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1 2 3 4 5
姓名 6 7 8 9 10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
语文周测(三)
一、基础运用(6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咀嚼.(jué) 瑕疵.(cĪ) 干酪.(lào) 哺.乳动物(bǔ) B、褶.皱(zhĕ) 追溯.(shuò) 陨.石(yǔn) 风雪载.途(zài)
C、迁徙.(xĭ) 缄.默(xiān) 狩.猎(shuò) 诸.如此类(zhū) D、翩.然(piān) 萌.发(méng) 两栖.(xĪ) 销.声匿迹(xi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凋零 诸如此类 颇有好感 草长萤飞 B、潮汐 偷偷摸摸 哺乳动物 天衣无缝
C、弥漫 周而复始 风雪栽途 目空一切 D、松驰 销声匿迹 花香鸟语 难以置信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像 的战士, 的渔夫, 的隐者,
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这儿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D、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渊明,字潜,号五柳先生。
B《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明代人,文中表达了对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的赞美。D《诗
经》又名《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是《诗经》的“六
义”,“雅”中诗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5、依次填入下列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6、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①海是原始的生命,充满神秘的色.彩.:海是呱呱坠地的儿童,充满股切的希望:②坐观百舸争流;’默视
旭日涌现。③明.月.照.临.,且看海的那份心境:有默然无语的宁静;有旭日初升的火.热.;有潮汐澎湃的激情,有明
月照临的淡泊恬静。④海是充满美丽梦想的一首优美动人的歌。
A、“色彩”是名词,“火热”是名词,“明月照临”和“潮汐澎湃”都是主谓短语。
B、“海是充满美丽梦想的一首优美动人的歌”这个句子中,“歌”做
补语。C、“坐观百舸争流;默视旭日涌现。”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有语病,应该把“儿童”改为“婴儿”。
7、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①幸福缘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甜甜的感觉,需要你仔细地回.味.每一个感动瞬间,温习每一个充满爱的画
面。幸福就是自我满足。③有时候,幸福是痛楚中情.谊.浓.浓.的一声安慰,是失落中意味深长的一番.教诲,是一
杯清清的开水,也是一杯浓浓的热茶。④如果一次次的成功是幸福,那么一次次的分享就是更大的幸福。⑤住
在幸福的家园里,我们享受了感恩生活,学会幸福。
A、番”是量词,“回味”是动词,“内心深处”和“情意浓浓”都是
补充短语。B、“幸福就是自我满足。”这个句子中,“幸福”做主语。
C、“如果一次次的成功是幸福,那么一次次的分享就是更大的幸福。”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
句。D、画线句有语病,应该把“学会“与“享受”互换位置。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 分)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 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浪费,更多的人开始反思。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C、
“这些格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吸犯罪,”一位参加过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9、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入党的人员中,大会重点介绍三人,这当中有保尔的朋友奥库涅夫。
B 全俄代表大会,丽达与保尔重见,丽达要保尔回答当初中断学习和友谊的原因,保尔回答受到《资本论》的影响。
C、达雅做工,保尔读书写作养病,保尔两条腿瘫痪了,现在听使唤的只有两只手了。
D、原稿的丢失,对保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没有留下了一份底稿。
10、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桃花村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寨主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教头打虎将史进。B 酒
馆内坐着一个人,头戴顶万字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下面皂靴净袜,酒至数杯,那人去袖子里取出十两金子,
放在桌上,让董超、薛霸杀了林冲,这个人是高太尉府心腹人富安。
C 第三天林冲等来一人:那汉子头戴顶范阳毡笠,上撒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纵;下面青白
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这个人是杨志。D、《水浒》
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吴用。
11、古诗文默写(34 分)
(1) 渔人甚异之, , 。
(2)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设酒杀鸡作食。
(4) 此中人语云:
(5) 隔篁竹,闻水声,
(6)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
(7) 卷石底以出, 、为屿、 、为岩
(8) 青树翠蔓, ,
(9)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10) 一日不见,
(11) ,端居耻圣明。
(12) ,风烟望五津。
二、阅读理解(36 分)
【甲】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
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
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星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
蛮地瘴疠之苦。⑥埋(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不求闻达于诸侯 隔算竹,闻水声
B.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卷石底以出
C. 似与游者相乐 若空游无所依
D. 环滁皆山也 四面竹树环合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3、【甲】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3 分)
4、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甲】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 分)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张西武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
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
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
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自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
不荒死!
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
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饴铬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
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
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
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
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
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
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
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
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饴铬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11 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
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
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12 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
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
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3 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
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14 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
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
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 年第 11 期) 1.阅
读全文,理清我情感(心情)变化的过程。(3 分)
烦乱→( )→微醉→( )→感动→ ( )
2.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 文章以“开在心灵的荞麦花”为题,有何妙处?(3 分)
(2) 说说第 13 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 分)
3、结合具体内容回答,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4、赏析 11 段中划线句子。(5 分)
5、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荞麦”在文中的作用。(3 分)
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文章开头极力渲染天气的炎热,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又烘托了我高考落榜后烦躁、郁闷的心情。
B.文中第⑧段写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是指我还没有从高考落榜的阴影中走出来,心情烦躁,对未来和前途
一片迷茫。
C.文中第段两个加点词激动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一致,都是因我下定决心重返校园而生发的兴奋之情。
D.文末最后一段抒情议论,卒章显志,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