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校本作业
1
1.1.1 电与磁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班级 姓名
课时重难点:磁体与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
★ 基础回顾 A 组
1.磁铁能吸引 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 。磁体上
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 ,分为 极(用字母 表示)和 极(用字母 表示)。
小磁针指向北面的一端叫 极或 极;小磁针指向南面的一端叫 极或 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3.一枚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它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我们把小磁针指南的一端
叫做 极,用字母 表示。利用小磁针指南北的性质可以制成 。
4.让磁体靠近铁、铜、铝、木头、塑料等物质时,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是 。
5.用磁铁去吸引一些铁屑时发现,磁铁的两端吸附的铁屑特别多,这说明磁体的两端磁
性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
过程叫做 。
6.某同学说:“能被磁体吸引的物体本身一定带有磁性。”这句话对吗? ;请说明理由:
。
7.用条形磁铁的 N 极去靠近某物体的 A 端,发现能把 A 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 A 端 ( )
A.一定的 S 极 B.可能是 N 极 C.可能是 S 极 D.一定是 N 极
8. 两根钢条互相靠近时能自动吸引,则( )
A.两钢条均为磁体 B.一根为磁体,另一根可能是磁体
C.两钢条均不是磁体 D.一根是磁体,另一根一定不是磁体
★ 同步提升 B 组
9.如图所示,将磁铁 M 固定在铁块 C 上,用手将一元硬币 B1、B2 叠在一起,竖立
在磁铁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
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 ,且两个硬币的上端是 (填
“异”或“同”)名磁极。
10.磁体总有 N 和 S 两个磁极。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三截以后,立即变成三
根磁铁,每一段都有 N、S 极,请标出中间一段的 N、S 极。
11.某同学在探究磁体能吸引哪些物质时,他发现条形磁铁能够吸引 1 元硬币,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能被磁化的物质,磁化后磁铁能吸引它
12.某同学有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甲和乙,他想判断这两根钢棒是否是磁体时,先把钢棒甲的一端
靠近钢棒乙的中部发现没有力的作用,而把钢棒乙的一端靠近钢棒甲的中部时,发现两者互相吸
引,则( )
A.钢棒甲有磁性,钢棒乙无磁性 B.钢棒甲无磁性,钢棒乙有磁性
C.钢棒甲、乙都有磁性 D.钢棒甲、乙都没有磁性
八年级校本作业
2
13.盒子内外各有一个指南针,待两指南针静止后,慢慢转动盒子,此时装在内部的小磁针(不考
虑摩擦力,以地面为参照物)( )
A.将随盒子一起转动
B.不随盒子转动,几乎在原来位置不动
C.将转动得比盒子快一些
D.将转动得比盒子慢一些
14.已知 B 是磁体,将它们悬挂在天花板下出现如图所示情形,则关于 A、C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是磁体
B.C 是磁体
C.A、C 都是磁体
D.A、C 都不是磁体
15.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用右图哪种方法可以一次
就把它们区分开来( )
A B C D
14.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磁极间作用规律的实验。当条形
磁铁靠近小磁针时,由于是同名磁极,它们之间互相排
斥。但在实验中有时也会看到,条形磁铁离小磁针太近
时,它们之间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请你利用学过的
知识,尝试作出解释。
★ 课堂反思(课堂反思和整理,也可以是重难点概括、网络整理或疑难问题摘录)
★ 新课衔接(为下一节课所做的预备学习)
1.你知道为什么指南针能够指方向吗? ;
2.磁体间互不接触却能相互作用,这是因为磁体周围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