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找规律-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找规律-北师大版

ID:681938

大小: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找规律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教材第 30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会 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规律。 难点: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将学习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同学们将在这一段时间里,通 过自身的努力,使乘法的计算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2.口算练习。 9×6= 8×11= 12×3= 5×13= 24×2= 17×3= 40×4= 61×5= 以上面的一个算式为例,说一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 9×6=54 中,9 和 6 在 乘法算式中叫乘数,“×”是乘号,54 是积) 在乘法中,乘数与积有密切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乘法计算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学习新课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 30 页问题 1。 (1)这些题目,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和同伴交流。 5×1 表示 1 个 5,就是 5;5×10 表示 10 个 5,就是 50;50×10 就是 10 个 50,是 500。 3×2 就是 2 个 3,是 6;3×20 就是 20 个 3,是 60;30×20 就是 20 个 30,是 600。 …… 观察每组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 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观察每组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算式: 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就扩大到原 来的 100 倍。 (2)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 发现:下面的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有关系。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 1000 倍,积也会相应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 (3)课件出示教材第 30 页问题 2。 大家试一试吧!以 6×3 为例,有什么发现? 6×3=18,可以让 3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变为 3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即 6×30=180;如果 6 和 3 都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那么积应扩大到原来的 10×10= 100 倍,即 60×30=1800。 举例如下: ①6×3=18 ②6× 30=180 ③60×3=180 ④60×30=1800 ⑤15×4=60 ⑥15×40=600 ⑦150×4=600 ⑧150×40=6000 ⑨18×2=36 ⑩18×20=360 ⑪180×2=360 ⑫180×20=3600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积也会相应扩大到 10 倍、100 倍、1000 倍”这句话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零,积的末尾一定也 会多几个 0。 教师总结:先把乘数中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 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 0,求出积。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 31 页“练一练”第 1~5 题。 第 1 题:24 240 2400 85 850 8500 54 6×90=540 60×90=5400 第 2 题:4800 480 4800 第 3 题:略 第 4 题:28 280 560 840 第 5 题:(1)70×13=910(元) 60×16=960(元) 答:买大号运动服需要 910 元,小号运动服需要 960 元。 (2)910+960=1870(元) 2000>1870 够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发现:乘数后面多几个 0,积的后面就多几个 0。 验证:举例证明。 实际使用:先把乘数中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后 面加上几个 0。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 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2.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 法等数学能力。 3.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 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不计算,直接写得数。 18×2=36 180×2=( ) 25×5=125 250×50=( ) 16×30=480 32×30=( ) 9×17=153 (9×2)×(17×5)=( ) 分析:根据算式 18×2=36 可知,第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第二个乘数不变,积 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所以 180×2=360。根据算式 25×5=125 可知,第一个乘数扩大到 原来的 10 倍,第二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所以 250×50 =12500。根据算式 16×30=480 可知,第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第二个乘数不变,积 就扩大到原来的 2 倍,所以 32×30=960。根据算式 9×17=153 可知,第一个乘数扩大到原 来的 2 倍,第二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5 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所以(9×2)×(17×5) =1530。 答案:360 12500 960 1530 解法归纳:利用乘数与乘积的变化规律,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