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复习作业:光现象和透镜成像规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寒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复习作业:光现象和透镜成像规律

ID:685479

大小:301.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寒初二上人教版物理复习作业 (二)光现象和透镜成像规律  知识提炼 知识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 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倒影、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三 光的折射:海市蜃楼、日出、水中的物体。 知识点四 透镜成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 经典例题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例 1】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 A.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考点二 反射 【例 2】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 成 3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 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 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 S′将________(填“向上”“向下”或 “不会”)移动,如果使用中发现出现标尺上端不动,下端位置偏右的倾斜情况,液面高度 示数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偏”) 考点三 折射 2 【例 3】如图所示,容器底有一探照灯 S 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 MN 上,在 B 点形成光 斑,当向容器中注满水时,光斑 B 将移向( ) A. B 的下方 B. B 的上方 C. B 的左边 D. B 的右边 考点四 透镜 【例 4】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蜡烛 50cm 处的光屏上得 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 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9 cm<f<16 cm D. 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18 cm<f<32 cm  随堂训练 1.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鱼的像;有 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比所看到的“鱼”更 ________ (选填“深”或“浅”) 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2.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的时间________,平 面镜成像利用________原理,潜水镜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 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MM'上方是__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 3 4.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 O , 如右上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5.如图所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手影的形成 C. 放大镜成像 D. 镜中的苹果 6.下列关于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镜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人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 a、b、 c、d 四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使烛焰位于 a 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4 B.使烛焰位于 c 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 b 处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 d 处时.成放大的实像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9.下列光学器材中,能在光屏上成缩小像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穿衣镜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 14cm 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 8cm 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1.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42cm 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30cm 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将蜡烛从光具座 30cm 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12.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光的漫反射 B.池水变浅﹣﹣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1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 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5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14.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而我国的古诗词文化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 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5.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 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 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 3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 4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16.据专家介绍,12 至 18 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 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 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7.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18.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 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 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 3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 4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 15cm 刻度线处 19.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 1 m 处,从镜子里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他要 看到自己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 2 m 远处 B.应前进到距镜 0.5 m 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 4 m 远处 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2cm 处,在透镜另一 侧距透镜 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 f 小于 9cm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 9cm 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 7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2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 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 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 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22.如图所示,物体 AB 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 u=OB,像距 v= OD,凸透镜的焦距为 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 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 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 影仪成像时 u 和 v 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 m 是大于 1 还是小于 1。  课后训练 8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河岸边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是反射现象 D.人潜入水中看到的岸边的树是树变高了的虚像 2.下列四种现象中,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①小朋友做手影 ②塔式太阳能电站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同一位置 ③渔民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④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 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 放大镜使光会聚 D. 手影的形成 4.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 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 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 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 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 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