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情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李密的诚挚的、丰富的情感。
2.感悟李密委婉、得体的陈情艺术。
3.引导学生做一个重情重义、智慧圆融的人。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李密的情感
2.分析李密的说辩艺术
三.教学难点
1.分析李密的说辩艺术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代《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在这里是指人的内心,“言”
则是文字。一段情感,从生发于心到演变成文字,就已经不再是作者本人的东西
了,它在无形中与读者产生了一种交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共鸣。上节课呢,同
学们已经疏通了文意,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西晋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
(二)读一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文章的节奏感、语调和每个自然段的情感基调。
第一自然段:凄苦、悲凉
第二自然段:感激、恳切
第三自然段:真挚、诚恳
第四自然段:忠诚、期待
本文多四字句,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但在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其
他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
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
2.请两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第一个学生读顺畅、第二个学生读出情感。
2
要求:先顺畅地读,读出鲜明的层次感。而后有感情地读,在读的过程中体
会叙事中饱含的真情。
(三)悟一悟
1.悟情
(1)给大家三分钟的默读时间,在默读的过程中哪些情感打动你了?在具体的
自然段中找出具体的词语和句子。
身世悲苦的感伤之情 第一自然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我因为命运坎坷,
幼年便遭遇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刚生下来六个月,慈父就弃我而死
去)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我到了四岁,舅父强行让母亲改嫁)李密是一个很孝顺
的人,在封建时代,女子改嫁被视为不道德的事情,所以作为儿子的他没有办法直
接说出这句话来,只好委婉表达成“舅舅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
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对偶句 一外一内都强调了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
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表现出来。情感真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单影只、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
人动容)
老弱相依的不舍之情 第一自然段: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而刘夙婴疾
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祖母很早就被疾病缠绕。第三自然段: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知遇重用的感激之情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
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
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
狈。
进退狼狈的为难之情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忠孝难两全的痛苦之情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
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那透过这些情感,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密呢?(呈现在大家跟前的是
一个怎样的李密?)
柔弱的李密 善良的李密 感恩的李密 忠诚的李密。
3
(3)这样一个既忠诚又善良的李密,假如你是晋武帝,你想用吗?
想。
2.悟意
(1)学生讨论,李密究竟想不想出来做官?这背后有没有隐藏一些什么情感?
展示背景资料
学生齐读背景资料,找出李密的真实意图。
(2)大家看完背景资料发现了什么?李密究竟想不想出来做官呢?
不想
(3)很明显这一切都只是李密的缓兵之计,那他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表层之意—先孝后忠 深层之意—忠臣不事二主
3.悟智
(1)那这个忠臣不事二主的理由,可以对晋武帝说出口吗?
不能
(2)那李密是如何做到让晋武帝在阅读《陈情表》后“乃停诏,允其不仕”的
呢?
以弱示人 以颂求人 以诚宽人 以计安人
(3)在这里一个睿智的李密出现在大家眼前,可纵使你再优秀,你面对的是善
于权衡的帝王,你驳回皇帝的请求,是不是也会让人家心有不满呢?那晋武帝答
应李密的请求,对他有啥好处?
仁君形象的树立
“以孝治天下”的国策
(四)总结
1.我们刚刚读了李密的情、悟了李密的意、懂了李密的智,那么,在大家看来,
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是情的真诚?还是意的含蓄?亦或是智的圆融?
情 意 他的聪明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
己的看法,但老师相比较智和意,我更欣赏李密的这种真诚的情感,正如《古文
观止》对它的评价:
4
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架势,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
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时至今日,我们重温经典。让我们学习李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即使面
对困境,也可以更有担当。做一个谦恭智慧的人,即使面对取舍,也能温暖善良。
我想,这就是《陈情表》作为经典,能不断传承的永恒价值吧!正如那句话:情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五)作业
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真情,带着你们的善良,找一找,写一写,你身边的、
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字数不限,题材不限。下周一交
六.板书设计
悟情
悟智
老弱相依的不舍之情
知遇重用的感激之情
进退狼狈的为难之情
忠孝难两全的痛苦之情
悟意 表层之意—先孝后忠
深层之意—忠臣不事二主
以弱示人
以颂求人
以诚宽人
以计安人
情
不
知
所
起
,
一
往
而
深
陈
情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