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计算题:简单机械综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计算题:简单机械综合

ID:683545

大小:206.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计算题:简单机械综合 1. 如图所示,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 A 的质量为 40kg, 其底面积为 100cm2.重为 500N 的小勇通过细绳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1 时,配重 A 对地面的压强为 2×104Pa,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P1;他通 过细绳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2 时,配重 A 对地面的压强为 3×104Pa,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P2.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已知 P1:P2=5: 4,g 取 10N/kg.求: (1)拉力 F1 的大小. (2)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00c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 P2 的大小. 2.如图甲所示,正方体 A 边长 0.2m,作配重使用,杠杆 OE:OF=2:3, 某同学用这个装置和一个密闭容器 D 提取水中的圆柱体 B, 圆柱体 B 的体积是密闭容器 D 的 1/3 浮体 C 的体积是 0.1m3,该同学站在浮体 C 上,总体积的 3/5 中;该同学用力拉动滑轮组绕绳自由端,手拉绳 的功率 P 和密闭容器 D 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密闭容器 D 上升速度 0.05m/s 保持不变,密闭容器 D 被提出水后,圆柱体 B 从 密闭容器 D 中取出放在浮体 C 的上面,同时手松开绳子时,浮体 C 露 出水面的体积减少总体积的 7/25 全过程中,配重 A 始终没有离开地 面。两个定滑轮总重 10 N.(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 不计。g=10N/kg),求: (1)圆柱体 B 的重力; (2)密闭容器 D 离开水面时,滑轮组提升重物 B 的机械效率;(百分 号前面保留整数); (3)圆柱体 B 的密度; (4)在提升全过程中配重 A 对地面的压强的最大变化量。 3. 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 轮 C、D,物体 A、B 以及轻质杠杆 MN 组成。物体 A 通过细绳与滑轮 C 相连,物体 B 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 O 在竖直平面内 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MO:MN=1:3。物体 B 受到的重力 为 100N,A 的底面积为 0.04m2,高 1 m。当物体 A 恰好浸没在水中时, 物体 B 对电子秤的压力为 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 A 恰好完全露出水面 时,物体 B 对电子秤的压力为 F2,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 20N,F1 ﹕F2=27﹕7。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 求: (1)物体 A 的底部距水面深为 0.75 m 时,A 受到的浮力 F 浮。 (2)物体 A 的密度ρA。 (3)如果把细绳由 N 端向左移动到 N,处,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零, NN‘﹕MN =17﹕60,此时物体 A 露出水面的体积 V 露。 4. 图的装置主要由长木板甲、物块乙和丙、定滑轮 S 和动滑轮 P、 水箱 K、配重 C 和 D 及杠杆 AB 组成.C、D 分别与支架固连在 AB 两端, 支架与 AB 垂直,AB 可绕支点 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 通过细绳与 P 相连,绕在 P 上的绳子的一端通过固定在墙上的 S 连接到乙上,乙的 另一端用绳子通过固定在桌面上的定滑轮与丙连接,乙置于甲上,甲 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已知 C 重 100N,D 重 10N,丙重 20N,OA: OB=1:2,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平衡.若在 D 上施加竖直向下 F0=20N 的压力,同时在甲的左端施加水平向左的拉 力 F,甲恰好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乙相对桌面恰好静止;若撤去拉力 F 改为在甲的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时,甲恰好在桌面上向右匀 速直线运动,要继续保持乙相对桌面静止,则此时在 D 上施加竖直向 下的压力为 F1;若移动 K,将丙浸没水中,在拉力 F'作用下,甲仍向 右匀速直线运动且乙相对桌面静止,则此时在 D 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 力为 F2.已知ρ丙=2×103kg/m3,F1:F2=4:5.杠杆、支架和不可伸缩 细绳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求: (1)丙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F 浮; (2)拉力 F. 5. 如图所示,杠杆 AD 放在钢制水平凹槽 BC 中,杠杆 AD 能以 B 点或 C 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 A 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 E 挂在动滑轮的挂钩 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 H 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 D 端,与杠杆 D 端固定 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F.已知 60N≤F≤200N,动滑 轮的质量 m0=1kg,物体 H 的密度ρ=2×103kg/m3,AD=0.8m,CD=0.2m, 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为使杠杆 AD 保持水平平衡,求: (1)物体 E 的最小质量 m; (2)物体 H 的最小体积 V. 6. 