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六、谚语
1. 气象谚语
气象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常见的有: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2. 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常见的有:
枣芽发,种棉花。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春雷响,万物长。
3. 卫生谚语
知识梳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
验的规律性总结。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
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
动性,但是,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从内容上来分,有以下五种:
216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常见的有: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伤筋动骨一百天。
4. 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常见的有: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擒贼先擒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强扭的瓜不甜。
5. 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常用的有: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17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世界上没有读得完的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台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勤勉是成功之母。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218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蚂蚁搬家蛇过道, 。
朝霞不出门, 。
今冬麦盖三层被, 。
饭后百步走, 。
人不可貌相, 。
若要人不知, 。
,忠言逆耳利于行。
,日久见人心。
,只要肯登攀。
,不进则退。
,修行靠个人。
,曲不离口。
精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