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教 学 目 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设疑思考:同学们,听过《晏子使楚》的
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使楚国时,讲过这么一
句话“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就是说
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则是枳树,
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
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活动:谈论各自 的想法,教师最后进行
总结。
2、多媒体展示:简单介绍秦岭、淮河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过渡】南北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呈现出
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
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创设情境,激发
兴趣
讲授新课 1、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阅读】多媒体展示:
2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找出以下问
题:
(1)找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
(2)找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的主要省
级行政单位。
【提问】判断下列城市属于南方地区还是北
方地 区?
哈尔滨 、北京、广州、昆明、济南、 郑州 、
武汉、上海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多媒体展示: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找出:秦岭、
淮河一线;看一看它大致与哪一条等温线重合?
②多媒体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让学生明确秦岭
与淮河的具体地
理位置
让学生自己画出
自己觉得重要的
分界线,然后小
组讨论完成这些
分界线有哪些异
同点?并说明其
地理意义
3
教师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找出秦岭—
淮河线大致与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③多媒体展示: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我国干
湿地区分布图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地图,要求同学说出秦岭
—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
【结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地区
干湿状况、自然植被明显不同。以北 1 月平均气
4
温在 0℃以下,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普遍在 800
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区;自然植被冬季落叶明
显,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 1 月平均气温一
般在 0℃以上,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
以上,属于湿润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
④多媒体展示: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
理差异表格。
3.贺兰山
①多媒体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观察图片,让同学们找出贺兰山的位置,贺
兰山大致与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②多媒体展示:贺兰山示意图
观察图片,让同学们说出
(1)贺兰山是我国哪些重要的自然地理分
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类比学习贺
兰山的走向、省
区位置、地理意
义……?2
5
界线?
(2)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起
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4.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
重难点精讲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归纳小结 1、秦岭——淮河是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80 0mm 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水稻与小麦种植的分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温带水果与亚热带水果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的依据:
依据一: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
℃,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依据二 :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
米 ,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依据三:秦岭-淮河以北是暧温带和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和热带。
依据四: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结冰,秦岭
-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
帮助学生理清思
路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6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板 书 设 计
5.2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贺兰山
教 学 反 思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地理概论和世界分区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概况的
学习后,对区域和界线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地理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八年
级上册学习中国地理概况中多次学到秦岭——淮河,所以现在学习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节内容应该不会有太大障碍。2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加
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