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

ID:684307

大小:53.2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5-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年河南省各地 最新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 河南省新乡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唐宫夜宴》打破了古典舞唯美抒情的固有风格,呈现出烟火气与民俗风,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感结 合当代的视觉审美,带给观众熟悉的陌生感,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春节期间,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凭借 一支古典舞火遍网络。在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唐宫夜宴》中,她们走出《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 古老画卷,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把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一颦一笑中, 时而雍容娴雅,时而天真烂漫,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 振,激荡出浓浓的烟火气,生动展示了大气磅礴的盛世风华。 截至目前,《唐宫夜宴》的视频在微博上吸引了累计 4862 万人次观看,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 2 亿。 《唐宫夜宴》缘何能“出圈”?答案是对传统文化守正出新的当代演绎。在这个时长不足 6 分钟的舞 蹈作品里,处处体现出艺术匠心,妆容服饰等最大限度还原了唐三彩乐舞俑的真实形态;而舞者俏皮灵动 的舞姿、国宝国潮的融入、虚实相接的舞台科技,则拉近了当代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最终,“古董级复原” 与“现代性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貌。 (摘编自《古典舞(唐宫夜宴凭什么“出圈”成为爆款作品》) 材料二: 不管是宏观的总体设计,还是微观的舞蹈编排《唐宫夜宴》都做到了推陈出新。从宏观上看,5G 和 AR 技术的加持,实现了“人在画中行”,打造出“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验,让观众获得更加新 2 鲜和震撼的视觉感受。从微观上看,创造性加入诙谐幽默的故事性元素,让这支古典舞更接地气也更具张 力,不可谓不妙趣横生。 除了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该作品的细节处处讲究,有趣之余更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舞蹈演员们 的穿着与妆容完美重现了盛唐别样的审美风姿,使观众真切感受、认知唐代服饰文化;唐三彩、鹤莲方壶、 簪花仕女图、五牛图等文物元素在舞台的集中呈现,为节目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这些背景元素和舞蹈表 演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出中华文化独有的旨趣和魅力,令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创新带来新意,让人耳目一新;走心带来心意,使人共情共鸣。只有着调的“新”形式,或者只有可 考究的历史,都无法构成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唐宫夜宴》的成功出圈告诉我们,创新与 走心,新意与心意,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周轲儒《出圈的〈唐宫夜宴〉,兼具新意与心意》,有删改) 材料三: 近些年,我们围绕传统文化,推出了诸多文艺创新之举。比如《国家宝藏》这档电视节目,将纪录片 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曾经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千里江山图》, 即便排队 5 个小时,也才能匆匆看上 5 分钟。而《国家宝藏》的编导,将画卷背后的故事细细还原,让国 宝在众人眼前“活”了,“近”,亲切了。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 达,中华文化也更能深入人心事实上,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国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并且总是能够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 新繁荣。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 现代生活距离很远,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唐宫夜宴》之所以能“霸屏”多日, 是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正是 文艺创新带来的效果,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收获了观众的“芳心”,可谓一举两得。文艺创新要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摘编自李群《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4.下列对《唐宫夜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3 A.《唐宫夜宴》打破了古典舞唯美抒情的风格,走的是烟火气与民俗风路线。作品忠实还原了传统文化, 所以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B.《唐宫夜宴》中,演员们从《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中走出,在国宝文物之间穿梭,为观 众呈现了一个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C.《唐宫夜宴》的独特感官体验来自 5G 和 AR 技术的加持,其更接地气也更具张力则是因为加入了诙谐幽 默的故事性元素。 D.《唐宫夜宴》讲究细节,演员们的穿着与妆容体现了盛唐服饰文化,唐三彩、鹤莲方壶等文物元素为节 目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凭借一支古典舞火遍网络,《唐宫夜宴》生动展示了大气磅 礴的大唐风华。 B.《唐宫夜宴》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使人产生认同感。而作品形式上的“新”, 却无法让人民群众喜欢。 C.中国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并且能在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理 念和追求 D.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故步自封,不该束之高阁,而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走进当下生活,书写新 的辉煌。 6.三则材料都探讨了《唐宫夜宴》成功的原因,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含意的能力。A 项强加因果,原文并没有表达出因果关系。 5.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B 项曲解原意,“而作品形式上的‘新’, 却无法让人民群众喜欢”错误,原文是“只有着调的‘新’形式,或者只有可考究的历史,都无法构成能 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6.①同:都认为创新是《唐宫夜宴》成功的原因。