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2化学鲁科版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检测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必修2化学鲁科版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检测题

ID:683588

大小:105.2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B. 甲烷和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 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D. 丙烯和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苯、乙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 苯、四氯化碳都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D. 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会得到纯净的四氯化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酯类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 B. 用酸性 KMnO4 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 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 D. 与新制的 Cu(OH)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一定是醛类物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钠置换 B.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产生 H+而表现酸性 C.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氢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与其分子中其他的氢一样活泼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塑料均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B. 聚氯乙烯塑料袋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C. 聚乙烯塑料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D. 塑料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可造成白色污染 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果糖的同系物 B. 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C. 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D. 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7.已知甲烷在不同条件下有两种热分解反应: ①CH4(g) C(s)+2H2(g);②2CH4(g) C2H2(g)+3H2(g)。 现将两份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甲烷分别通入两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按①式和②式热解,待 完全反应后,恢复至标准状况,则两容器中气体体积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相等 B. ①小于② C. ①大于② D. 无法判断 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 金属钠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9.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体积为 10 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后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硫 酸气体体积减少 15 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 20 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混合烃 的组成可能为( ) A. C2H4 和 C2H2 B. C2H6 和 C2H4 C. CH4 和 C3H4 D. C4H10 和 C2H4 10.下列有关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醇与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 B. 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原理一样 C. 酯化反应既属于取代反应,也属于可逆反应 D. 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氢原子而醇去掉羟基 11.在许多化合物里硫可以取代氧,取代后的物质跟原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下面是两种有机磷农 药的结构: 这两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下列哪种物质混合使用( ) A. KCl B. NaOH C. NaNO3 D. Na2SO4 12.某合成高聚物的结构片段为: 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是( ) ①CH3CH==CHCH3 ②CH2==CHCH2CH3 ③CH2==CHCH3 ④CH3CH==CHCN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的纯净物的是( ) A. 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 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C.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D. 氯气与苯用氯化铁做催化剂反应(氯苯) 1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 “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 淀粉类物质 B. 水 C. 脂肪类物质 D. 蛋白质 15.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 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氨基酸 D. 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二、实验题(共 3 小题) 16.探究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实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分析装置并完成下列题目: (1)关闭止水夹 F,打开止水夹 C,由 A 口向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过量液溴,再加入少量 铁屑,塞住 A 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 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为: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止水夹 F,关闭止水夹 C,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 题: (1)试写出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A 中装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中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进入。 (3)分离试管 A 中制取的乙酸乙酯应使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分离完毕后,该物质应从该仪器 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18.如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C 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B 是吸收瓶,内盛 CCl4 液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 B 装置,A、C 直接相连,你认为是否妥当?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将 A 试管中的液体倒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____________(填“下”或“上”)层为 溴苯,这说明溴苯__________溶于水且密度比水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 3 小题) 19.