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18.1: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18.1: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

ID:680400

大小:8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七讲 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 函数的概念 一、知识点 1. 变量与常量 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 函数的定义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如果在 x 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 y 随着 x 的变化而变化,它 们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 y 叫做变量 x 的函数, x 叫做自变量。 3. 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 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如果 y 是 x 的函数,那么对于 x 在定义域内取定的一个值 a ,变量 y 的对应值叫做当 x a 时的函数值. 符号“  y f x ”表示 y 是 x 的函数, f 表示 y 随 x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二、例题讲解 例 1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之间有如下的关系:G mg ,其中,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 9.8g  牛/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G 是不是它的质量 m 的函数? 解:物体所受的重力G 随它的质量 m 的变化而变化,由G mg 可知,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确定 的依赖关系,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G 是它的质量 m 的函数. 例 2 汽车的速度为 50 千米/时,写出汽车匀速运动时行驶的路程 y (千米)关于时间 x (时)的函数解 析式及定义域. 分析: 本题依据公式“路程=时间X速度”列出数量关系,因为时间为非负数,所以定义域为 0x  . 解:函数解析式为 50y x ,定义域为 0x  . 例 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y x  ; (2) 1 1y x   ; (3) 2 1y x  . 解:(1)对于整式 2 3x  ,无论 x 取什么实数,它都有意义,所以函数 2 3y x  的定义域是一切 实数; (2)对于分式 1 1x  ,当 1x  时,它没有意义.所以函数 1 1y x   的定义域是 1x  ; (3)对于二次根式 2 1x  ,当 1 2x   时,它有意义,所以函数 2 1y x  的定义 域是 1 2x   . 说明:求函数的定义域应该根据解析式的特征进行思考. 例 4 已知   3 2 1 xf x x    ,求 1 2f     的值. 分析:函数与函数值是不同的概念.函数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而函数值指的是当自变量取 2 某一数值时,函数的一个对应值.求 1 2f     的值,就是当 1 2x   时,求 3 2 1 xy x    的值, 只需要把 1 2x   代入后计算即可. 解: 131 3 22 .2 412 12 f                    例 5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20cm,请写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 x cm 和腰长  y cm 之间的解析式. 分析 根据周长的定义,得 2 20x y  ,整理得 202 20 , 2 xy x y    , 即 1 102y x   .函数解析式就是一个等式,求函数解析式时,有时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等式或 公式,比如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等. 答案: 1 102y x   说明:1. 变量 2x  是不是变量 x 的函数? 解: 对于代数式 2x  ,给定 x 的一个值,可以求出这个代数式的一个值.所以 2x  与 x 有着确定的依 赖关系,可以把变量 2x  看做 y .由函数的概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如 果在 x 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 y 随着 x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 么变量 y 叫做变量 x 的 2. 对于“ ”中的“ f ”怎样理解? 答:记号“  f x ”表示“ y 是 x 的函数”,这个记号比较抽象,“ f ”并不是表示一个变量,  f x 也 不是表示“ f ”与“ x ”的积,而是指明在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为 x ,用 f 表示变量 y 随着 x 的变化而变 化的规律;在同时研究几个函数时,应选用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函数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变化规律,如    g x h x、 等,以免引起混乱. 三、 巩固练习 1. 说出下列变化过程中,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变量之间是函数关系吗? (1)正方形的周长C 与它的边长 a ; (2)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本金 x 元与利息 y 元;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x 与底角的度数 y ; (4)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与面积; (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3 (6)关系式 y x 中的 y 与 x . 答案:(1)变量是周长 C 与边长 a ,是函数关系;(2)变量是本金 x 元与利息 y 元,是函数关系; (3)变量是顶角的度数 x 与底角的度数 y ,是函数关系;(4)变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是函数关系; (5)变量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不是函数关系;(6)变量是 y 与 x ,不是函数关系. 2. 写出下列个函数的定义域; (1) 2y x  ; (2) 1y x  ; 答案: 一切实数 答案: 1x   (3) 2 3 4y x x   ; (4) 1 1y x   ; 答案:一切实数 答案: 1x  (5) 1y x x   ; (6) 2 xy x   答案: 0x  答案: 0x  且x 2 3. 在 ABCV 中,它的底边长是 a ,底边上的高是 h ,则三角形面积 1 2S ah ,当 a 为定长时,在此式子 中( A ). A. S、h 是变量, a 是常量 B. , ,S h a 是变量, 1 2 是常量 C. ,a h 是变量, 1 ,2 S 是常量 D. S 是变量, 1 , ,2 a h 是常量 4.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1 13 x  的是( D ). A. 1 3 1 xy x   B. 3 1 1 xy x   C. 1 3 1 xy x   D. 1 1 1 3 1 y x x     5. 