(2 分)②异:三则材料侧重点不同,(1 分)材料一认 4 为,“古董级复原”与“现代性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貌,强调二者的结合,即守正创新;(1 分) 材料二认为,新意与心意是成功的原因,在创新之外,还强调了走心;(1 分)材料三强调以文艺创新传承 发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1 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相关内容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考查比较材料的异同。通读三则材料, 找到标题和关键句加以比较,即可得出结论。从材料一“对传统文化守正出新的当代演绎”、材料二“不 管是宏观的总体设计,还是微观的舞蹈编排,《唐宫夜宴》都做到了推陈出新”、材料三“这正是文艺创新 带来的效果”等内容可以得出相同之处。从材料一“‘古董级复原’与‘现代性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出 了新貌”、材料二“创新与走心,新意与心意,二者不可偏废”、材料三的标题“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 文化”和关键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等内容可以得出三则材 料的侧重点不同。 河南省南阳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愿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韧性城市”出现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14 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什么是韧性城市?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 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 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 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 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 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城市如何在日益增长且变幻 莫测的风险和挑战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这一议题,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面,突发疫情的出现,给当 下城市空间的定义与使用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历史上,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 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疫情期间,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发生了全面线上化转变,城市居 住、就业、游憩与交通等空间的功能形态与使用模式均面临重新定义。 5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空间的正常运维使用起关键性作用,实质地支持了政府和 城市的正常运行、社区层面的管理、个人层面的适应性生活与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从某种程度上 而言是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其最终在各级治理者的高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者的药物研发和 病情诊断、公司企业的远程运维以及公众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减少 了城市各方面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进而在平灾结合下城市空间的弹性与健康使用、脆弱地区或人群的监测 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多维度提升城市(空间)的韧性。 在当前技术塑造的“新”城市背景下,多方应对疫情的手段相比 17 年前的非典时期有着千差万别。 比如,大数据不仅是对海量数据的应用,更是对应着思维方式或城市与社会运行方式的改变。从疫情整个 应对中,可以看到大数据已经成为居民生活、城市运行的重要参与媒介。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医疗 资源、社会资源与城市空间很高的匹配,大大提升了医疗工作的效率,自助咨询服务等则体现了其“科技 向善”、人性化关怀的一面。再比如,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使得大量日常事务得以线上运行,通过虚拟连 接与空间隔离大幅提高了疫情时期公众居家生活的“耐力”。 韧性城市下,不同的城市子系统、不同的研究视角必然导向不同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不过就未来城市 空间的创造而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传感网与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 能建造等泛智慧城市技术应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关注,让我们的城市更有韧性,也让我们在风险和挑战 应对中更有信心。当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让泛智慧城市技术趋利避害,让科技向善,也是每一个社 会主体应该留意的。 (摘编自《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城市深切体会到“韧性”的重要性。面对风险,城市要披上一件高强度、 高韧性的现代化“金丝软甲”。提升城市韧性,不仅是个热门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最近,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强调要重建城市“免疫系统”。这固然让人欣慰,但也值得 提醒:建设韧性城市,要谨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注意从概念化走向实质化,从碎片化走向系统 化,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从被动,静态、单一的“冲击~反应”型风险应对走向建设主动、动态、系统 的城市韧性休系。要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的风险防控理念。 为城市披上现代化“金丝软甲”,是一篇提升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文章,缺乏风险意 识,不注重城市韧性建设是任性的,把韧性城市建设“概念化”“口号化”“形式主义化”,同样也是任性 6 的。建设韧性城市,既不能搞“刻舟求剑”式的保守僵化,又要避免“叶公好龙”式的表面文章。韧性城 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工程建设,又要注重隐性内涵建设,既“急不得”,也“慢 不得”。只有真刀真枪、实抓实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真心为城市披上一件现代化的“金丝软甲”,城 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摘编自 2020 年 4 月 13 日《新华日报》,《为建设韧性城市添件“金丝软甲”》)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韧性城市”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下出现的新概念,它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演进。 B.没有新兴技术的支持,面临灾害时城市的正常运维效率可能会大大降低,非典时期就是例子。 C.漠视城市韧性建设或只停留在表面的“韧性”都是不正确的,这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挑战。 D.材料一说理论证,条分缕析,逻辑性强;材料二比喻生动贴切,成语和俗语的使用让语言形象活泼。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建设“韧性城市”行为的一项是(3 分) A.某市完成了 480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未来还 将制定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B.