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综合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综合测试

ID:686971

大小:793.5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 / 15 第 19 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 8 个选择题,一小题 3 分) 1.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的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四位同 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 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线是否垂直 D.测量其内角是否有三个直角 2.如图,P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连结 PA PB PC PD、 、 、 ,若 PAB△ 是等边三角形,则 DPA 的度数 是( ) A. 60 B. 75 C.80 D.90 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100B O  , 是对角线 AC 的中点,过点O 作 MN AD 交 AD 于点 M ,交 BC 于点 N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40ACD   B.OM ON C. AM BN AB  D. 1 2MN AC 4.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 B 在 y 轴上,顶点C 的坐标为 3 2( ,),若反比例函数   0ky xx  ( > )的图象经过 点 A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2 / 15 A. 3 0y xx  ( > ) B. 3 0y xx   ( > ) C. 6 0y xx   ( > ) D. 6 0y xx  ( > ) 5.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有( ) ①当 AB BC 时,它是菱形 ②当 AC BD 时,它是菱形 ③当 90ABC   ,它是矩形 ④当 AC BD 时,它是正方形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6.如图,有一块矩形纸片 ABCD , 8 6B AD , ,将纸片折叠,使得 AD 边落在 AB 边上,折痕为 AE , 再将 AED△ 沿 DE 向右翻折, AE 与 BC 的交点为 F ,则 CEF△ 的面积为( ) A. 1 2 B. 9 8 C.2 D.4 7.如图,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16,面积为 12, P 是对角线 BD 上一点,分别作 P 点到直线 AB AD, 的垂 线段 PE PF, ,则 PE PF 等于( ) A.6 B.3 C.1.5 D.0.75 8.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 10 8AB BC EB , , 是C 上一点,将 ABE△ 沿 AE 折叠, 点 B 刚好与 OC 边上点 D 重合,过点 E 的反比例函数   0ky xx  ( > )与 AB 相交于点 F ,则线段 AF 的长为 ( )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3 / 15 A.15 8 B.13 4 C.2 D. 3 2 二、填空题(共 7 个填空题,一个填空题 3 分,共 21 分) 9.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 ABC 和 DEF 在直线 l 上滑动.要使四边形 CBFE 为菱形,还需添加的一个 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0.如图,点 E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 BC 的延长线上,如果 BE BD ,那么 E 的度数为________. 11.如图,在 Rt ABC△ 中, 90C DE  , 垂直平分 AC DF BC, ,当 ABC△ 满足条件________时,四 边形 DECF 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 12.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P 在 AB 边上,AE DP 于 E 点,CF DP 于 F 点,若 3 5AE CF , , 则 EF  ________. 13.如图,在 ABC△ 中, 90 3 4BAC AB AC P   , , , 为边 BC 上一动点(且点 P 不与点 B C、 重合), PE AB 于 E , PF AC 于 F , M 为 EF 中点.设 AM 的长为 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4 / 15 14.如图,正方形 ABCD 外有一点 M ,连结 AM BM CM, , .若 AMB BMC△ ,△ 和正方形 ABCD 的面积 分别是 250 cm , 230 cm 和 2100 cm ,则 AM  ________ cm . 15.如图,在 ABC△ 中 08 16AB AC BC  , , , P 为 BC 上一动点, PE AB 于 E , PF AC 于 F , M 为 EF 中点,则 AM 的最小为________. 16.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1 1 1 1 2 2 2 1 1n n n nA B C O A B C C A B C C ﹣、 、……、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 1 2 3 nA A A A、 、 、……、 均在一次函数 y kx b  的图象上,点 1 2 3 nC C C C、 、 、……、 均在 x 轴上.若点 1B 的 坐标为(1,1),点 2B 的坐标为(3,2),则点 nA 的坐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3 个解答题,共 45 分) 17.(10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F, 分别为 AD BC, 的中点,连结 AF DF BE CE AF, , , , 与 BE 交于 G , DF 与 CE 交于 H .