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合力的概念。
2、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3、知道物体的惯性,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的生活和自然规律。
复习重难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两力平衡的条件(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需不断反复加深,才会逐步
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2、物体的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
复习指导(结合课本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熟练掌握)
第 1 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
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的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
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
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
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
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
沫塑料。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
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说明:惯性是物体
的一种特性。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
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 2 节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
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
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
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
相同性质的力。:
4、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第 3 节 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
擦力。
2、摩擦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
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
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
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拓展与探究:
例 1 一个质量是 20kg 的小车受到与水平地面成 30°角向右上方的力,拉力的大小是 98N,
作出此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解:受力物体是小车,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上,设图中 O 点,方向竖直向下,大小
是 G=mg=20kg×9.8N/kg=196N,拉力 F 作用在小车上,我们也可视作在重心上,方向与水平
方向成 30°角,大小为 98N。根据这两个力的大小可选标准长度为 49N 再根据力的大小和方
向画出上图.
例 2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
一对平衡力
C、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
力
解 :书本受的支持力和书受的重力都作用在书本上, A 中的吸引力和重力分别作用在
地球和书本上,所以不可能是平衡力。B 中的支持力和压力分别作用在书本和桌面上,所以
也不可能是平衡力。D 中的重力和压力分别作用在书本和桌面上,也不是同一物体,其方向
也不相反,因此不是平衡力. 应选 C
例 3 在行驶的汽车上,放有一盆水,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盆中的水将( )
A.向车头方向洒出 B.向车尾方向洒出 C.不会洒出 D.可能向各个方向洒出
解:以盆中的水为研究对象,水盆与和汽车以相同速度运动着,刹车时,汽车紧急制动,
盆受到汽车底板的摩擦力与车一起由运动变为静止,盆中的水由于惯性,还是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即相对于盆,向车头方向运动,因此本题的答案应选“A”。
例 4.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到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解: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跟高温高压的燃气之间脱离了接触。因此子弹不再受到推力的作
用,惯力是主观忆造的。实际上“惯力”并不存在,子弹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
性,又因为惯性不是力,用物体的惯性跟受到的阻力相比较,是不对的,这道题的答案选 C。
例 5.有两个鸡蛋,一个生的一个熟的,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
转动则(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运动
B.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才停止运
动
解析:此题关键是通过求异的方法,找到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生鸡蛋里装的是液体,
里面的液体与外面的蛋壳是分层的,运动起来不能同步,造成里、外层之间产生阻碍鸡蛋旋
转的阻力,熟鸡蛋的蛋青、蛋黄凝固成固体,因此,运动起来是一个整体,内部没有阻力,
故熟鸡蛋旋转起来很难停下来。所以选 A。
课堂小结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九年级物理课案
班 第 小组 姓名
课题:第 12 章复习 课型:复习 执笔:刘玲玲
复习反馈
1、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5、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的方向改变了。B.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立即停下来 D.速度变小,慢慢停下来。
7..下列图中,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
二、填空
1、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瓶子来说,地板是________物体,瓶子是_____物体,若对地
板来说,瓶子是________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水平桌面放一本书,书的重力为 G,书对桌面的压力为 F,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
________N,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力中________
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大小为___________。
5.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_倾倒,原来运动着的汽车突然刹
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倾倒;沿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向右转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
_______倾倒,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_________。
6..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两个力一定相互
_____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汽车匀速向西行,车厢顶棚 P 处掉下一物,则该物体落在车厢内 P 处___________
(填 “正前方”、“正下方”或“正后方”)。
课堂评价 课堂参与 课堂反馈
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