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 9 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常考题专练(五)
1.如图 1,点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过点 O 作射线 OC,使∠AOC:∠BOC=2:1,将一直角三
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 处,一边 ON 在射线 OA 上,另一边 OM 在直线 AB 的下方.
(1)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2 的位置,使得 OM 落在射线 OA 上,
此时 ON 旋转的角度为 °;
(2)继续将图 2 中的三角板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3 的位置,使得 OM 在∠BOC
的内部,则∠BON﹣∠COM= °;
(3)在上述直角三角板从图 1 旋转到图 3 的位置的过程中,若三角板绕点 O 按每秒钟 15°
的速度旋转,当 OM 恰为∠BOC 的平分线时,此时,三角板绕点 O 的运动时间为 秒,
简要说明理由.
2.如图,点 M,N 分别在正方形 ABCD 的边 BC,CD 上,且∠MAN=45°.把△ADN 绕点 A 顺
时针旋转 90°得到△ABE.
(1)求证:△AEM≌△ANM.
(2)若 BM=3,DN=2,求正方形 ABCD 的边长.
3.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E 是 AD 的中点,点 F,G 在 AB 上,EF⊥
AB,OG∥EF.
(1)求证: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2)若 AD=10,EF=4,求 OE 和 BG 的长.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点 E 和点 F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AE=CF,DF=BE,且 DF∥
BE.
(1)求证: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CEB=2∠EBA,BE=3,EF=2,求 AC 的长.
5.如图,矩形 ABCD 中,CE⊥BD 于 E,CF 平分∠DCE 与 DB 交于点 F.
(1)求证:BF=BC;
(2)若 AB=4cm,AD=3cm,求 CF 的长.
6.如图,在△ABC 中,点 D 为边 BC 的中点,点 E 在△ABC 内,AE 平分∠BAC,CE⊥AE,点 F
在 AB 上,且 BF=DE.
(1)求证:四边形 BDEF 是平行四边形;
(2)线段 AB,BF,AC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7.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B=4,点 E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点,连接 DE.过点 E 作 EF⊥ED,
交 AB 于点 F,以 DE、EF 为邻边作矩形 DEFG,连接 AG.
(1)求证:矩形 DEFG 是正方形;
(2)求 AG+AE 的值;
(3)若 F 恰为 AB 中点,连接 DF 交 AC 于点 M,请直接写出 ME 的长.
8.如图所示的正方形方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个单位).△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小
方格的顶点上.
(1)画出△ABC 关于 O 点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
(2)画出将△A1B1C1 沿直线 l 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得到的△A2B2C2;
(3)要使△A2B2C2 与△CC1C2 重合,则△A2B2C2 绕点 C2 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的度数
为 .
9.正方形 ABCD 中,点 E 是 BD 上一点,过点 E 作 EF⊥AE 交射线 CB 于点 F,连结 CE.
(1)已知点 F 在线段 BC 上
①若 AB=BE,求∠DAE 度数;
②求证:CE=EF
(2)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2,且 BC=2BF,请直接写出线段 DE 的长.
10.正方形 ABCD 中,点 P 是边 CD 上的任意一点,连接 BP,O 为 BP 的中点,作 PE⊥BD 于 E,
连接 EO,AE.
(1)若∠PBC=α,求∠POE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 AE 与 B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参考答案
1.解:(1)如图 2,依题意知,旋转角是∠MON,且∠MON=90°.
故填:90;
(2)如图 3,∠AOC:∠BOC=2:1,
∴∠AOC=120°,∠BOC=60°,
∵∠BON=90°﹣∠BOM,∠COM=60°﹣∠BOM,
∴∠BON﹣∠COM=90°﹣∠BOM﹣60°+∠BOM=30°,
故填:30;
(3)(24n+16)(n 是整数)秒.理由如下:
如图 4.∵点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AOC:∠BOC=2:1,
∴∠AOC=120°,∠BOC=60°.
