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ID:687490

大小:2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 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 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 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 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 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 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 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重难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 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 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 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 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 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要人物 1.出示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 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课文中对老班长的描写: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 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明确:外貌描写 大家亲切 的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 3 位年轻战 士生命的英雄。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 疑问? 预设问题: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又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又怎么 会是金色的呢? 二.初步感知:把握主要内容,文本读薄 。 1、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 2.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烦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 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文中主要介绍了老班长,课文围绕他写了那几件事,请用小标题概括一下。 三.精读感悟,重点读厚。 1.文中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之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2.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 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①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 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②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③小结: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 红军战士啊! 第二处: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 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3.文中除了外貌描写,还有神态描写: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 外地跑回来” 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 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②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大草原。(图片理解困境)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 甘心吗? 4.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 闪光品质。 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 你怎么 ······” 提问: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 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哽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哽咽动 作。 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老班长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呢?这样他能熬得住吗?向学生展示介绍过草地的图 片资料。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 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 提问:“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当我不喝鱼汤时,老班长是怎么做的?他心里想什么? “我” 心里又在想什 么? (出示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重点体会:最后 这句话,以及“严厉地”,暗示小梁,要他记牢“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 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从中感受老班 长崇高的牺牲精神。感受老班长的心情。读老班长的语言描写。 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熬得住吗?是呀,好景不长,就在我 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出示第 28 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 长竟然想到的还是 3 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我 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复述板书: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四.品味“金色”,将主题读透 。 1、引读最后一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 喊也无法唤醒他了。擦干了眼泪—— 我这样做是想__________________,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 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 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 题。 2、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了吗?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 质;长满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 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 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五.课堂小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2.思考: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呢? 六.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给你的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 } 金 色 的 鱼 钩 接受任务 护送病号 壮烈牺牲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