某新区从选址之初到规划建设,开展了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应对专题研究工作,提出了符合新 区特点和定位的规划建设要求。 C.某市从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出发,开启突发事件应急教育,让公众懂得应急自救知识,以期面对突发事件 能客观冷静,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D.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某市动员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对老旧小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闭管理,并采用各种手段 堵住防控漏洞,完善了防控体系。 6.建设“韧性城市”,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6 分)。 【答案】 4. A(“韧性城市是新概念”表述有误;另,材料一第二段有“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 7 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 5. D(这是临时性应急措施,“韧性城市”建设应“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 6.(1)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多维度提升城市韧性;(2)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确立系统、多元 的风险防控理念;(3)不搞形式,真正抓好“韧性城市”显性工程建设与隐形内涵建设。(每点 2 分,共 6 分;意对即可。) 河南省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 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它的不搭架子, 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不 分调名,亦无板眼,乃“郑声之最”。有人统计,单就《朝阳沟》一出戏,便有越调、曲剧、道情和河南 坠子等数种。无怪乎当地有俗谚:“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可别小觑轻贱了这胡乱套,它不 仅是豫剧的一大特点,还是迎合自己的“衣食父母” —掏农民腰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戏剧日渐式 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衰败蔫垮,不靠官办“俸禄”,活得有滋有味。 (摘编自王英琦《看社戏》,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 材料二: 进入新时期以后,豫剧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思想解放,豫剧借着这股潮 流进入了爆发式的发展时期。剧作家的剧本创作引领豫剧艺术改革发展成为一大景观。这些剧作家以强烈 的文化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代担当着剧种建设、表演艺术建设的重任。无论是改编传统戏,还是 新编历史剧、创作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作家们与时俱进,不固守单一的思想观念,对生活进行多 方面的思考和选择,不断探索,追求作品思想的深刻性、内涵的哲理性、人性的复杂性。他们有着较为深 厚的文化修养,既立足地域,又参与全国的交流,有着大戏剧的视野;既有现代戏剧观念,又熟悉豫剧及 地方文化,充满对豫剧的热爱。他们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豫剧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乡土性、民间性和鲜明的 8 地方文化性格,具有浓郁的戏曲观众意识,可演性强。这一时期整理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也从简单的 “抑恶扬善”歌颂清官,向更深更高的境界开掘,注重人物个性,对原剧情节、人物开掘更深,努力与当 代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相吻合。 为适应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豫剧往往借鉴其他表演艺术的舞台表现手段。在舞台时空的 设置方面,一方面继续保持通过演员唱词道白转换舞台空间的戏曲传统;另一方面,尝试着设置部分写实 的舞台背景,以突出的视觉效果形成舞台时空转换,以适应当代戏曲重视情节结构和戏剧冲突的需要,写 实与写意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利用戏曲舞台空间。 (摘编自韩丽霞《河南豫剧的现代发展》,《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 材料三: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与接受,有承继关系,又存在时代差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 发展,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格局。20 世纪初戏曲唱片兴起,百代公司便为谭鑫培、汪笑 侬等录制唱片。戏曲影片《定军山》拍摄,标志着电影与戏曲的联姻。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电视机在 我国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秦之声》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利用多媒体平 台,传统戏曲实现了剧场演出、网络传播并存的演出格局。 多媒体业态下,戏曲艺术观念和生产主体的创新也在发生。许多戏曲名家也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传播 效应,有时直播平台可以吸引以万计的观众在线观看,受众人数远远超过实体剧场观众。戏曲名角们纷纷 在抖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软件直播平台上开通网上直播。有的戏曲名角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在线, 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由于新媒体“粉丝”不受地理空间限制,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际友人。 可以说,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戏曲演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与观众 的在线互动。 新媒体作为数字资源的“共享地”,广大戏曲迷可以在新媒体网络终端下载自己喜爱的戏曲视频,也 可上传数字戏曲资源与广大网民分享。不同地域的观众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实现跨越时空在线交流。新 媒体打破了传播界限,全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从而构建了“在场”与“不在场”并存的戏曲演 出生态,重构了观众的戏曲审美视野。 戏曲评论领域也发生了微小却不容忽视的变化。传统意义的戏曲评论队伍通常由戏曲领域的专家学者 和报纸杂志专栏编辑构成。在这个戏曲评论学术共同体中,具有学理品格的戏曲评论是戏曲评论界的共同 追求。新媒体时代,大批戏曲评论队伍中的知名专家学者,除了在各大报纸、杂志撰写戏曲评论外,也纷 9 纷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现场戏曲评论。由于是第一时间的观感,往往非常容易引起网上读者 的共鸣,自然也吸引了大批“粉丝”点赞。普通观众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欣赏戏曲剧作时,随 手可在屏幕窗口发布“弹幕”评论,内容往往短小精悍,语言风格多以网络时髦用语为主,体现了新媒体 平台戏曲评论的开放性、公众性特点。 (摘编自李有军《当戏曲邂逅新媒体》,《明日报》2020 年 4 月 12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俗谚有“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的说法,虽然语带俚俗之味,但也说明豫剧有兼收并蓄的 特点。 B.豫剧不像京剧老框老套,不如昆曲高深古雅,但正因如此,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还能活得有 滋有味。 C.传统剧作家们易固守单一的思想观念,剧本内容有很多都是简单的“抑恶扬善”,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使 这一现象得以改变。 D.现当代中国戏曲的传播与接受呈多元形态并存格局,剧场演出的同时也能借助唱片、电影、电视、网络 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帮助传统戏曲演员实现了以前难以达到的与观众互动的效果。 B.新媒体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又重构了观众的审美视野,并使观众能够跨越时空在线交流。 C.从专业演员到专家学者,戏曲领域的许多相关人员纷纷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大扩展了戏曲的传播方式。 D.中国戏曲的继承与发展,不能仅依靠戏曲演员、剧作家和评论家,观众的积极参与也必不可少。 6.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互联网给传统戏曲带来的影响。(6 分) 【答案】 4.B(强加因果) 5.A(是“在线互动”,以前“与观众互动”也不是“难以达到”) 10 6.①互联网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在线互动。②互联网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③互联网让戏曲评论具 有开放性与公众性。(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河南省焦作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有社会担当,必须关注和关爱弱势群体!”多年来,张义光领航 的企业,不仅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而且还在技能培训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以赋予他们一技之长。此 外,他还大声呼吁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从深层次解决“用工荒”。 张义光认为,解决“用工荒”,政策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劳资关系必须 进一步和谐……总之,就是必须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从心理上、情感上、身份认同上,享 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特别要重视解决他们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问题,努力实现权 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务均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全 身心融入城市,才能有效破解“用工荒”问题。 (摘编自张哲浩《从深层次有效破解“用工荒”》,《光明日报》2020 年 5 月 20 日) 材料二: 当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用人单位需要 大量熟练工,但现在一线生产员工主要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他们年龄高、文化程度较低,生产技能满足不 了岗位需求,而新生代劳动者特别是大中专、职业院校毕业生,不甘心从事一线生产。同时,部分劳动者 对传统的全日制工作方式不太满意,他们绝大多数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更在意工作是否能展示个 人才能、适合自己发展,对灵活用工等就业新形态更加期待,希望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平衡工作 和生活关系,他们求职的动因已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 (摘编自赵雪涵《打好“组合拳” 破解“用工难”》,《联合日报》2021 年 1 月 26 日) 材料三: “共享员工”模式是对灵活用工的创新。受疫情影响,一方面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业务陡然增多,出 11 现用工荒,但以餐饮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员工待业,企业存续压力巨大,双方通过互惠合 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现实难题,也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 企业得实惠,员工有收入,社会保供应,这种模式很适合当前特殊时期的需求。据悉,市南区正大力推广 “共享员工”模式,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推动更多暂时待业员工尽快上岗。 (摘编自刘政宁《“共享员工”破解用工难》,“新华网”2020 年 3 月 20 日) 材料四: 时代在发展,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当快递,也不想进厂上班。相关数据 显示,2020 年国内求职人数从第二季度的 74.3 万人下降至第三季度的 49.2 万人。用人缺口也从第二季度 的 74.6 万人上升至 82.4 万人。货车司机、殡仪馆工作人员、厨师这些工作,往往薪资待遇都是上万起步, 然而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那些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千的文员,大家反而“扎堆进”,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喜欢待在舒适区的年轻人,进厂上班相对还是比较辛苦的,而且时间上也不太自由。对于用人市 场出现的两极分化局面,企业家曹德旺曾经说过,还是国人太“急功近利”了。这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其实 并不算一件好事,如果年轻人都以进厂上班“为耻”的话,制造业想要发展壮大也是比较困难的。 (摘编自君子荣《为何低薪工作“抢着干”》,“腾讯网”2021 年 2 月 13 日) 4. 下列对用工荒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加强技能培训赋予农民工一技之长属于浅层次解决办法,提高农民工社会地 位属于深层次解决办法。 B. 一些新生代劳动者对定居城市、展示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融入就业新形态的期待,某种程度上造 成一线生产员工的缺乏。 C. 使企业得实惠,员工有收入,社会保供应的“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使疫情时期国家经 济稳步增长。 D. 特殊时期,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业务陡然增多,出现“用工荒”,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员工待业, 这时政府协调作用很重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 A. 政策机制、管理制度、劳资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健全、和谐,都利于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使其能享 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 B. 当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新生代劳动者的求职动因由“经济型” 转为“生活型”。 C. 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求职人数在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间呈下降趋势,用人缺口同期上升,数据 变化背后是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变化。 D. 