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某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
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FeCl2、ZnCl2 和 CuCl2
C.滤渣中一定有 Cu,一定没有 Fe 和 Zn
D.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2.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的实验。下列对比实验设
计与探究的条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和丁: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乙:水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CO 还原氧化铜 B.用 KClO3 和 MnO2 C.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 D.等质量等浓度的
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过氧化氢制取 O2
4.向盛有 AgNO3 和 Cu(NO3)2 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可能含有铜 B.滤液的质量可能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C.滤液中可能含有 Fe(NO3)3 和 Cu(NO3)2 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5.形状大小相同的等质量的 M、N 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应时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 的金属活动性比 M 强
B.N 生成氢气质量比 M 多
C.如果 N 是铁,M 可能是镁
D.N 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
6.将质量均为 10 克的 Mg、Fe、Zn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反
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2
7.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
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
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和 Cu,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滤液中可能含有 Cu(NO3)2 和 AgNO3
C.滤渣中一定不含 Fe,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和 Cu(NO3)2
D.如滤液颜色为蓝色,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9.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铜、锌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体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 、Cu(NO3)2 ,可能有 AgNO3
C.滤渣中一定没有 Zn,但一定有 Ag、Cu
D.滤渣中一定有 Ag,可能有 Cu、Zn
10.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通过气压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
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b 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是因为铝未参加反应
B.b→c 段压强增大没 c→d 段快,是因为氧化铝的缘故
C.b→d 段气压增大是由产生气体和反应放热引起的
D.e 点一定是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终点
11.一定质量的 Mg、Al、Fe 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 0.4g 的 H2。则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
能是( )
A.2.4g B.3.6g C.4.8g D.11.2g
12.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 Mg、Al、Cu、Ag 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Mg2+ 、Al3+ B.Cu2+ 、Ag+ C.Al3+ 、Cu2+ D.Mg2+ 、Ag+
13.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
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和 Cu2+
B.bc 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Fe
C.若 bc 段和 cd 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
分别为 m1 和 m2,则 m1>m2
3
D.ab 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Ag+、Cu2+和 Fe2+
14.某溶液含有 Cu(NO3)2 和 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
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溶液溶质为 1 种时,金属单质可能为 1 种
B.从 m1 变化到 m2,溶液中 Cu(NO3)2 的质量分数变大
C.Cu 活动性比 Ag 强,只用盐酸无法比较两者活动性强弱
D.c~d 间(不含 c、d 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Cu2+、Zn2+
15.下列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 ) Cu 相对原子质量 64
A.用 KClO3 固体 B.镁带在密闭容器 C.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 D.5g 氧化铜和 0.3 g
制取氧气 中燃烧 中分别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木炭粉混合共热
1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铝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
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B.a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C.b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17.向含有 Cu(NO3)2、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 Cu2+、Ag+、Al3+ B.滤渣中一定含 Ag、Cu、Al
C.滤液中一定含 Al3+,可能含 Cu2+,一定不含 Ag+ D.滤渣中一定含 Al,可能含 Cu、Ag
1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 Mg(NO3)2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和 Fe3+ B.滤液中含有 Mg2+和 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 Mg
19.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液中一定含有 Al(NO3)3 、Fe(NO3)2 ,可能含有 AgNO3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银
4
20.向含有 Cu(NO3)2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 Fe2+、Cu2+、Ag+ B.滤液中一定含 Fe2+、Cu2+、可能含 Ag+
C.滤液中一定含 Fe2+、可能含有 Cu2+ D.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含有 Fe2+
21.向 AgNO3 和 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粉全部反应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Zn2+、Cu2+
C.一定没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Cu2+、Ag+
22.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1、
图 2 所示。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图 1
A.0~50s,装置里没有发生反应
B.5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
C.100s 时,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已结束 图 2
D.反应过程中气压增大,仅因为有氢气生成
23.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 Fe(NO3)2 和 Cu(NO3)2 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反应停
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和 Fe2+,一定没有 Cu2+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一定没有 Fe2+和 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镁和铁
24.为验证 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 溶液、FeCl2 溶液、CuSO4 溶液 B.Fe、Cu、AlCl3 溶液
C.Fe、AlCl3 溶液、CuSO4 溶液 D.Cu、AlCl3 溶液、FeCl2 溶液
25.向一定量的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2 种
B.取 c 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d 点溶液中溶质为 Zn(NO3)2
D.若取 b~c 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26.将一定质量的 Zn 粉,加入含有 MgCl2 、FeCl2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和滤渣,滤液为无色溶液。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滤渣的质量肯定小于锌粉的质量 B.滤渣中一定含有 Zn、Fe、Cu
C.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体产生 D.滤液中一定含有 Mg2+、Zn2+、Fe2+
5
27.把等质量的 X、Y、Z、M 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
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 Y 加入到 MNO3 溶液中。反
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X>M>Y B.X>Z>Y>M
C.X>Z>M>Y D.Y>M>Z>X
28.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含 AgNO3 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与
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点溶液为蓝色
B.a 点固体为 Zn、Cu、Ag
C.b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c 点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29.如图是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性质关系(“﹣”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
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
①
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B.变化
②
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变化
③
可通过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实现
D.变化
④
可能是:2Fe+6HCl═2FeCl3+3H2↑
30.CO 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需 CO 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再点燃酒精喷灯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C; 6.B; 7.B; 8.B; 9.D; 10.D; 11.C; 12.A; 13.D;
14.A; 15.D; 16.B; 17.B; 18.C; 19.C; 20.D; 21.A; 22.C; 23.B; 24.C;
25.C; 26.A; 27.B; 28.C; 29.B; 30. D;
声明:试 题解析著作权 属菁优网所有 ,未经书面同 意,不得复制 发布日期: 2020/12/28 20:27:43;用户: 梁文勇;邮箱 :yangcsy15@xyh.com;学号: 2784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