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通过学生对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图文结合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小组合作讨论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技能目标:
1)对台山市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调查的步骤和技巧。
2)通过野外取样、实验室制作生态瓶,丰富了学生的野外实践经验和实验操作
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市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深刻感受到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
新面貌,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回报家乡的决心;
2)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课外调查、实验室制作、课堂问题的讨论与回答,充分调
动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三、教学流程图
1、导入:生态瓶所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不能维持持久的稳定性,引入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2、小组汇报课外调查“通济河的变迁”资料,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3、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
念,突破难点。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关系。
5、师生互动: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实有成效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6、小结:构建知识树归纳本节知识点。
7、巩固练习,对应考点进行训练。
【导学案】
一、精读教材,自我领悟( 15 分钟)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课本 P109~P110 的第 1~2 段)
( 1 ) 概 念 : 生 态 系 统 所 具 有 的 ________ 或 ________ 自 身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基础是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知识点回顾:
负反馈调节机制在哪章节学过?你能写出那个知识点负反馈调节的模型吗?
正反馈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吗?你能举出 1 个例子吗?如:
2、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阅读课本 P110 第 3 段~P111 前 3 段)
(1)表现:①_______________稳定性,即_______干扰,___________原状。
②_______________稳定性,即遭到________,___________原状。
(2)大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越多,__________越复杂,其自我
调节能力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但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____。
同一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_______关系。
质疑: 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低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 P111 最后 1 段)
(1)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_______,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2)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协调。
正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
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
死亡。
二、课后自测
(一)单选(8 分钟)
1、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 )
A.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中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2、(2012·杭州模拟)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
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
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3、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 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 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4、探险家发现在我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侧,有一处被人们称作死亡之海的沙漠地区
——罗布泊,此地曾经是河网遍布、绿草青青、森林覆盖率达到 40%以上,到处是飞禽走兽,
充满生机的绿洲“楼兰王国”。关于这种灾难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楼兰王国”的毁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西部干旱和风大造成的
B.后来该地区之所以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是由于“楼兰王国”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
定性低造成的
C.“楼兰王国”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此严重,说明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极低
D.人们完全有能力再造一个完全相同的“楼兰王国”
5、(2013·东)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二)填空题:(10 分钟)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材料二 2004 年 12 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死亡十多万人,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 172 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遇
难。
广州市地铁
14 号线开始
污水处理
太 湖 清 淤 工 程
(1)红树林属于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2)红树林的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强而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
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
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有限的。
(4)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生态学相关专业及就业前景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培养掌握环境监测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环境监测与环境现状
评价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就业:环保部门及生产企业的环境监测部门从事环境监测、评价及管理
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
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
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
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本专业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景观设计师(风景园林专业、园艺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管
理、风景园林建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胜任风
景名胜区、公园绿地、居住区、广场、传统园林等各类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
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
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规划设计单位、政府与企业管理等有关部门从事风景园林学
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工作。
优势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
生态工程(生态修复)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
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
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
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
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
余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知识就是金钱
生态球:在欧美国家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
态球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水、两三条
鱼(虾)、底部有珊瑚、泥沙,并生长着水藻、水
藻和小鱼都是活的,能保持 2-3 年。
微景观生态瓶:高硼玻璃做成的生态球或生
态瓶,可用于室内长期摆放,让你心情保持舒畅。
材料:活体苔藓若干,植质介质(赤玉土、虹彩
石、营养土等)、斑点海螺壳、其他观叶植物(蕨
类、竹芋类)等。
实验精讲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1.实验原理
(1)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特别需要注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
(2)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
(4)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这样可保证生态缸中有充足的太阳能。生态缸一定要封闭,防
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2.实验流程
3.实验注意事项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①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②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