材料一侧重从深层次破解用工荒难题,材料二侧重阐述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矛盾,材料三提 出破解用工难的具体方法,材料四侧重挖掘人们的观念。 6. 破解“用工荒”,应该解决劳动者心理层面的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②改变劳动者 尤其是年轻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跳出舒适区。③创新用工模式、积极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满 足农民工的心理期待。 河南省宏力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 题。 材料一: 电视剧《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 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群策群力,努力建设新家园、走向康庄大道的故事。剧中,马得福困难不断、走得不 易,却很坚定,他为的是早日兑现“塞上江南”的承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正是基层干部真实的生活写 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基层干部, 我觉得他们非常不容易,他们是希望、是光,由衷地向他们致敬。” 黄轩(马得福的扮演者)感慨地说。 用性格碰撞带动故事讲述,塑造鲜活形象,不经意间就能戳中观众的泪点。剧中,一边是涌泉村村民 想出各种理由拒绝移民搬迁,一边是马得福使出浑身解数用心坚持,这样的戏剧冲突恰恰说明观念脱贫有 多难。 13 (摘自《电视剧热播:山海扶贫情,讲给世界听》,2021 年 3 月《福建东南网》) 材料二: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重在发挥制度优势,让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在中国大地结出累累硕 果,东西部扶贫协作始于 1996 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举措,发达地区与 欠发达地区结对牵手,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令西部贫苦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 进展,谱写了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 如今,在云南,“沪企入滇、滇品入沪”的经贸往来,成为上海和云南两地从单向帮扶到合作共赢的 生动注脚;在广西,由广东援建的移民异地安置新村,见证了“两广一家亲”的区域合作……对口扶贫的 成功实践,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制度优势。 (摘自《“闽宁模式”的启示:不以事艰而不为》,2021 年 3 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编者按:在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一批批闽商弘扬“敢 拼会赢”精神,助推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增强宁夏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造血”能力。本文采访了宁夏 福建总商会会长、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添进。 “32 年前,我 18 岁,揣着借来的 3000 多块钱来到银川,成了最早在这里生产糕点食品的个体户,也 是福建到宁夏从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刚到宁夏时,手里没有多少钱,是银川当地的朋友借钱给我,帮我 闯过了创业之初的重重难关。闽宁协作给在宁闽商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也带来了责任和动力。此后,一批 批福建企业家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从八闽大地向黄土地进发,从最初的几个行业,拓展到如今的 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教育文化等 20 多个行业。” (摘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的“市场之手”一市场为媒,山海携手谱新篇》,2021 年 1 月人民网- 福建频道) 材料四: 春节假期刚过,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巧媳妇” 团队的女工们忙着直播推介、包装货品、打印订单,构杞、红酒等宁夏特产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14 “刚来的时候字都不识几个,车间负责人和镇上的扶贫干部从电脑开关机、复制粘贴文字开始教我们。” 原隆村村民摆西彦 2019 年来到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凭着勤奋好学成长为车间采购部长,月收入近 3000 元, 人也越来越自信。 摆西彦生活的变化是闽宁镇移民的一个缩影。经过 20 多年不懈奋斗,最初 8000 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 6.6 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 500 元跃升到 2020 年的 14961 元,闽宁镇 6 个行政村 2020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 600 万元。 (摘自《宁夏闽宁镇因对口扶贫协作而嬗变》,2021 年 2 月《人民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真实而艺术地描绘了一幅扶贫攻坚的壮阔画卷。 B.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背后,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C.一批批闽商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来到宁夏,是他们成就了宁夏的经济发展。 D.经济有产业,移民有自信,发展有数据,材料四令人信服地报道了闵宁镇的变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电视剧《山海情》抓住“安土重迁”的矛盾冲突,突显了“治贫先治愚”的观念。 B.“闽宁模式”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典型特征;先富帮后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C.对口扶贫绝不是单项的输出与帮扶,闽商黄添进的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脱贫攻坚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 6.中国“精准扶贫”取得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请以“闽宁模式”为例,说一说 我国是怎样完成这一“ 奇迹”的。(6 分) 【答案】 4. C [解析]C 项中“是他们成就了宁夏的经济发展”夸大事实,“闽商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来到 宁夏”是助推了宁夏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成就了宁夏的经济发展。 5. A [解析]“治贫先治愚”与文无据,“安土重迁”只是一种乡土情结,没有“愚昧”的意思。 15 6.