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 M1 重为 500N,OA:OB=2:3, 每个滑轮重为 20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80%,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 体 M2 以 0.5m/s 速度匀速上升了 5m.(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 求: (1) 物体 M2 的重力; (2) 拉力 F 的功率; (3)物体 M1 对水平面的压力。 7. 某科技小组设计从水中打捞重物 A 的装置如图所示,小文站在地 面上通过滑轮组从水中提升重为 1200N 的物体 A.当物体 A 在水面下, 小文以拉力 F1 匀速竖直拉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小文对 地面的压力为 N1;当物体 A 完全离开水面,小文以拉力 F2 匀速竖直拉 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 N2.已知: 物体 A 的密度为 3×103kg/m3,小文的重力为 600N,N1:N2=7:5.不 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 取 10N/kg.求: (1)物体在水面下受到的浮力;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η1 与η2 的比值. 8. 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地面上用杠杆和滑轮组构成的装置匀速提升 水中的物体 A。已知小张体重为 600N,双脚着地面积为 400cm2 , OC: OD=1:2。物体 A 的体积为 0.2m3 ,密度为 2.1×103kg/m3。装置中 滑轮重、杠杆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杠杆转动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已知ρ水=1×103kg/m3 ,g=10N/kg。求: (1) A 受到的重力 (2) A 浸没在水中时绳子对 A 的拉力大小; (3) 小张对地面的最小压强(假设装置能使 A 上升足够高度)。 9. 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个提升重物的装置,CD 是一个以 O 点 为转轴的水平杠杆,CO:OD=3:2。滑轮组固定在杠杆 C 点,通过固 定在水平地面的电动机匀速提升重物,每个滑轮的质量均为 m0。放置 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 E 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 D 点,使杠杆 CD 始终 保持水平平衡,配重 E 的质量 mE 为 100kg。当电动机用拉力 F1 匀速 提升重物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物体 A 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v1;当电动机用拉力 F2 匀速提升重物 B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物体 B 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v2。在匀速提升重物 A、B 的过程中,电动 机的功率保持不变。已知 F2-F1=50N,v1:v2=5:4,η2=90%。细绳和杠 杆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求: (1)拉力 F1 的大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3)当电动机用拉力 F2 匀速提升重物 B 时,配重 E 对地面的压力 N2。 10. 如图所示为一种蓄水箱的人工放水装置,AOB 是以 O 点为转轴的 轻质杠杆,AB 呈水平状态,AO=40cm,BO=10cm.Q 是一个重为 5N、 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盖板(恰好堵住出水口),它通过细绳与杠杆的 A 端相连.在水箱右侧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70kg 的人通过滑 轮组拉动系在 B 点呈竖直状态的绳子,可以控制出水口上的盖板.若 水箱中水深为 50cm,当盖板恰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1, 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N1;若水箱中水深为 80cm,当盖板恰好要 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2,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N2.已知 N1 与 N2 之比为 64:61,盖板的厚度、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可 忽略不计,人对绳的拉力与人所受重力在同一直线上,g 取 10N/kg.求: (1)当水箱中水深为 80cm 时,盖板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2)动滑轮的总重 G 动. 11. 如图甲所示,重为 16N 的物体 A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5s 内匀速 运动了 0.5m.拉力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 A 在 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 G 的 0.25 倍. 求:(1)拉力 F 的功率. (2)拉力 F 的大小.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 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不计摩 擦)将均匀柱体 A 与 B 相连,B 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的托盘上,A 置于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但与容器底部不挤压.逐渐向容器 中加水,得到了电子秤的示数 m 与容器中水深 h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已知 B 的重力为 20N,体积为 400cm3 , 容器重为 10N,S 容 =4SA . 求: (1) 柱体 B 的密度是多少? (2) 柱体 A 的重力是多少? (3) 水深为 15cm 时,柱形容器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