求证:四边形 EGFH 为菱形.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5 / 15 18.(15 分)如图,在边长为 6 的正方形 ABCD 中, E 是边CD 的中点,将 ADE△ 沿 AE 对折至 AFE△ , 延长交 BC 于点 G ,连接 AG . (1)求证: ABG AFG△ ≌△ ; (2)求 BG 的长. 19.(20 分)如图,在 ABCD 中, 1 5AB AC AB BC  , , ,对角线 AC BD, 交于O 点,将直线 AC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分别交于 BC AD, 于点 E F, . (1)证明:当旋转角为 90 时,四边形 ABEF 是平行四边形; (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 AF 与 EC 总保持相等; (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 BEDF 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如果可能,说明理由并求出 此时 AC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的度数.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6 / 15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7 / 15 第 19 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解:A.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能判定平行四边形; B.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能判定平行四边形; C.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不能判定形状; D.其中四边形中三个角都为直角,能判定矩形. 故正确选项为:D. 2.【答案】B 【解析】解: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90AD AB DAB CBA      , , PAB△ 是等边三角形, 60PAB PBA PA PB AB     , , 30DAP CBP AP DA    , , 180 752 DAPDPA      , 故选 B. 3.【答案】D 【解析】解: 100AB CD B   ∥ , , 80BCD   , 40BCA DAC     , 连接 BD ,如下图所示: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8 / 15 在 DOM△ 和 BON△ 中, DOM BON DMO BNO DO BO         , DOM BON AAS△ ≌△ ( ), OM ON DM BN  , , AM BN AB   , M 不是 AD 的中点, 1 2MN AC  , ∴选项 D 是错误的, 4.【答案】D 【解析】解:菱形 OABC , 3 2C ( ,), 3 2A ( ,),把 A 代入   0ky xx  ( > ), 2 3 k 6k  , 6 0y xx   ( > ),选 D. 5.【答案】A 【解析】解:①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 AB BC 时,它 是菱形正确; ②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O OD  , AC BD , 2 2 2 2 2 2AB BO AO AD DO AO    , , AB AD 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故②正确; ③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③正确; ④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 AC BD 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形,故④错误; 故不正确的有 1 个.故选 A.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9 / 15 6.【答案】C 【解析】解:根据第一次翻折图形可得 8 6 2 2 6 45BD EC BD AD DE A         , , , ;根据第二次 翻折可得 6 2 4AB    ,则 4 6 4 2BF FC   , ,则 CEF△ 的面积 2 2 2 2    . 7.【答案】B 【解析】解: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16, 4BC  ,菱形面积为 12, BC 边上的高为 3, ABD CBD   , P 到 BC 距离等于 h PE , 3PE PF h PF   + .所以选 B. 8.【答案】B 【解析】解:将 ABE△ 沿 AE 折叠,点 B 刚好与 OC 边上点 D 重合, 90BE DE AB AD ABE ADE       , , , 10 8AB BC  , , 8 10AO BC AD AB    , , 由勾股定理得: 2 2 2 210 8 6OD AD AO     , 10 6 4DC OC OD      , 设点 E 的坐标为 10 10 k( , ), 810 10 k kEC BE ED    , , 在 Rt ECD△ 中, 2 2 2DC EC DE  ,即: 2 2 24 810 10 k k  ( ) ( ), 解得: 30k 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30y x  , 令 8y  ,解得: 15 4x  , 15 4AF  , 故选 B.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0 / 15 二、 9.【答案】 CB BF ; BE CF ; 60EBF   ; BD BF 等(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出:四边形CBFE 是平行四边形,当CB BF 时,平行四边形CBFE 是菱形, 当 CB BF ; BE CF ; 60EBF   ; BD BF 时,都可以得出四边形 CBFE 为菱形. 故答案为:如: CB BF ; BE CF ; 60EBF   ; BD BF 等. 10.