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最核心的因素;(2)基层干部用心坚守,默默奉献; (3)移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4)援宁群体的真心协助与扶持,助推了本地经济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学生从中 可以汲取成长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学生及其家长却不太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 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 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 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 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 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 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 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現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 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 代的创意。 16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 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 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 样的名著;在今天“90 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 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 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 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 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 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 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我曾经参与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节目。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学生、老师 和家长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 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 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而《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 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 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 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 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 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 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 17 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 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通俗易懂的 文艺作品。 C. 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 因此爱上诗词。 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 围的升温。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 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 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 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D. 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 好的效果。 6. 传承传统文化有哪几种方式?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②传承传统文化,要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③要多读书,读整本书。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解析】 【分析】 18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错误。由“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 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 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可知,这是一个设问句,“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给出了答案,说明有许多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错误。原文是说“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 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强调“读书会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而不是“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内容来确定答案区间。分析三则材料可知,它们都提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 问题,因此,需要找到关键句子进行提取概括,从而得出答案。第一则材料“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 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 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第二则材料则“厘清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現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第三则材料“他也希 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需要这 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由此可知,第一则材料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阐释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的问题;第二则材料则从改造旧形式,创新新形式的角度来阐释如何传承文化;第三则材料则从倡导全民 读书的角度来阐释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因此,答案可以概括为:①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 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②传承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③要多读 书,读整本书。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19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一网友无意中发现,自己在某网站经常预订的酒店房间价格在 380 -400 元之间,而用朋友的账号查 看时,同一房间的价格只有 300 元左右。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居然高于新客户!该网友认为自己遇到了大数 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行为,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市场面对不同的 顾客,采用差异化定价。