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第18课《三黑和土地》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第18课《三黑和土地》教案

ID:687453

大小:1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三黑与土地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强烈的画面感,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体会诗歌中“翻身的人儿”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和诗人对土地、家园的深切热爱、眷念之 情。 把握诗歌特有的乡土特色,赏析其中质朴、自然、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浓浓诗意。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翻身的人儿”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和诗人对土地、家园的深切热爱、眷念之 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特有的乡土特色,赏析其中质朴、自然、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浓浓诗意。 一、旧知导入: 1、文学体裁有哪几种? 明确: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 2、谈谈你对诗歌的了解。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1、我们大家齐读课文《三黑和土地》,说说诗歌给我们展现了哪些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明确:三黑翻地、耙地、休息时候的所思所想。 三、再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情感与写作手法 1、在这些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些画面呢?说说理由! 2、总结:作者虽然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但是你 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通俗易懂、口语化、质朴。 四、探究主旨 1、同学们围绕着自己喜欢的片段“翻地、耙地”分析了诗歌的语言特色,了解了他的情感。 2 那么在休息的时候三黑想了什么?我请同学读下第 11 节到 13 节。 明确:三黑想到了过去的回忆,当下的描述,还有对未来的畅想。 2、比较过去、当下,概括下三黑的生活发生了怎么样的巨大变化。 明确:昔日三黑逮蝈蝈被爹娘、地主骂,和现在三黑想招呼路过的孩子来自己的地里捉蝈蝈 形成对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土地,自己成为土地的主人与之相应的,便是其精神 面貌的变化对未来充满希望。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农民生活的变化,凸显了今日的生活的幸 福。 3、诗歌的题目是“三黑与土地”为什么前 3 节写的不是?我们一起读 1 到 3 节? 明确:诗歌第1—3节写有了土地的农民是从宏观角度呈现广大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和 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虽未出现三黑的名字,却为写三黑设置了广阔的背景,有了这个背景, 三黑就成了他们的代表,三黑的所做所想也就是这些农民的所做所想,这样点面结合的安排, 不仅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而且具有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4、这里不仅写的是三黑,而写的是以三黑为代表农民所获得土地后的情感,说说是什么样 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以及对土地诚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6、作者所有的情感来源于哪里?齐读第 15 节。 “翻身的人儿”多么高兴啊,你看一遍辛勤地劳动耕地,一边还笑嘻嘻、嘴合不上。。。。。。。 五、总结:作者通过各种修辞手法,表现了获得土地的农民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土地诚挚的热 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六、练一练 模仿第 1 到 3 节,写一写。 “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三黑爱土地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请你也用多种修 辞手法,来补充完整下面的语段” 我非常爱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 3 1、练习册《三黑和土地》 2、写一首自由诗。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