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 80 mL,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 1.6×104Pa,心跳每分钟约 70 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 80%(睡眠时)用来 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g)(放出热量 2804 kJ) (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含一个双键)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 的相对密度 13,在标准状况下,将 56 L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的质量增重 35 g 。 (1)计算确定混合气体中烃的化学式。 (2)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物质的量之比。 21.某烷烃和某单烯烃的混合气体 2.24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完全通过浓硫酸, 浓硫酸质量增加 4.50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 7.70 g,另取该混合气体 2.24 L(标准状况),通过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 1.40 g。 (1)该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2)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 四、填空题(共 3 小题) 22.正己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常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擦拭清洗作业。但正己烷具 有较强的毒性,挥发快,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职业中毒。 (1)正己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正己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ol 正己烷含有________ mol 碳氢键,________ mol 碳碳键。 (2)下列几种烃的结构: A. B. C.CH2==CH—CH3 D. E.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为________。 23.某烃 A 0.2 mol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 B、C 各 1.2 mol,试回答: (1)烃 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 A 充分燃烧后,生成 B、C 各 3 mol,则有________g 的 A 参加了反应,燃烧时 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 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 ,则 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烃 A 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则 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6) 比 A 少 2 个碳原子的 A 的烯烃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 24.乙烯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你的理解探讨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是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乙烯分子中比乙烷分子少 2 个氢原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4)氯乙烯(CH2==CHCl)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5)丙烯(CH2==CHCH3)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苯与溴水不能反应,能将溴水中 的溴萃取出来,是常用的萃取剂;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但苯存在同分异构体;乙烯分子中含 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则不能,所以用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 能鉴别甲烷和乙烯;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丙烯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的 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 2.【答案】C 【解析】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四 氯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溴发生反应,苯和四氯化碳都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甲烷和氯气反应 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混合物,不能得到纯净的四氯化碳。 3.【答案】B 【解析】酯类物质的烃基中若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则可以使溴水退色,A 项错误;乙烯可以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乙烷不能,B 项正确;蔗糖在稀 H2SO4 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先要用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待溶液呈碱性后,再进行检验,C 项错误;含有甲酸酯基的物质也能与新制的 Cu(OH)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 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产生氢离子,不具有酸性。乙醇与钠反应时,断裂的是氧 氢键(O—H),只有羟基上的氢被置换,说明羟基氢比分子中其他氢原子及乙烷中的氢活泼。 5.【答案】D 【解析】热固性塑料不能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酚醛树脂塑料,A 项不正确;B 项聚氯乙烯易分 解形成有毒的氯化氢,不可作为食品包装,用作食品包装的是聚乙烯塑料,不正确;C 项,聚乙烯 中不含碳碳双键,其发生老化并不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是由于长链断裂的原因,C 不正确;D 项塑料在自然环境下难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正确。 6.【答案】B 【 解 析 】 葡 萄 糖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CH2OH(CHOH)4CHO , 果 糖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CH2OH(CHOH)3COCH2OH,二者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 项错误;葡萄糖在 人体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B 项正确;葡萄糖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 和钠反应放出 H2,但和 NaOH 不反应,C 项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与水不反应,D 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注意①中碳为固体的特征。 反应①生成物碳为固体,所以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为反应前的 2 倍,反应②的生成物全为气体,反应 后的气体体积也为反应前的 2 倍,也就是两个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比都是 1∶2,等体积的甲烷发 生反应①和反应②后得到的气体体积相等。 8.【答案】C 【解析】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有无色气体产生,与乙醇溶液混溶,与苯混合分层,油状物质苯 在上层,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10 mL 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体积是 15 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 积是 20 mL,则 1 mL 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体积是 1.5 m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2 mL, 说明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 C2H3。当 C2H4 和 C2H2 的体积比是 1∶1 时,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 式是 C2H3,A 正确;C2H6 和 C2H4 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不可能为 C2H3,因为 H 原子的个数在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式中大于 4 小于 6,与题意不符,B 错误;CH4 和 C3H4,二者无论怎样混合,得 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中的 H 原子数始终是 4,与题意不符,C 错误;C4H10 和 C2H4 二者无论 怎样混合,都不能使平均分子式中 C 原子数是 2,H 原子数是 3,D 错误。 