这与生活中常见的套票、学生票等“差别定价”不同。“差别定价”时,商家的 标准是公开透明的,消费者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主动“对号入座”,本质上增加信息供给,促进了市场 交易。而大数据“杀熟”却是有意放大信息不对称,利用企业数据、定价规则上的信息优势,在消费者不 知情的情况下攫取更多的利润。 大数据“杀熟”的基础是大量的消费行为数据,主要来自消费者在相关平台的行为记录。当我们使用 APP 时,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在被实时获取,变成一个个小标签,这些标签中,除了性别、地区、是否使 用苹果手机等基本信息之外,还有你浏览了什么商品、看了多久、价位如何等等。平台根据这些给用户“画 像”,对用户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于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标签,有可能最终成了商 家算计我们的利器。 要知道,消费者贡献数据,默认数字平台使用相关数据,其初衷是为了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即期望 由此获得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务。而平台企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杀熟”式差异定价, 显然是一种对数据的滥用以及对社会信任的破坏,实质上可视为一种欺诈行为。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国家监管层面已经开始在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反垄断法,进一步厘清用户数据使用 范围权限,明确数据使用权利义务,建立更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同时完善群众举报渠道,使用数据追溯 技术,对违背诚信原则者,加大处罚力度。 (摘编自顾彦《你又被大数据“杀熟”了?》) 材料二: 打开叫车软件,目的地里赫然有家庭住址;使用搜索引擎,能自动补全脑中想打的字;浏览网页时, 弹窗也总是推荐别处看过的商品……在大数据的算法面前,人的生活轨迹变得没有秘密可言。作为工具的 电脑、手机,反过来像是盯着我们的眼睛,让不少人有种说不出的不自在。全面数字化的今天,个人隐私 的形态和观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保险柜、房屋构成的物理空间就能守护我们的秘密, 那么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却可以转化为数据,借助一根网钱、一个路由器传遍各个角落。隐私是从个人生 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缓冲地带、安全阀门,一旦失去保护,不仅会扰乱日常生活,甚至可能让社会治理顾 此失彼。经常会接到各类推销电话,对方甚至连你的爱好和近况都了如指掌,让人不堪其扰更不寒而栗。 20 一些电信诈骗案,甚至酿成社会悲剧。 然而,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无论是分享经济, 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都是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换句话 讲,也只有将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交 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甚至我们发布的周边信息、分 享的位置,还能成为公安部门追查犯罪活动的线索。可以想象,当物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将不得不让渡出 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 就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将成为玻璃房间中的摆件,我们需要以更合理的策略来保护个人 的隐私尊严和生活场景的舒适度。首要的就是,不能以“授权”使用的方式让隐私保护变成一句空话。尽 管心知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用户注册、每一次账号关联,都有可能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他人窥探之下,但大 多数人除了随着人流一起登上信息化列车,没有更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讲,保护个人隐私既不能靠简单授权来约束,也不能停留在事后惩罚、追责的粗放思维中, 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实现对个人信息的精细化管理。一方面,这需要法律为个人信息的使用设定底线、细化 规则。最新通过的民法总则首次写入了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在实践中还要通过“负面清单”等制度,一步 步构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掌握海量用户数据的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应该 用好新的技术手段,减少个人信息的不必要曝光,同时建立可追溯的信息保护责任链条,防止信息泄露无 从查起。 我们身处的大数据时代,就生活便捷而言是最好的时代,从隐私保护角度看可能是最坏的时代。无论 如何,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在重塑日常生活的形态,我们只能不断升级“杀毒软件”,捍卫自己 的生活。只要保持清醒,坚持扬长避短,相信我们能在信息玻璃屋上建立起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活安全感。 (摘编自彭飞《大数据时代,隐私不能粗放管理》) 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台会根据我们留下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消费行为记录,准确分析出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然后 再给我们“画像”。 B.如果平台违背消费者贡献数据的初衷,利用自身在数据、定价规则上的优势进行“杀熟”式差异定价, 可视为欺诈。 C.在大数据算法的背景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捕捉我们的行踪,甚至喜好与近况,让我们的生 活没有秘密可言。 D.从保护隐私来看,大数据时代可能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升级手机和电脑的杀毒软件,来捍卫 自己的生活。 21 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数据杀熟”的一项是( )(3 分) A.某公司职员出差办事,经常打车去火车站,发现路线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段用同样打车软件, 价格不同。 B.某女士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找熟人代购进口化妆品,觉得省钱靠谱,偶然逛街才发现朋方代购比实体店 还要贵。 C.某讲师刚在手机上订购机票,不小心退票后,又马上用未登录账号的公共电脑查询同能班舱位,价格 居然少四百多。 D.某电商平台推出团购打折活动,价格确实便宜,点开链接后才发现该优惠只针对那些新客户,老会员 依然原价。 6.材料二中隐私泄露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请分条概括。(6 分) 【答案】 4.B(A 原文是“平台根据这些给用户“画像”,对用户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C“手 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捕捉我们的行踪,甚至喜好与近况,”错,原文是“作为工具的电脑、手机,反 过来像是盯着我们的眼睛,让不少人有种说不出的不自在。”D“我们必须不断升级手机和电脑的杀毒软件” 错) 5.C 6.①国家完善法律,设定底线,细化规则,构建信息保护基本框架;②掌握数据的相关机构,利用技术 手段,减少个人信息的不必要曝光,建立信息保护责任链;③个人强化信息保护意识,更新信息保护手段。 (每点 2 分,共 6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