如果   9f x x x   ,那么  3f  ___ 3 ____. 6. 已知   2 3 4 xf x x   ,则  0f  ___ 3 4 ____,  2f  ____ 5 2 8 14  _____. 7. 若 1 2 yx y   ,则 y 用 x 的代数式表示为 y  ___ 2 1 1 x x   ___. 4 8. 设某种电报收费标准是每个字 0.1 元,写出电报费 y (元)与字数 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 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答案:  0.1 0y x x x  且 是整数 提高题 1. 若函数 2 2 2 1 x xy x    ,则与函数值 0y  对应的 x 的值是( D ). A. 1x   或 2x  B. 1x  或 2x   C. 1x   且 2x  D. 2x  2. 把一块边长为 20 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四角各截去边长为 x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折成一个无盖盒子,则盒 子的容积V(立方厘米)关于自变量 x(厘米)的函数解析式为__  220 2V x x  __,定义域为_ 0 10x  _. 3. 洗衣机在洗衣的过程中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等过程.下图能反映洗衣机工作时的水量 y (升)与时 间 x (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C ) A. B. c. D. . 正比例函数 一、知识点 1.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比值是一个非零常数,那么称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用数学符号语言记为 y kx  或  0y kx k  . 解析式形如  0y kx k 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 k 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 y kx 的 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基本性质 函数名称 解 析 式 图 像 性质 正比例函数  0y kx k  1.图像为过原点和点 1,k 的一条直线. 2. 当 0k  时,直线过第一、三象限. 1. 当 0k  时, y 的值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2. 当 0k  时, y 的值随着 x 5 3. 当 0k  时,直线过第二、四象限. 的增大而减小. 二、例题 例 1 若函数   31 my m x  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_________,函数的图像经过_________象限. 分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知, 3 1m   ,所以 4m  .把 4m 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3y x ,再由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它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解: 4m  ,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例 2 若 y 与 2 1x  成正比例,且函数图像经过点  3,1A  ,求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 分析 由 y 与 2 1x  成正比例,可以设   2 1 0y k x k   .再把点 A 的坐标 3,1 代入函数解析式,即 可求出 k 的值,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解 : Q y 与 2 1x  成 正 比 例 ,  设   2 1 0y k x k   . 把 点 A  3,1 代 入 , 得 1 5k   ,  1 2 15y x    例 3 已知点 1 1,x y 和 2 2,x y 在正比例函数  2y k x  的图像上,当 1 2x x 时, 1 2y y ,那么 k 的取 值范围是多少? 分析 由条件当 1 2x x 时, 1 2y y ,联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知函数值 y 随着 x 的值增大而减 小,即比例系数小于零. 解 :由题意,函数值 y 的值随着 x 的值增大而减小, 0, 2k k   例 4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 6,写出它的面积 y 关于另一条直角边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 图像. 解: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1 62 x y  .  3 0y x x   说明:由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正数,在画函数图像时要特别注意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因为定义域为 6 0x  ,此时函数图像为一条射线,并且要除去端点. 1. 如何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 0k  时, y 随着 x 的值增大而逐渐增大,当 0k  时, y 随着 x 的值 增大而逐渐减小? 答:从解析式来看,当 0k  时,若 1 2x x ,由不等式的性质有 1 2kx kx ,即 1 2y y ;当 0k  时,若 1 2x x 由不等式的性质有 1 2kx kx ,即 1 2y y ; 也可以结合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去理解:当 0k  时,从左往右看,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从小到大逐渐变化, 点的位置随着从低到高逐渐变化,说明此时函数值 y 相应地从小到大逐渐变化.当 0k  时类似. 2. 学习函数的性质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学会利用函数的图像直观的研究函数的性 质. 三、 巩固练习 1. 填空: (1)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1,-2),那么它的解析式是_ 2y x  __;函数的图像经过第__二、 四__象限. (2)正比例函数 2y x  的图像上一点横坐标为 2,纵坐标是__-4___, 函数值随 x 的值增大而__减小___. (3)由图写直线 PO 的解析式:___ 3 4y x ___. (4)某函数具有下列两条性质:① 它的图像是经过 原点(0,0)的一条直线;② y 的值随 x 的值增大而增大. 请你举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____ 2y x _(答案不唯一)___. 2. 选择: (1)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的是( B ) A. 3y x  B. 3 2y x  C. 2 1 3 xy  D. 2y x (2)下列各点中,在直线 2y x 上的点有( A ). A. 2 , 12      B.  2, 2 C.  5, 10 D.  2,1 (3)函数 y kx 的图像经过点(1,4),那么  2y k x  的图像经过第( B )象限. 7 A. 一、三 B. 二、四 C. 一、二 D. 三、四 3. 