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高考生物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解析)

ID:682668

大小:390.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活动中,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B.该探究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 70% 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C 解析: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 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最好用取样器取样的方 法进行采集调查。实验彻底结束后,还存活的小动物最好放回原地, 因为它们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蝗虫的幼虫和鱼类的种群密 度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C.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 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 存 答案:B 解析: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种类的多少,A 正确;通常 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B 错误;由于土壤小 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调查土壤中的物种丰富度,C 正确;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 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D 正确。 3、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 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 为 70%的酒精溶液中 B.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采集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 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答案:A 解析: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的采集,故对蝗虫、蚯 蚓不适合;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4、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 工广场绿地、植物园、农田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 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田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 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 5~10 cm;第三 层为距地表 10~15 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答案:D 解析:土壤动物群落调查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A 错误;由表 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农田地和某植物园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 B 错误;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第 1 层个体数与农田地个体数存在 明显的差异,C 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D 正确。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答案:B 解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 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 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统计土壤动物时应借助显微镜或实体镜对 各类小动物进行统计。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 ×”,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6、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 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相关知识。放置灯 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A 错误; 灯罩的功能是使昆虫向广口瓶移动,B 错误;金属网不能阻止昆虫向 下移动进入广口瓶,否则广口瓶中的动物会减少,影响实验结果,C 错误;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用于杀死、固定小 动物,D 正确。 7、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 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 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 B 解析: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 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 项正确;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 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 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 项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 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 项正确;对于无法知 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D 项正确。 8、科研人员对某一地区甲、乙、丙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 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数 B. 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 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D. 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答案:B 解析: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分析表中数据可 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数量差异较大。从 表中数据不能判断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 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 群的密度 答案:D 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 密度,A 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需对各个 样方取平均值,B 错误;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鼠妇只是 土壤小动物的一个种群,应说调查鼠妇的种群密度,C 错误;对于土 壤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 度,D 正确。 10、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 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第 1 年 笫 5 年 第 10 年 第 15 年 第 20 年 物种 a 5 10 2 0 0 物种 b 1 2 5 3 3 物种 c 0 1 3 8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 1~1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 低 B.第 1~20 年内,物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 境有关 C.第 1~5 年内,物种 a 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 属于增长型 D.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 光环境相关 答案:D 解析:表中只列举了 3 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 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 错误;第 1~20 年内,物 种 c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 错误;第 1~5 年内,物种 a 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环境的结果,C 错误;第 10~15 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 盖,物种 a 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 正确。 11、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甲池塘中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较高 C.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 D.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 答案: D 解析: 由于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而且活动能力强,所以不能 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 采集、调查,A 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 是种群中个体数目的多少,B 错误,D 正确;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与 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 一定均达到相同水平,C 错误。 1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 m2 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 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 识,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适中。由 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禾草植物的生物量 变化不大,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明显下降,有利于禾草植物的生长, 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将减弱,A 错误;由坐标柱形图分 析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蜥蜴的个体平均数越小,可推测出蜥蜴活动地 点离石头越远,越不便于隐蔽,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 正确; 距离石头的远近属于群落水平结构,C 正确;草地上的石头越多蜥蜴 就越多,蝗虫数量越少,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D 正 确。 二、非选择题 13、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 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 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 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 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1)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 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 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3)跳虫与甲螨、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 所以跳虫与甲螨属于竞争关系,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 系。 答案:(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 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 14、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 重要作用。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 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______,理由是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 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解析:(1)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应用吸虫器等进行 采集。(2)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3)跳虫与甲螨、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跳虫与甲螨属于竞争关 系,线虫与酵母菌属于捕食关系。 15、根据课本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 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 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 ________,而且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样地中,直接________,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 群数量________的群落。 (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中,也可放入________中。 (4)观察时最好用________。如用普通显微镜,可在________的物镜 和________的目镜下观察。 (5)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样地土壤动物的抽样调查数 据。物种丰富度可表示为 D:(S-1)/1nA,S 表示物种数,A 表示总 个体数。请根据下表调查的情况,统计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答案:(1)取样器取样 较强的活动能力 身体微小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2)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有限 (3)70%的酒精溶液 试管 (4)实体镜 4 倍 5 倍 (5)D=(S-1)/lnA=6/ln413=0.996 1 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 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 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 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16、研究者调查了秦岭山地不同海拔 9 个红桦林群落的物种丰富 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字母 A~I 代表不同群落类型,A 为发育 早期的群落,B、C、D、E 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 为发育晚 期的群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估算某种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 可以采用________法。科学家在调查红桦种群时,统计不同胸径大小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得到种群的________。 (2)调查发现,A~I 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________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的变化趋势。D 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________(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F 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红桦林群落中,________层的物种丰富度均最 低。在群落发育晚期,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红桦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__________。 解析:(1)蝗虫幼虫活动能力弱,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科学家在调查红桦种群时,统计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得到 种群的年龄结构。(2)据图分析,A~I 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 群落发育的中期(C、D、E)时期最高。图中 D 的物种数更多,食物网 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比 F 所处的 生态系统高。(3)四条曲线显示,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红桦林群落中, 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最低。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乔木的生长,使 得草本层获得的阳光减少,所以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降低。(4)红桦林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 力。 答案:(1)样方 年龄组成 (2)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大于 D 的物种数更多,食物网更 学科网(ZXXK.COM)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3)乔木 由于乔木的生长,使得草本层获得的阳光减少 (4)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