∵OM 恰为∠BOC 的平分线,
∴∠COM′=30°.
∴∠AOM+∠AOC+∠COM′=240°.
∵三角板绕点 O 按每秒钟 15°的速度旋转,
∴三角板绕点 O 的运动最短时间为 =16(秒).
∴三角板绕点 O 的运动时间为(24n+16)(n 是整数)秒.
故填:(24n+16).
2.(1)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得,△ADN≌△ABE,
∴∠DAN=∠BAE,AE=AN,∠D=∠ABE=90°,
∴∠ABC+∠ABE=90°,
∴点 E,点 B,点 C 三点共线,
∵∠DAB=90°,∠MAN=45°,
∴∠MAE=∠BAE+∠BAM=∠DAN+∠BAM=45°,
∴∠MAE=∠MAN,
∵MA=MA,
∴△AEM≌△ANM(SAS).
(2)解:设 CD=BC=x,则 CM=x﹣3,CN=x﹣2,
∵△AEM≌△ANM,
∴EM=MN,
∵BE=DN,
∴MN=BM+DN=5,
∵∠C=90°,
∴MN2=CM2+CN2,
∴25=(x﹣2)2+(x﹣3)2,
解得,x=6 或﹣1(舍弃),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
3.解:(1)∵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OB=OD,
∵E 是 AD 的中点,
∴OE 是△ABD 的中位线,
∴OE∥FG,
∵OG∥EF,
∴四边形 OEFG 是平行四边形,
∵EF⊥AB,
∴∠EFG=90°,
∴平行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2)∵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BD⊥AC,AB=AD=10,
∴∠AOD=90°,
∵E 是 AD 的中点,
∴OE=AE= AD=5;
由(1)知,四边形 OEFG 是矩形,
∴FG=OE=5,
∵AE=5,EF=4,
∴AF= =3,
∴BG=AB﹣AF﹣FG=10﹣3﹣5=2.
4.(1)证明:∵AE=CF,
∴AE+EF=CF+EF,
即 AF=CE,
∵DF∥BE,
∴∠DFA=∠BEC,
在△ADF 和△CBE 中, ,
∴△ADF≌△CBE(SAS),
∴AD=CB,∠DAF=∠BCE,
∴AD∥CB,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解:∵∠CEB=∠EBA+∠EAB=2∠EBA,
∴∠EAB=∠EBA,
∴AE=BE=3,
∴CF=AE=3,
∴AC=AE+EF+CF=3+2+3=8.
5.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BCD=90°,
∴∠CDB+∠DBC=90° .
∵CE⊥BD,∴∠DBC+∠ECB=90°.
∴∠ECB=∠CDB.
∵∠CFB=∠CDB+∠DCF,∠BCF=∠ECB+∠ECF,∠DCF=∠ECF,
∴∠CFB=∠BCF
∴BF=BC
(2)∵四边形 ABCD 是矩形,∴DC=AB=4(cm),BC=AD=3(cm).
在 Rt△BCD 中,由勾股定理得 BD= =5.
又∵BD•CE=BC•DC,
∴CE= .
∴BE= .
∴EF=BF﹣BE=3﹣ .
∴CF= cm.
6.(1)证明:延长 CE 交 AB 于点 G,
∵AE⊥CE,
∴∠AEG=∠AEC=90°,
在△AEG 和△AEC 中,
,
∴△AGE≌△ACE(ASA).
∴GE=EC.
∵BD=CD,
∴DE 为△CGB 的中位线,
∴DE∥AB.
∵DE=BF,
∴四边形 BDEF 是平行四边形.
(2)解:BF= (AB﹣AC).
理由如下:
∵四边形 BDEF 是平行四边形,
∴BF=DE.
∵D、E 分别是 BC、GC 的中点,
∴BF=DE= BG.
∵△AGE≌△ACE,
∴AG=AC,
∴BF= (AB﹣AG)= (AB﹣AC).
