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一)

ID:687187

大小:23.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2018—2019 年八年级上学期质量调研(一)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把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4 分) 从《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 再到如今的《经典咏流传》《传承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 jué( )起 yóu( )如传统文化 价值回归的风向标,经典透过亘( )古的光阴扑面而来,唤起我们对传统最温柔的记忆, 让我们品味文字、声音和情感之美。尽管隔着岁月风霜,我们仍能领受先人的文化哺( ) 育,感知鲜活丰富的灵魂,获得无穷的慰 jiè( )。 注音 汉字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3 分)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它 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B.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 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埃德加·斯诺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 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瑞金。 D.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 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武装宣传”是指工 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E.彭德怀两把菜刀闹革命,他意志坚定、忠诚、爱党、忠厚。 3.综合性学习(3 分) 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但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挑起并持续升 级中美经贸摩擦,使两国政府和人民多年努力培养起来的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极大损害,也使 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遭遇严重威胁。 9 月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以大量事实和详实数据,对中美经贸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白皮书强调中美经贸关系 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指出美国的所作所为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行为。白皮书阐明 中国的政策立场,充分展示了中方推动问题合理解决、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坚 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意志。 (《 人民日报 》2018 年 9 月 25 日 ) 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 4.阅读唐代诗人李白的绝句,完成简答。(5 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 诗人这里有意写成“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5.默写(15 分) (1) ,猎马带禽归。(2) ,归雁入胡天。 (3)山随平野尽, 。(4)月下飞天镜,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 ,浅草才能没马蹄。 (7)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8)《黄鹤楼》中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写出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的句子是: , 。 (9)《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句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其间千二百里。” (10)《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 , 二、阅读理解(30 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 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 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 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 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 深省焉!幸甚幸甚!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③不售: 不中。 6.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4 分) (1)晓雾将歇 ( ) (2)夕日欲颓 ( ) (3)或好作诗古文 ( ) (4)恐因愤激之久 ( ) 7.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四处。 (4 分)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6 分 )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9.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 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高山流水 郭枫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 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 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 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 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 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 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 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 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 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 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 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 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 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 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 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 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 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 一个榜样。 ○13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 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 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 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 除了山泉,谁能? ○15 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 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 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 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 吧! ○16 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 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 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 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 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 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 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 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 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0.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 11. 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无精打采→ 12.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13.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3 分) 三、作文(40 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不经意间感动着我们。给予我们心灵的温暖, 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细细地品味,你就会发现细小平凡处也有感动。 请以“_______________里的微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00 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