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第2---3节练习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第2---3节练习含答案

ID:681157

大小:2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8.2 海水“晒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哪一项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 ) 3.“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 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 ) A.结晶 B.蒸发 C.溶解 D.过滤 4.下列各组物质:(1)氯化钠和硝酸钾(2)碳酸钙和氯化钙 (3)氯化钾和二 氧化锰 (4)硫酸钡和氯化银。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一一分 离的是( ) A.只有(1) B.只有(3) C.(2)和(3) D. (3)和(4) 5.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二、填空与简答题: 6.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 A B C D 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欲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 (已知高锰酸钾、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填序号)。 ①溶解、蒸发、结晶 ②溶解、过滤 ③过滤、蒸发、结晶 8.t℃时,分别向盛有 10 g 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现象。 t℃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9.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 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① ,操作② ; (2)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 。 10.我市正在实施一项宏伟的工程——兴建“海上潍纺”,旨在充分开发我市濒临 的渤海资源 ,造福潍纺人民。小明同学住在渤海边上,他对建设“海上潍纺”的 宏伟规划很感兴趣。 下面是小明同学学习报告的一部分,请你填写其中的空白: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 、 可 制得精盐。 (2)金属镁被人们誉为“国防金属”,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镁 元 素 的 核 电 荷 数 是 12 , 则 它 的 原 子 核 内 有 质 子 , 核 外 有 个电子。 (3)小明模拟化工厂的生产流程,以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原料制 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 MgCl2。 试剂 a 海 水 ( 主 要 含 有 NaCl、MgCl2 等) 溶液 Mg(OH)2 沉淀 MgCl2 溶液 无水 MgCl2 试剂 b X ①试剂 a 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填化学式),加入该试 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加入试剂后,要将 Mg(OH)2 沉淀分离出来,应该应用的方法是 ,如果 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③流程中的 X 是“一定条件下,结晶”,在这里应该采用 结晶的方 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 11.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称量 ②过滤 ③计算 ④蒸发结 晶 ⑤溶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 化钠溶液。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是 l g/cm3)。需用到的 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 实验室有 10 mL、50 mL、100 mL 三种不同规 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mL 的量筒。 (3)乙同学用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氯化钠溶液,配制前应 进行提纯,那么,提纯食盐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12.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 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 量≥80%,NaCl含量≤20%”。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 查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 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 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 质量为2.87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 滤 操作 所 需 要的 仪 器 除烧 杯 、 铁架 台 (带 铁 圈)、 玻 璃棒 外 , 还 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是否符 合其包装上标 注 的标准? 。 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 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化学变化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13.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 NaCl 的 CaCl2 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 NaCl, 以得到纯净的 CaCl2 溶液。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 内(有的空格可以不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 量 的 溶液。 2. 3. 四、计算题: 14.钠元素在人体内可起到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兴奋和细胞的通透性等 作用。若缺乏,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 等。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生理盐水中除NaCl外不含与AgNO3溶液反 应的其它物质。 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一批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 250mL,加入 足量的 AgNO3 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到 1.435g 沉淀,试通过计算判断这批生理 盐水是否符合医用标准(NaCl 的质量分数为 0.9%,密度约为 1g/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D 4.C 5.C 二、填空与简答题: 6.玻璃棒;滤纸;滤斗;烧杯 7. ② 8.A 9.(1)①过滤;②蒸发(或结晶) (2)密封防潮(或隔绝氧气和水等) 10(1)过滤;蒸发 (2)12;12 (3)①Ca(OH)2;Ca(OH)2+MgCl2=Mg(OH)2↓+CaCl2 ②过滤;漏斗 ③蒸发 三、实验与探究题: 11. (1)③①⑤(2)85;玻璃棒;100 (3)⑤②④ 12.实验过程:(1)漏斗 (2)23.4%;不符合 应用:D 1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 过 量 的 Na2CO3 溶 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CaCl2==CaCO3↓+2NaCl 2.过滤、洗涤沉淀 3.加入适量盐酸 沉淀溶解,有气泡生 成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四、计算题: 14.解:设 250mL 该盐水氯化钠的质量为 x AgNO3 + NaCl = NaNO3 + AgCl↓ 58.5 143.5 X g 1.435g 58.5 : 143.5 = X g: 1.435g X = 0.585g 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585.0 250  ×100% = 0.234% 该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0.234%<0.9%,不符合医用标准。 8.3 海水“制碱” 一、选择题 1.许多科学家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 B. 侯德榜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2.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 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Ca(OH)2 C、NaHCO3 D、NaCl 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BaCl2 与 Na2SO4 B. HCl 与 NaHCO3 C. KNO3 与 NaOH D. NaOH 与 HCl 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铁和硝酸铜溶液 B. 氧化钙和水 C. 氢氧化铝和稀盐酸 D. 稀盐酸和硫酸钡 6.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煤气中毒----CO 引起 B. Al(OH)3----治疗胃酸过多 C. H2 作燃料----可燃性 D. 纯碱----属于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由我国科学家侯德邦改进索尔维 法而摸索出的新的制取纯碱的方法。 故选 B。 2.C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 A 错误; B、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 B 错误; C、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 C 正确; D、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C。 3.D 解析: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利用该方法可检验碳酸盐。 故选 D。 4.D 解析:A、BaCl2 与 Na2SO4 能反应由白色沉淀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B、HCl 与 NaHCO3 能反应有气体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C、KNO3 与 NaOH 不能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D、HCl 和 NaOH 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5.D 解析:A、因铁比铜活泼,则铁和硝酸铜溶液可发生置换反应,故 A 错误; B、氧化钙是活泼金属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可发生化 合反应,故 B 错误; C、碱与酸能结合生成水,则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故 C 错误; D、酸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则稀盐酸和 硫酸钡不发生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D。 6.D 解析: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煤气中毒主要 有一氧化碳引起,正确; B、氢氧化铝可与酸反应,所以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C、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燃料,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由钠元素和酸根组成;而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 成,所以碳酸钠不是碱,是盐,故错误。 故选 D。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