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2.3制取氧气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2.3制取氧气

ID:683553

大小:28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2.3 制取氧气 一. 选择题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下列实验步骤:(1)将氯酸 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2)点燃酒精 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熄灭酒精灯;(5)将 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 B.(1)(3)(2)(5)(4) C.(3)(1)(2)(5)(4) D.(3)(1)(2)(4)(5) 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 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5.已知, 3 2 2MnO 2KCl Δ 2KClO +3O 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3KClO 和 2MnO 固体混合物 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 2O 的质量 C.固体中 2MnO 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 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7.已知化学反应: 3 2 2MnO 2KCl Δ 2KClO +3O  ,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 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 1.A﹣H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 均为黑色粉末,C、D 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 和 C 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H,H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 E 和 B 的混合物也有 H 气 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且 B 在反应和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F_____,G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其中 C、D 都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液体,但 C、D 两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已知 A、B、C、D、E 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 A、C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 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写出 A、D、E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E_____。 (2)MnO2 起_____作用。 (3)写出 A→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 B 和 E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 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及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 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 F 装置,a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b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可用 C 也可用 E 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 序号)。 A 密度小于空气 B 易溶于水 C 密度大于空气 D 难溶于水 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 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 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 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 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4)_________,(5)__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 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水泥块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不好,反应速率较慢,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7) __________来提高反应速率。 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并完成实验) I、将 3.0g 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II、将 3.0g 氯酸钾与 1.0g 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III、将 Xg 氯酸钾与 1.0g 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 中 X 的值应为_____;将实验 I 和 III 比较可证明_____; 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 1.0g 黑色粉末,再将黑 色粉末和 Xg 氯酸钾混合加热, 现象与实验 III 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 学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 II 和 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_____; (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本实验中,测量 O2 体积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结论)根据上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_____。 4.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 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_______ 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F 装置 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d”)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 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 __(写一个)。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 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 从上图中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5.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 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补充设计了两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试验后过滤出二氧化锰烘干后重新称量,其 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固体再次加入过氧化氢,观察到 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该实验的目的 是: 。 四、解答题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25g 来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 得到 10.45g 固体物质。 (1)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 (2)10.45g 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各多少克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21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2.3 制取氧气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下列实验步骤:(1)将氯酸 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2)点燃酒精 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熄灭酒精灯;(5)将 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 B.(1)(3)(2)(5)(4) C.(3)(1)(2)(5)(4) D.(3)(1)(2)(4)(5) 【答案】C 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C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 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答案】A 5.已知, 3 2 2MnO 2KCl Δ 2KClO +3O 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3KClO 和 2MnO 固体混合物 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 2O 的质量 C.固体中 2MnO 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A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 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答案】D 7.已知化学反应: 3 2 2MnO 2KCl Δ 2KClO +3O  ,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 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答案】A 二、填空题 1.A﹣H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 均为黑色粉末,C、D 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 和 C 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H,H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 E 和 B 的混合物也有 H 气 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且 B 在反应和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F_____,G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其中 C、D 都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液体,但 C、D 两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答案】Fe; KClO3; KCl; H2; 2 2 2 2 2 MnO 2H O 2H O O  ; 两 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2.已知 A、B、C、D、E 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 A、C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 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写出 A、D、E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E_____。 (2)MnO2 起_____作用。 (3)写出 A→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 B 和 E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O2 CO2 CH4 催化 2 2 2 2 2 MnO 2H O 2H O O  4 2 2 2CH +2O CO +2H O 点燃 三、实验题 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及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 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 F 装置,a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b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可用 C 也可用 E 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 序号)。 A 密度小于空气 B 易溶于水 C 密度大于空气 D 难溶于水 【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2KMnO4 K2MnO4+MnO2+O2↑ AC 或 AE 3 2 2 2CaCO +2HCl=CaCl +H O+CO  B 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  2 3 22Ca OH +CO CaCO +H O=  CD 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 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 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 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 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4)_________,(5)__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 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水泥块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不好,反应速率较慢,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7) __________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 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不变 干燥 称量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是否改变 颗粒大小(或接触面积) 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并完成实验) I、将 3.0g 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II、将 3.0g 氯酸钾与 1.0g 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III、将 Xg 氯酸钾与 1.0g 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 中 X 的值应为_____;将实验 I 和 III 比较可证明_____; 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 1.0g 黑色粉末,再将黑 色粉末和 Xg 氯酸钾混合加热, 现象与实验 III 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 学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 II 和 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_____; (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本实验中,测量 O2 体积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结论)根据上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_____。 【答案】3.0 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质量 化学性质 氧化铜是 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C 快 4.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 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_______ 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F 装置 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d”)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 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 __(写一个)。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 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 从上图中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答案】 ⑴ 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⑵ A ;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 ⑶ 二氧化锰;催化;能;2H2O2 2H2 O+O2↑ ⑷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C ⑸ 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收集的氧气不纯,合理答案即可) ⑹ A E 5.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 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补充设计了两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试验后过滤出二氧化锰烘干后重新称量,其 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固体再次加入过氧化氢,观察到 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该实验的目的 是: 。 【答案】实验一: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氧气少 实验二:二氧化锰不能催化水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三:取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 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⑵对照 ⑶探究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探究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四、解答题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25g 来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 得到 10.45g 固体物质。 (1)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 (2)10.45g 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各多少克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8g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7.45g、3g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