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ID:687495

大小:20.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习作 写作品梗概 第二课时·习作评议 【教学目标】 能与同学分享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 能与同学分享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能与同学分享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修改。 1.自读自评,自我修改 出示课件 11: (1)是否理清推荐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是否把握了要点。 (2)是否围绕“主干”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是否在适当的补充下,过渡清楚连贯。 (4)故事表达是否完整。 2.同桌互评,再次修改 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适当补充内容,再次修改完 善习作。 二、范文展示,补充完善 选取有代表性的范文进行补充完善。 1.描述情节简练法:就是把作品主要人物遇到的问题,他是怎么想的,又 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连贯表述下来。 2.情节衔接转换法:将原作品的承接方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同样运 用在梗概里,作品也会很清楚。 出示课件 12: (设计意图: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将繁复的细致描写简单概括出来, 模仿作家的承接方式,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的写作就 可以有章可循,水到渠成。) 三、作品再次修改,推荐发表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分享了很多同学的作品梗概,在大家的分享过程中, 写梗概的方法也渐渐的熟悉了。同学们的作品也将会在学校的图书推荐会上 发表。 出示课件 13: (设计意图:提供体现成就的平台,当写作有了读者,学生的写作及修改 的兴趣才更加强烈。) 【课后反思】 本单元是“外国名著单元”,本次的习作任务“写作品梗概”,对于六年级学 生来说,是有些困难。以往的写作,都是抓住主要事件,写得越详细越好。这次 让把上万字的厚厚的一本书变成几百字的文章,该写些什么,又该怎么写,成了 学生创作的难点。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在在教授这次习作的一些做 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关注教材的呈现方式:本次的习作从教材呈现方式上可以看出,编者创 设了三个有关读书的真实任务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的写作具有实际的交际价 值,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二、关注教材提供的范例课文:借助《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弄清梗 概和原作品的区别,明确写梗概的方法: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 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 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三、关注学生的相互评改:在习作的修改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本次习作方法 的掌握。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自己的文章不容易改,同伴的互评互改会换 一种角度审视作品,所以同学之间的修改很重要。 四、关注课后讲评:在学生初次创作后,善于发现学生的习作难点,有的放矢地 进行指导。比如在了解了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后,如何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在 梳理出小说重要情节之后,又如何将这些内容进行过渡连接等,都需要我们教师 在这些细节之处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