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1 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地
形变化的动力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 年 10 月 20 日,冰岛总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在接受线上采访时,被突发地震打断。她在直播
中惊呼“我的天啊,地震了!”随后恢复淡定,笑言“这就是冰岛”。冰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2.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
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3.日本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
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
面小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风影沙丘( )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一只满载木材的船只在北半球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木材在江面上顺流而下。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打捞点,获得木材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的砂砾岸又被称为活动岸,适宜安排的人类活动是( )
A.建筑河港 B.淘金 C.建造住宅 D.建工厂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
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南岭的形成主要是( )
A.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 B.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
C.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 D.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
10.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搬运 B.风力风化侵蚀 C.流水侵蚀搬运 D.地壳多次沉降
撒丁岛位于意大利西部,地中海中部。岛上生长着玛西叶群落~~地中海灌木群落。地形主要为花
岗岩和片岩(变质岩)构成的山地和丘陵,最高海拔 1834 米。下图为撒丁岛山地与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11.撒丁岛上的山地、丘陵多属于( )
①背斜谷②向斜山③断块山④褶皱山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 撒丁岛的自然植被以灌木丛为主,其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018 年 9 月 16 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天文国际论坛在江苏闭幕,我国
科学家也带来了天文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FAST 首席科学家李药介绍,FAST 运行近两年来,已发现 44 颗新
脉冲星。两年前,FAST 在责州平塘喀斯特天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
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大窝凼”附近的岩石是( )
A.页岩 B.砂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14.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而塑造了纷繁复杂的
自然环境。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等高线与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岛的多雨中心位于( )
A.西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东北部
16.塑造该岛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流水作用、海浪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作用、海浪侵蚀、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作用、冰川侵蚀 D.溶蚀作用、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与我国为邻,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
尔人口稠密,经济落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生物燃料是农村地区的主要能源,森林覆盖率仅为 29%,全
国供电不足,就连首都加德满都也经常停电。
材料二:中尼两国在电力能源领域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中国致力于帮助尼泊尔发展清洁能源。至今,
在尼中资企业现已完成 5 个水电站建设,另有还有 10 余个在建发电项目和 10 余个输变电项目,并向尼方
赠送了 3.4 万套、总容量 750 千瓦的家用光伏发电设备。
材料三:区域图。
(1)判断尼泊尔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出形成原因。
(2)尼泊尔水能资源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从河水补给角度推测尼泊尔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并分析
原因。
(3)除了援建水电建设外,我国还因地制宜助力该国进行光伏发电,分析该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析中尼在电力能源领域保持良好合作对尼泊尔的意义。
18.如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 b 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c 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
(2)a 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a、b、c 三处,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能找到泉水的是______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___处为好,其中______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若在 a、b 处建采石场,应选择在______处为好,理由________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区域是该国最广阔、最肥沃的平原,为小麦的集中产区,其所在国家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农
业现代化程度高,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出口国。
c 城市所在国家大理岩广泛分布,大理石种类多、品质高,出口量一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
(1)甲区域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说明主要判断依据 。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 c 所在地区,大理岩形成的地质过程。
参考答案
1.C2.A3.C4.D5.D6.C7.D8.B9.A10.C11.D12.C13.C14.B15.D16.A
17.(1)北部为山地(喜马拉雅山地),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南部多河谷平原,主要为流水
堆积作用
(2)夏季,①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又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河水降水补给多,
径流量大;②境内大多河流上游地区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补给
较多,径流量大。
(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北部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南部冬半年晴天多,光照强。
(4)有利于尼泊尔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的开发,增强尼泊尔电力供应保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减少对生物燃料的利用,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等。
18.背斜 断层 向斜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b a
c b c b 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容易破碎
19.(1)商品谷物;农业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以小麦为主;商品率高。
(2)浅海环境下沉积形成石灰岩;处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石灰岩岩层,变质作用形成
大理岩;随着地壳抬升和外力侵蚀,大理岩出露地表或接近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