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阶段综合实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下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阶段综合实践

ID:682565

大小:74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⑱ ⑲ ⑳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①西 ②东 ③逆 ④顺 ⑤北极星 ⑥近似正圆的椭圆 ⑦相同 ⑧赤道 ⑨两极 ⑩快 ⑪慢 ⑫恒星日⑬恒星年 ⑭太阳日 ⑮4 ⑯24 ⑰0 时 ⑱地转偏向 ⑲右 ⑳南 ○21 赤道 ○22 最长 ○23 最短 ○24 极昼 ○25 昼 夜等长 ○26 冬至 ○27 北极圈及以北 ○28 大 ○29 太阳直射点 ○30 冬至 ○31 太阳 直射 ○32 极昼极夜 ○33 南北回归线 ○34 正午太阳高度 地理实践力——以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应用为例 1.昼夜长短影响作息时间 夏季白昼长,日出较早,日落较晚,上班、上学时间早,下班、放学时间晚; 冬季白昼短,日出较晚,日落较早,上班、上学时间晚,下班、放学时间早。 2.正午太阳高度与楼间距 楼间距取决于楼高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修建楼房的基本要求是底层住户 在冬至日正午时可获得阳光照射。根据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楼高可计算楼间 距。 3.坐车位置的选择 冬季时可选择有阳光照射的一侧坐车,夏季时可选择避开阳光照射的一侧坐 车。根据太阳方位、乘车时间、行驶方向选择合理的位置。上午太阳位置偏东, 下午太阳位置偏西,正午时太阳偏南(或北)。如夏季时,9 时汽车朝南开,可选 择汽车右(西)侧坐车。 4.升旗时间的选择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做到与日出同步。因而夏至日升国旗时间最早,冬至日升 国旗时间最晚。 5.正午太阳高度与室内照亮面积(阳台晾衣架的升降) 正午太阳高度与室内照射面积呈反相关。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室内照射面 积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室内照射面积大。由此,根据需要调节晾衣架。 6.正午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的长短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 [迁移运用] 下图表示北京(40°N)某地一种简易的车辆遮阳棚。箭头①②③分别代表二 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完成 1~2 题。 1.正午棚内的阳光射入面积最大的是( ) A.①春分 B.①夏至 C.②秋分 D.③冬至 答案 D 解析 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即正午棚内的阳光射入面积最大时,该 地冬至日时的太阳高度是最小的,读图可知③的太阳高度最小,可知正午棚内的 阳光射入面积最大的是③冬至,故 D 正确。 2.当箭头②代表的光线出现时,北京( ) A.正午物影长度达年内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为 40° C.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好是 40° D.正午太阳高度与海口(20°N)相同 答案 C 解析 ②是二分日时的太阳光线,正午物影长度年内最长时是冬至,A 项错 误;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好互余,是 40°,C 项正确; 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50°,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是 70°, B、D 两项错误。 专题 光照图的判读 1.确定南北半球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对于俯视图或有关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 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1)俯视图,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 2.确定方向 根据晨昏线先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东西经度,然后根据经线确定南北方 向,根据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最后根据要求确定两点的相对方向。 3.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则该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晨线上将 进入昼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昏线上将进入夜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 向。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就是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 90°的纬线)与太阳直射 的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的经线)的交点。 (1)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 12 时经线的经度),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或沿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向东 90°,沿着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 90°。 (2)直射点的纬度,根据节气确定: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 23°26′N,冬至日太阳直射 23°26′S。也可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求出,即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相切点所在纬度。(直射点与出现极昼的地区在同一半 球) 5.确定地方时 要把握光照图中隐含的时间信息:①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或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0 时(或 24 时)。 6.确定日期 (1)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这一天是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再根据其 他条件进一步判断。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这一天是 6 月 22 日前后,北 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夜,这一天是 12 月 22 日前后, 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7.计算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是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 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 夜范围是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及其以南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相 反。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 渐短;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南半球各地昼渐长, 夜渐短,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无论太阳直射点怎样移动,赤道上终年昼 夜等长。 (3)春秋分日晨昏线通过两极,与经线圈重合,因此各条纬线上的日出日落 时刻都是相同的,即各地地方时 6 时日出,18 时日落,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经线斜交,推算某地昼长或夜长和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时, 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的度数除以 15°即为该地昼长。12- 昼长/2 为日出时间,12+昼长/2 为日落时间。 8.判定极昼和极夜的范围及变化(如图) 晨昏线由 AOB 向 MON 摆动过程中(春分日到夏至日)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 展到北极圈,极昼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的余数。 [迁移运用] 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__。 (2)图中,A、B、C、D、E 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E 点的 夜长是________小时。 (3) 此 日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达 一 年 中 最 大 值 的 范 围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__________,该日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 (4)该日,地球接近________(填“近日”或“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__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 (1)夏至 昼长夜短 (2)C、D 20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 南 (4)远日 慢 解析 第(1)题,读图,该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 日的太阳光照图。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第(2)题,自转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E 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C、D;E 点 的日出时间是 10 时,可以计算出夜长是 20 小时。第(3)题,此日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 是北半球,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第(4)题, 该日是夏至日,地球接近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案例展示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 示地球运动,左图中左手持铅笔(代表地轴)不动,铅笔与桌面始终保持约 66.5° 的夹角,右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右图中手持地球仪演示 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 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走出课堂巧实践 方向与建议 1.可选择 6 时或 7 时坚持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与高度,绘制成图形,总结 规律。 2.在所在小区等生活地,观察并记录正午物体影子的长度与朝向,绘制成 图形,总结规律并分析原因。 3.走访所在小区居民,观察户型特点,并请居民谈一下入住的体会。 4.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测量所在地小区楼房间的楼间距,并计算合 适的楼间距。 展示与评价 略。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