10.【答案】C 【解析】醇和酸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才是酯化反应,A 项错误;中和反应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 反应,二者反应原理不同,B 项错误;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也是可逆反应,C 项正确;酯化反应 原理是羧酸脱去—OH,醇脱去 H 原子,D 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将两种物质结构中的 S 换回 O,可知两种农药都是磷酸酯类物质,因而不能与促进其水 解的强碱 NaOH 混合使用,故 B 正确;而酯不与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钠发生反应,可以与这两 种农药混用,故 ACD 错误。 12.【答案】B 【解析】先判断链节 ,再根据链节确定单体为 CH3CH==CHCH3, CH3CH==CHCN。 13.【答案】C 【解析】A 项,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氯乙烷,产物只有一种,得到纯净物;B 项,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产物只有一种,得到纯净物;C 项,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 复杂,不能得到纯净的氯乙烷;D 项,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苯,苯环上 H 被 Cl 取代,发 生取代反应还生成 HCl 气体,能制得纯净的氯苯。 14.【答案】B 【解析】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水在人体内主要是做溶剂,不能为人体提 供能量;脂肪能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提供能量;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被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吸 收,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的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 要。 15.【答案】D 【解析】油脂水解可以得到丙三醇和对应的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淀粉遇碘显蓝色,淀粉 完全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遇碘不变色;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氨基酸;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 解得到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16.【答案】(1) +Br2 eBr +HBr (2)石蕊溶液变红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洗气瓶内水面上出现大量白雾 【解析】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化氢遇水蒸气产生白 雾,遇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溴化银沉淀。 17.【答案】(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饱和 Na2CO3 溶液 (2)乙 b (3)分液漏斗 上口倒 【解析】(1)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取代反应,A 装置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能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便于观察分层现象以及闻生成酯的气味。(2)冷凝 管所起的作用是将生成的乙酸乙酯充分冷凝,效果要比甲装置好,冷凝管中需充满冷水,故水从 b 进。(3)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故试管 A 中的液体能分层,应用分液漏斗分离,由于酯的密度比水小, 故酯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18.【答案】(1)导管口有白雾,试管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有 HBr 生成 (2)溶液呈橙红色 反应放热,A 中溴蒸气逸出溶解于 CCl4 中 否 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 AgNO3 溶 液反应 (3)下 不 大 【解析】 19.【答案】(1)1.49 W (2)10.3 g (3)7.68 L 【解析】 20.【答案】(1)CH4、C4H8 (2)3∶1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3×2=26,必有甲烷,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56 L÷22.4 L·mol-1=2.5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2.5 mol×26 g·mol-1=65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65 g-35 g)÷16 g·mol-1=1.875 mol,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 CnH2n, (2.5 mol-1.875 mol)×14ng·mol-1=35 g, 解得 n=4,化学式为 C4H8, 甲烷与丁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75 mol∶(2.5 mol-1.875 mol)=3∶1 21.【答案】(1)CH4 C4H8 (2)75% 25% 【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24 L÷22.4 L·mol-1=0.1 mol, 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7.7 g÷44 g·mol-1=0.175 mol, 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4.5 g÷18 g·mol-1×2=0.5 mol, (0.175 mol×12 g·mol-1+0.5 mol×1 g·mol-1)÷0.1 mol=26 g·mol-1,必有甲烷, 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0.1 mol×26 g·mol-1=2.6 g, 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6 g-1.4 g)÷16 g·mol-1=0.075 mol, 烯烃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075 mol=0.025 mol。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 CnH2n, 0.025 mol×14ng·mol-1=0.1 mol×26 g·mol-1-0.075 mol×16 g·mol-1 解得 n=4,化学式为 C4H8, 甲烷与丁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075 mol∶(0.1 mol-0.075 mol)=3∶1, 两者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75%和 25%。 22.【答案】(1)C6H14 CH3CH2CH2CH2CH2CH3 14a 5a(2)ABE 【解析】 23.【答案】(1)C6H12 (2)42 100.8 (3) (4) (5) (6)3 【解析】(1)0.2 mol 烃 A 充分燃烧生成 1.2 mol CO2 和 1.2 mol H2O,n(烃)∶n(C)∶n(H)= 0.2∶1.2∶2.4=1∶6∶12,所以烃 A 的分子式为 C6H12。 (2)由 C6H12+9O26CO2+6H2O 1 mol 9 mol 6 mol n(A) n(O2) 3 mol n(A)=0.5 mol,质量为 0.5 mol×84 g·mol-1=42 g,n(O2)=4.5 mol,体积为 4.5 mol×22.4 L·mol-1= 100.8 L。(3)烃 A 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无双键,A 只能是环烷烃,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则 A 是 环 己 烷 。 (4) 烃 A 能 使 溴 水 褪 色 , 说 明 A 含 1 个 碳 碳 双 键 , 知 其 加 成 产 物 为 ,则 A 的结构简式只能为 。(5)烃 A 能使溴水褪色,说明 A 为烯烃,且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结合乙烯分子共平面,得出 A 的结构简式为 。 (6) 比 A 少 2 个碳原子的 A 的烯烃的同系物为 C4H8,其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为 CH3CH==CH—CH3, CH2==CH—CH2CH3, ,共 3 种。 24.【答案】(1) CH2==CH2 (2)因为在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而在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 碳双键相连,每个碳原子均比乙烷分子少连一个氢原子 (3)是 (4)是 (5)否 【解析】乙烯的结构特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