【答案】 67.5 【解析】解: BE BD , E BDE   , BD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45DBE   , 180 45 135E BDE         , 67.5E   . 故正确答案为: 67.5 . 11.【答案】 AC BC 【解析】解:由已知可得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为直角,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可知添加条件 为 AC BC 时,能说明 CE CF ,即此四边形是正方形. 12.【答案】2 【解析】解: 90 90FDC DCF CDF ADE         , , FDC ADE   , AE DP 于 E 点, CF DP 于 F 点, 90CFD AED     , CD AD , 在 CBF△ 和 BAE△ 中, FDC ADE CD AD CFD AED         , CDF DAE AAS△ ≌△ ( ).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1 / 15 5 3DE CF DF AE    , , 5 3 2EF DE DF      . 故答案为 2. 13.【答案】1.2 2x≤ < 【解析】解:连接 AP . 90 3 4BAC AB AC   , , , 2 2 5BC AB AC   PE AB , PF AC , 90AEP AFP BAC       , 四边形 AEPF 是矩形, AP EF  , 90BAC   , M 为 EF 中点, 1 1 2 2AM EF AP   ,当 AP BC 时, AP 值最小, 此时 1 13 4 52 2BACS AP     △ , 2.4AP  , 即 AP 的范围是 2.4AP≥ , 2 2.4AM ≥ , AM 的范围是 1.2AM≥ (即 1.2x≥ ). 综上所述, x 的取值范围是:1.2 2x≤ < . 故答案为1.2 2x≤ < . 14.【答案】 356 【解析】解:如图,作 AB BC, 的高,且 1 2HB h MH h , , 100ABCDS  , 10AB BC   , 1 1 302BCMS BC h  △ , 1 6h  , 2 1 502BAMS AB h  △ , 2 10h  , 2 210 16 356AM    . 15.【答案】2.4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2 / 15 【解析】解:在 ABC△ 中, 08 16AB AC BC  , , , 90BAC   , PE AB PF AC  , ,四边形 AFPE 是矩形, 1 2AM AP  , 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 AP BC 时, AP 最短,同样 AM 也最短, 当 AP BC 时, ABP CAB△ ∽△ , AP AB AC BC   , 6 8 10 AP  AP 最短时, 4.8AP  . 当 AM 最短时, 2.42 APAM   16.【答案】 1 12 1 2n n ( , ) 【解析】解: 1B 的坐标为(1,1),点 2B 的坐标为(3,2), 正方形 1 1 1 1A B C O 边长为 1,正方形 2 2 2 1A B C C 边长为 2, 1A 的坐标是(0,1), 2A 的坐标是:(1,2), 代入 y kx b  得 1 2 b k b     ,解得: 1 1 b k    则直线的解析式是: 1y x  . 1 1 1A B  ,点 2B 的坐标为(3,2), 1A 的纵坐标是 1, 2A 的纵坐标是 2. 在直线 1y x  中,令 3x  ,则纵坐标是: 23 1 4 2   ; 则 4A 的横坐标是:1 2 4 7   ,则 4A 的纵坐标是: 37 1 8 2   ; 据此可以得到 nA 的纵坐标是: 12n ,横坐标是: 12 1n  . 故点 nA 坐标为 1 12 1 2n n ( , ). 故答案是: 1 12 1 2n n ( , ). 三、 17.【答案】在矩形 ABCD 中 AD BC ,且 E F, 分别为 AD BC, 的中点,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3 / 15 AE DE BF CF    , 又 AD BC ∥ 四边形 AECF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GF EH EG FH ∥ , ∥ , 四边形 EGFH 是平行四边形, 在 AEG△ 和 FBG△ 中, AEG FBG EAG BFG AE BF         , AEG FBG AAS△ ≌△ ( ), EG GB AG GF  , , 在 ABE△ 和 BAF△ 中, AE BF EAB ABF AB AB        , ABE BAF SAS△ ≌△ ( ), AF BE  , 1 1 2 2EG GB BE AG GF AF    , , EG GF  , 四边形 EGFH 是菱形. 18.【答案】(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90B D AD AB  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90AD AF AFE D     , , 90AFG AB AF  , , AFG B   ,又 AG AG , ABG AFG△ ≌△ ; (2) ABG AFG△ ≌△ , BG FG  ,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4 / 15 设 BG FG x  ,则 6GC x  , E 为CD 的中点, 3CE EF DE    , 3EG x   , 2 2 23 (6 ) ( 3)x x     ,解得 2x  , 2BG  . 19.【答案】解:(1)当 90AOF   时, AB EF∥ , 又 AF BE ∥ , 四边形 ABEF 为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在 AOF△ 和 COE△ 中 FAO ECO AO CO AOF ECO       , , AOF COE ASA△ ≌△ ( ) AF EC  ; (3)四边形 BEDF 可以是菱形. 理由:如图,连接 BF DE, 由(2)知 AOF COE△ ≌△ ,得 OE OF , EF 与 BD 互相平分. 当 EF BD 时,四边形 BEDF 为菱形. 在 Rt ABC△ 中, 2 25 1 2AC   ( ) , 1OA AB   , 又 AB AC , 45AOB   ,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下册 15 / 15 45AOF   , AC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45 时,四边 BEDF 为菱形.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