已知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当 2x  时, 1 2y  (1)求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 3x  时, y 的值; (3)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该函数的图像. 答案:(1) 1 4y x ;(2) 3 4y  ;(3)略 4. 正比例函数 21 12y k x k       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求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 1 2y x  5. 已知 3y  与 x 成正比例函数,且它的图像经过点(2,7) (1)求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 4x  时, y 的值; (3)求当 3y   时, x 的值. 答案:(1) 2 3y x  ; (2)11; (3)-3 6. 如果 2 8my mx  是正比例函数,而且对于它的每一组非零的对应值  ,x y ,有 0xy  .求 m 的值. 答案:-3 7. 小明早上骑自行车离开家去学校,下图反映了小明离开家的距离 y (米)与时间 x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像回答: (1) 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是___3000__米; (2) 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___200___米/分; (3) 写出小明汽车途中,离开家的距离 y (米) 与时间 x (分)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___  200 0 15y x x   ___. 提高题 1. 正比例函数 y kx 的图像上有一点 A,过点 A 向 x 轴作垂线,垂足为点 B,点 B 的坐标为(2,0).若 8 三角形 OAB 的面积为 6,试求 k 的值. 答案:3 或-3 2.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 x 减小 2 时,对应的函数值增加 4.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 2y x  3. 已知点    1 22, , 1,A y B y 是正比例函数 y kx 的图像上的两个点.若 1 2y y ,试判断 k 的取值范围. 答案: 0k  家庭作业 一、 填空题: 1. 若   2 1 my m x 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___1___. 2. 已知函数   3 3 g x x   ,则  2g  ___3___. 3.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 , 4M x  和点  3,N y 关于 x 轴对称,则 x y  _7__. 4. 如果正比例函数 3 xy  的图像过点 6,k ,那么 k  ___2___. 5. 已知矩形的周长为 12,若矩形一边长为 x ,面积为 y ,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是 __  2 6 0 6y x x x     ___. 6. 若 等 腰 三 角 形 顶 角 的 度 数 为 y , 底 角 的 度 数 为 x , 则 y 与 x 的 函 数 关 系 式 及 定 义 域 是 __  180 2 0 90y x x     ___. 7. 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20cm ,腰长与底边长分别是 ycm 和 xcm ,那么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 10 2 xy   __,定义域为__0 10x  __. 8. 若  2 5y a x b    是正比例函数,且其图像恰为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则 a b  __2__. 9. 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20cm ,上底长 ycm ,底角为 30 ,腰长 xcm ,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 2 310 2y x  __. 10. 若 y 与 x 成正比例,且当 4x  时, 3y   则当 32x  时, y  __ 6 2 ___. 二、 选择题 11. 若  2 ,P x y 是 1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而点 1P 在第三象限内,则( A ) 9 A. 0, 0x y  B. 0, 0x y  C. 0, 0x y  D. 0, 0x y  12. 若点  1 1 1,P x y 与  2 2 2,P x y 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 D ) A. 1 2 1 2x x y y   ; B. 1 2 1 2x x y y   ; C. 1 2 1 2 y y x x  ; D. 1 2 2 1x y x y . 1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  4,3A  ,那么点 A 到 x 轴的距离是( A ) A. 3 ; B. -3 ; C. 4 ; D. -4. 14. 点  1 1,A x y 与  1 1,B y y 之间的距离是( A ) A. 1 1x y ; B. 1 12 x y ; C. 2 2 1 1x y ; D. 2 2 1 12 x y ; 15. 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D ) A.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边与底边上的高; B.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高; C. 长方形的一边长确定,它的周长与另一边长; D. 商品的价格确定时,销售额与销售量; E. 点到横坐标的距离确定时,它的纵坐标与横坐标; F. 商品的价格确定时,利润与成本. 三、 简答题 16.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3 22 6 12y x x x    ; (2) 2 7y x  ; 答案:一切实数 答案: 7 2x  (3) 12 6 xy x   ; (3) 2 14 3 xy x   . 答案: 12 6x x  且 答案: 14 3x  17. 已知   22 5f x x   ,求    5 +13f f a f a    、 、 . 答案: 5 5 3 9f       ;   22 5f a a   ; 22 4 3a a   18. 已知正比例函数 2 3y x  . (1) 当 x 取何值时, 3y   ; (2) 当 x 取何值时, 3y   ; (3) 当 x 取何值时, 3y   ; 10 (4) 画出图像,并结合图像说明理由. 答案:(1)    9 9 9; 2 ; 3 (4)2 2 2x x x   略 四、 综合题 已知函数  0y kx k  的图像与函数 3 4y x 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依照要求画图,并完成以下各 (1) 在函数 3 4y x 的图像上取一点 A(横坐标为 4),点 A 的坐标是__ 4,3 __;设点 A 关于 y 轴对称的 点为 A’,那么 A’的坐标是__ 4,3 __; (2) 过原点和点 A’画直线 OA’,它与直线 3 4y x 关于 y 轴对称吗?___对称____; (3) 如果在函数 3 4y x 的图像上选取另一点 B,点 B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 B’在直线 OA’上吗? ________在_______; (4) 已知函数  0y kx k  的图像与函数 3 4y x 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那么 k 的值是多少? _____ 3 4y x  ____.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