展,重点强
调。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
要内容。
教师下发检测卷,学生
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检测完成后,学生间互
相批改。教师先找学困生回
答,若回答错误,再找中上
等生纠正、补充。
12
3
10
板
书
设
计
第七节 哺乳类
一、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
学
反
思
优
点
不
足
改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