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四节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市 2019 年酸雨情况
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的酸雨( )
A.春季频率最高,秋季最低 B.夏季强度最大,危害最强
C.冬季频率最小,危害最弱 D.酸雨强度与降水呈正相关
2.夏季酸雨 pH 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燃煤需求减少 B.水汽丰沛,起到稀释作用
C.盛行东南风,利于酸性气体扩散 D.空气湿度大,起到沉降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下图为某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西 B.海南 C.新疆 D.江苏
4.图中 a、b、c、d 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a—印染工业 c—食品加工 B.a—纺织工业 b—印染工业
C.b—纺织工业 c—饲料加工 D.c—饲料加工 d—食品加工
5.关于该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新的生产环节 B.生物质发电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促进农业产值比重的提高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
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大量污水不进沼气池而排入河流,日久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污水有毒,鱼类中毒死亡 B.污水较脏,鱼类得病死亡
C.藻类物质大量繁殖,鱼类缺氧死亡 D.污水成分复杂,鱼类一时难以适应而死亡
7.“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需求 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大国,目前却计划大力开发核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
提高到 50%。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国并未大力发展炼油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市场狭小 B.炼油业环境污染严重
C.加工技术不成熟 D.原油运输方便且安全
9.该国大力开发核能和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生态性原则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七大水系:长江 (年径流量:9513 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661 亿立
方米)、松花江(年径流量:762 亿立方米)、辽河(年径流量:148 亿立方米)、珠江(年径流量:3338 亿立方米)、海
河(年径流量:228 亿立方米)和淮河(年径流量:622 亿立方米)。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占比最大的水质类型是 ( )
A.Ⅰ类水质 B.Ⅱ类水质 C.Ⅲ类水质 D. Ⅴ类水质
11.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 )
A.珠江 B.海河 C.长江 D.松花江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
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糖和青鉰料等,这样养的鸭比用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 2 个月才
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为赚钱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
A.发展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公平的观念
13.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周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
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 )
A.增加室内外温差 B.减少病虫害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少能量损耗
15.“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16.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春季、冬季 D.秋季、冬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喜热、好光、耐旱、忌
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对水分有一定需求,下图为某地棉花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
(1)指出这个地区农业组团中棉花种植的自然优势。
(2)简述该地在畜牧业养殖中若粪便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水体产生的污染。
(3)简述该循环经济模式农业组团、工业组团和服务业组团相结合的积极意义。
18.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
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
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 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1)指出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的积极意义。
19.阅读下材料回答。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其适宜生长温度为 1-13℃,15-20℃是海带孢子体
发育的最适温度。5-10℃是孢子体生长最适宜温度。生长海区要求水流通畅,水质肥沃,安全系数高。海带
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作为褐藻胶生产的主要原料的需要和作为大众食品方面需求,还可以作为一些海产
品的饲料,并有很高的保健和医用价值及生态价值。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但新中国成立后,二十世纪中期我
国科实现了海带全人工养殖,并不断扩大养殖面积,达到了海水养殖的“高峰期”。福建省是我国最大的海带
产区,但海带的销售价格较日本低。
(1)推测亚洲东部天然海带的产区有( )
A.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 B.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
C.日本海、黄海、南海 D.渤海、黄海、东海
(2)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海带产量不断上升,分析其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3)试为福建海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A2.B3.D4.B5.C6.C7.B8.A9.A10.C11.B12.D13.C14.D15.A16.C
17.(1)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2)粪便随雨水进入河湖,直接污染河湖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经河道等流入水源地,污染生活用水;
粪便通过下渗进人地下,导致地下水质恶化。
(3)实现废弃物再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农田肥力结构,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三大产业相
互结合、相互促进。
18.(1)水运、航空运输。
(2)能源:地热能、水能、风能。(任答两点即可)
理由: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能资源丰富;
新西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
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任答两方面即可,但
需与推测的能源一致)
(3)特征:绿色产业的特征是资源消耗小;能耗低;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安全环保。(任答两点即
可)
(4)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
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意义: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贸易收益;节约
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19.(1)A
(2)海带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海带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海带生长过
程中,不仅可以给海洋生物提供饲料,还可释放出氧气,增加海水的溶解氧;吸收海水中的氮、磷富营化
物质,净化水质。
(3)保护好海带生长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海带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加强市
场研究,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