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2019 年春节张先生阖家选择海岛游,过着倾听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品味异国晚餐的同时,
欣赏海日之吻的慢生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 年春节张先生海岛游的目的地位于( )
A.南亚 B.北非 C.东南亚 D.南欧
2.据图判断张先生当时入住的宾馆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张先生品味异国晚餐,同时欣赏海日之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39°56′N;116°20′E)正值上班早高峰 B.惠灵顿(41°17′S;174°46′E)接近午夜时分
C.纽约(40°43′N;74°W)学生放学回家 D.米兰(45°28′N;9°12′E)夕阳日渐西下
电影《流浪地球》在北京时间 2019 年 2 月 5 日(大年初一)零点上演,电影讲述了在 不久将来
太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电影上映时,伦敦时间为( )
A.2 月 5 日 8:00 B.2 月 5 日 16:00
C.2 月 4 日 8:00 D.2 月 4 日 16:00
5.在《流浪地球》中,人类所住的地下 5000 米深处( )
A.由岩石组成 B.位于地幔 C.位于地核 D.温度极低
同一时刻不同城市的影子方位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下图所示,我国部分城市夏至日 12 时,影子方
位的反向延长线可以相交于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时,地方时最接近 12 时的中国城市为( )
A.杭州 B.北京 C.昆明 D.沈阳
7.2 小时后,海口市(20°02′N,110°11′E)影子方位为( )
A.西偏南 B.东偏北 C.西偏北 D.东偏南
下表所列为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均为当地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
面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日出时间 9:15 7:25 6:18 5:02
8.关于下列现象,四地按照某要素从大(长)到小(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角速度:甲、乙、丙、丁 B.线速度:丙、丁、乙、甲
C.正午的影长:丁、丙、乙、甲 D.白昼的长度:甲、乙、丙、丁
9.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地方时的不同
2019 年 3 月 21 日至 26 日,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0.3 月 21 日是春分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我国农历春季的开始 B.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
C.处在惊蛰与清明节气之间 D.北京地区进入小麦播种期
11.习主席出访期间( )
A.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B.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C.罗马日出东北,正午日影渐长 D.巴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辐射差额表示地—气系统获得的太阳辐射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的差值。下图表示三个不同纬
度辐射差额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3.据图可以判断,当夏至日时,甲、乙、丙三地(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一年最大值 B.当地时间,甲地日出时刻比乙地早
C.白昼时间均为一年中最长 D.日均温均为一年中最高值
14.在一日内,辐射差额由负转正的时刻大约位于当地( )
A.日落前 1 小时 B.日出后 1 小时 C.地方时 14:00 D.地方时 24:00
下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纬度的四地在连续两个月内白昼时间长度的变化,a 月早于 b 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a 月初,②地的昼长约为 5 小时 B.从 a 月到 b 月,四地的白昼越来越长
C.③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②地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全年昼夜平分
16.若 a、b 两月在上半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处于北半球,④地处于南半球 B.①②③三地处于南半球,④地处于北半球
C.a 月是 2 月,b 月是 3 月 D.a 月是 3 月,b 月是 4 月
二、综合题
17.图中 A 点纬度为 75°、北京时间为某日 8 时,且 A 点在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____时。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球上有
极夜现象地区的纬度范围是____;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
(2)简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4)图示当日,表示北京地区太阳升落视运动轨迹的是____。
A. B. C. D.
18.我国某一著名风景区,可目睹到难得一见的奇观——“卧佛含丹”,极具有待开发的旅游价值,最佳观赏
时间是每年的 9 月 15 日至 18 日。在此期间,一位当地的旅游服务人员于 6 时 15 分(北京时间)看到日出,
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在返回行程的竹筏上目睹到这一天象奇观(如下图所示),并且发现太阳余晖下自己
的身影正好与顺水自流的竹筏垂直,此时手表上的时间(北京时间)显示为 18 时 45 分。读图,回答题。
(1)图中的河流流向大致为____
(2)理论上,还有个时间段也能出现“卧佛含丹”奇观。这个时间段是____
19.图甲为北京时间 16 时太阳直射 A 点时的光照图,A 点的纬度是 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 C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此日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_。
(3)估算 A、E 两点之间的实地最短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4)若此时 F 点的地方时为 6 时,在图乙中画出 DE 线和 GBC 线此日的昼长变化示意图。
参考答案
1.C2.D3.B4.D5.A6.A7.D8.B9.C10.C11.D12.A13.C14.B15.D16.A
17.(1)16;15°S,180°;75°N~90°N(或 75°N 到极点);从 0°向东到 180°
(2)南纬 15°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90°,由南纬 15°向南北两侧降低。
(3)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昼小于夜/昼夜差距缩小,75°N 及其以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4)B
18.西南—东北 3 月 26 日~3 月 29 日
19.(1)(70°N,120°W) 24
(2)③
(3)6660
(4)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