7.解:(1)如图,作 EM⊥AD 于 M,EN⊥AB 于 N.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EAD=∠EAB,
∵EM⊥AD 于 M,EN⊥AB 于 N,
∴EM=EN,
∵∠EMA=∠ENA=∠DAB=90°,
∴四边形 ANEM 是矩形,
∵EF⊥DE,
∴∠MEN=∠DEF=90°,
∴∠DEM=∠FEN,
∵∠EMD=∠ENF=90°,
∴△EMD≌△ENF,
∴ED=EF,
∵四边形 DEFG 是矩形,
∴四边形 DEFG 是正方形.
(2)∵四边形 DEFG 是正方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DG=DE,DC=DA=AB=4,∠GDE=∠ADC=90°,
∴∠ADG=∠CDE,
∴△ADG≌△CDE(SAS),
∴AG=CE,
∴AE+AG=AE+EC=AC= AD=4 .
(3)如图,作 EH⊥DF 于 H.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AD=4,AB∥CD,
∵F 是 AB 中点,
∴AF=FB
∴DF= =2 ,
∵△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H⊥AD,
∴DH=HF,
∴EH= DF= ,
∵AF∥CD,
∴AF:CD=FM:MD=1:2,
∴FM= ,
∴HM=HF﹣FM= ,
在 Rt△EHM 中,EM= = .
8.解:(1)如图,△A1B1C1 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 即为所求;
(3)由题可得,要使△A2B2C2 与△CC1C2 重合,则△A2B2C2 绕点 C2 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的
度数为 90°.
故答案为:90°.
9.解:(1)①∵ABCD 为正方形,
∴∠ABE=45°.
又∵AB=BE,
∴∠BAE= ×(180°﹣45°)=67.5°.
∴∠DAE=90°﹣67.5°=22.5°
②证明:∵正方形 ABCD 关于 BD 对称,
∴△ABE≌△CBE,
∴∠BAE=∠BCE.
又∵∠ABC=∠AEF=90°,
∴∠BAE=∠EFC,
∴∠BCE=∠EFC,
∴CE=EF.
(2)如下图所示:过点 E 作 MN⊥BC,垂足为 N,交 AD 于 M.
∵CE=EF,
∴N 是 CF 的中点.
∵BC=2BF,
∴ = .
又∵四边形 CDMN 是矩形,△DM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N=DM=ME,
∴ED= DM= CN= .
如下图所示:过点 E 作 MN⊥BC,垂足为 N,交 AD 于 M.
∵正方形 ABCD 关于 BD 对称,
∴△ABE≌△CBE,
∴∠BAE=∠BCE.
又∵∠ABF=∠AEF=90°,
∴∠BAE=∠EFC,
∴∠BCE=∠EFC,
∴CE=EF.
∴FN=CN.
又∵BC=2BF,
∴FC=3,
∴CN= ,
∴EN=BN= ,
∴DE= .
综上所述,ED 的长为 或
10.解:(1)在正方形 ABCD 中,BC=DC,∠C=90°,
∴∠DBC=∠CDB=45°,
∵∠PBC=α,
∴∠DBP=45°﹣α,
∵PE⊥BD,且 O 为 BP 的中点,
∴EO=BO,
∴∠EBO=∠BEO,
∴∠EOP=∠EBO+∠BEO=90°﹣2 α;
(2)BP= .证明如下:
连接 OC,EC,
在正方形 ABCD 中,AB=BC,∠ABD=∠CBD,BE=BE,
∴△ABE≌△CBE(SAS),
∴AE=CE,
设∠PBC=α,
在 Rt△BPC 中,O 为 BP 的中点,
∴CO=BO= ,
∴∠OBC=∠OCB,
∴∠COP=2 α,
由(1)知∠EOP=90°﹣2α,
∴∠EOC=∠COP+∠EOP=90°,
又由(1)知 BO=EO,
∴EO=CO.
∴△E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O2+OC2=EC2,
∴EC= OC= ,
即 BP= ,
∴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