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

ID:687560

大小:16.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安排在第一章《动物的主要 类群》之后,在掌握了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更高认知层次上深入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认识 动物运动对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这对学生全面 理解人与生物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对各类群动物的运动方式 有了具体的了解,但是对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还缺少深入的 探讨,同时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并具备一定的 逻辑思维能力,求知欲很强。因此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生 理、心理特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 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课标要求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2.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了解关节和肌肉的 结构特点。 2.通过观察动画、做伸肘和屈肘动作等活动,认识运动 系统的组成,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知生命在于运动,培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过程。 难点 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过程。 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 目标: 1.重点以哺乳动物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肢体运动的 体验,探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进而认知运动的结构 基础和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 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兔骨骼标本、自制骨、关节、肌肉模型 课时分配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动物行为(捕食、迁徙、求偶等) 的资料。学生观看并分析:这些动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 做?引出动物的行为这一概念,而动物的行为就是通过各种 各样的运动体现出来的,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明确动物的行为 这一概念,同时理解动物的行为是通过动物的运动体现出来 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过渡:无论哪种方式的运动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 础,这个结构基础是什么呢?(运动系统),今天我们以哺 乳动物为例来学习运动系统是如何完成运动的! 1.运动系统的组成 活动 1 请同学们做伸肘和屈肘动作,分析在这一运动中 有哪几个部位参与? 学生做活动,回答问题,进而总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 肌肉组成(课件展示运动系统的组成),进一步介绍骨、骨 骼、骨骼肌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自身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运 动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过渡:下面我们具体学习骨、关节、肌肉这几个方面知 识。 2.四肢骨 活动 2 学生观察教材 42 页家兔的骨骼图以及家兔骨骼 模型,讨论、认识家兔的四肢骨以及人体的四肢骨(图片展 示)。 学生观察识记家兔骨骼图片,并指出家兔骨骼模型中四 肢骨的名称。 出示人体骨骼图,说明人的四肢骨和家兔是一样的,让 学生对照人体骨骼图,进一步认识哺乳动物四肢骨的名称。 设疑:如果没有骨人体或者其他哺乳动物会怎样?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展示蚯蚓图片,蚯蚓的运动成为蠕动,速度很慢,最重 要的原因是什么?骨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学生思考、讨 论 ) 出示自制简易骨、关节和肌肉模型,介绍骨的杠杆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观察,思考讨论问 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3.关节的结构 设疑:单个的骨能产生运动吗? 活动 3 出示关节结构,观察课本 43 页图片,说说关节 有哪些结构?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学生观察、自主学习) 演示并介绍关节各部位名称及功能。 理论联系实际 (1)用我们学过的关节的知识来解释什么叫做脱臼? (2)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应怎样保 护? 学生上前指认关节,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关节,掌握关节的 名称,进而保护关节,保护身体的意识。 4.骨骼肌 设疑:我们都知道骨本身是不能完成运动的,除了关节, 还需要哪个结构的配合?学生回答。(骨骼肌) 活动 4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 43 页鸡翅图片并阅读文字, 看看骨骼肌的组成,思考肌肉的特性。(学生阅读思考,回 答)。 展示骨骼肌图片,进一步介绍。提出问题:骨骼肌的两 端附着在一块骨上吗? 模型演示骨骼肌收缩牵动骨运动的过程。阐述骨骼肌对 于运动的意义。(提供动力) 设计意图:运用实物模型,将抽象的结构具体形象化。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活动 5 课件展示运动过程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习 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的作用,即运动是怎样 产生的?肌肉为什么收缩?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总结:骨骼肌受神经传 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 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展示模型,提出问题:骨骼肌舒张会产生向外推力吗? 伸肘运动是怎样完成的?(学生回答。) 强调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的。 课件展示伸肘和屈肘动作,判断肌肉状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充分的理解骨、关节 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运动的本质。 (三)其他运动系统的参与 思考:只有运动系统参与就能完成运动吗?其他系统参 与运动了吗?哪位同学能上台来示范快速蹲起动作? 提出问题:做这个动作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归纳: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 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运动的意义 讨论: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结构化。 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情感升华:生命在于运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以及情感 态度价值观 四、创新无止境 引导学生课后动手设计模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当堂检测 课件出示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三、其他系统的参与 四、运动的意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