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PPT

ID:679395

大小:1.16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21-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7 章 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 ( 1 )小莹今年 a 岁,小亮今年 b 岁,再过 c 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 2 )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 a=b ),那么再过 c 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 c 年前呢?为什么? 答:小莹 (a+c) 岁 ; 小亮 (b+c) 岁 . (3) 从( 2 )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相同 也就是说: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整式 , 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如果 a=b, 那么 a+c=b+c , a-c=b-c.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 ( 4 )一袋巧克力糖的售价是 a 元,一盒果冻的售价是 b 元,买 c 袋巧克力糖和买 c 盒果冻各要花多少钱? ( 5 )如果一袋巧克力糖与一袋果冻的售价相同(即 a=b ),那么买 c 袋巧克力糖和买 c 盒果冻的价钱相同吗? 相同. 答:巧克力糖 ac 元 , 果冻 bc 元 . ( 6 )从( 5 )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如果 a=b, 那么 ac=bc 类似地,如果 a=b ,那么 也就是说: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 同一个数 (除数不能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 · · · · · · ( 7 )已知线段 a,b,c, 其中 a=b,c < a. ①如果线段 a,b 分别加上(或减去 ) 线段 c ,所得到的线段还相等吗? ②如果将线段 a,b 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得到的线段还相等吗? 相等 相等 a b c 例 1 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整式,使等式成立,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 ( 1 )如果 2x-5=3, 那么 2x=3+ ____ ; (2) 如果 -x=1 ,那么 x= ____ . 解:( 1) 5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 ,两边都加上 5 ; (2) -1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两边都除以(或乘) -1. 1. 怎样从等式 a 2 =b 2 得到等式 a 2 c=b 2 c ? 解:因为 a 2 =b 2 , 所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在等式两边都乘 c ,得 a 2 ·c=b 2 ·c , 所以 a 2 c=b 2 c . 2. 怎样从等式 3x=2x+7 得到等式 x=7? 解:因为 3x=2x+7 , 所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在等式两边都减去 2x ,得 3x-2x=2x+7-2x , 所以 x=7. 1 回答下列问题: ( 1 )由等式 x+5=y+5 能不能得到等式 x=y ? ( 2 )由等式 -2x=-2y 能不能得到等式 x=y ? 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等式仍然成立: (1 )如果 x+3=10 ,那么 x=10-( ) . (2) 如果 2x-7=15 ,那么 2x=15+( ) . (3) 如果 4a=-12, 那么 a=( ) . (4) 如果 , 那么 2y=( ) . 能 能 7 3 -3 -1 小 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 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 同一个数 (除数不能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整式 , 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第 7 章 一元一次方程 7.2 一元一次方程 7.2 一元一次方程 探究方程的概念 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归纳: 1、像这种用等号“ = ” 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 等式 。 2、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 方程 。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 x ”并说明原因。 (1)-2+5=3 ( ) (2) 3 x -1=7 ( ) (3) m =0 ( ) (4) x ﹥ 3 ( ) ( 5) x + y =8 ( ) ( 6) 2 x 2 -5 x +1=0 ( ) (7) 2 a + b ( ) ( 8 ) x =4 ( ) 练习1: √ x √ x √ √ x √ 一元一次方程 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两边都是 整式 只含有 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 的 次数 是 一 次 方程 2 、方程 ( a +6) x 2 +3 x -8=7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则 a = _____ 。 -6 2 1 、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 a =_____, 3 a -3=_____ 。 3 方程的解 2 x - 4=0 x = 2 x =3 x =9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未知数的值 叫做 方程的解 4 0+1 0 x = 7 0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 根 。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 思考 : 1 、把 x =1 代入方程左边 , 结果等于多少?把 x =1 代入方程右边,结果等于多少?它们相等吗? 2 、把 x =2 代入方程左边 , 结果等于多少?把 x =2 代入方程右边 , 结果等于多少 ? 它们相等吗? x =1 和 x =2 中哪个是方程 2 x -2= x +1 的解 ?       x 1 2 3 2 x -2 0 2 4 x +1 2 3 4 3 、把 x =3 代入方程左边 , 结果等于多少?把 x =3 代入方程右边 , 结果等于多少 ? 它们相等吗? 4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我们知道哪个数是方程的解? 5 、讨论 :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 例1:一元一次方程2 x =4的解为( ) A、2 B、4 C、3 D、1 练习3: 一元一次方程2 x -6=0的解为( ) A、2 B、4 C、3 D、1 A C 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 1 . 将数值代入方程 左边 进行计算, 2 . 将数值代入方程 右边 进行计算, 3 . 比较左右两边的值,若 左边=右边 ,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 练一练 : 请你判断下列给定的 t 的值中 , 哪个是方程 2 t + 1 = 7 - t 的解?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我们得到 t = 2 是方程 2 t + 1 = 7 - t 的解。 ( 1 ) t = -2 ( 2 ) t = 2 (3) t =1 小结: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 一元一次方程 。 2 、使方程的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方程的解 。 3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 第 7 章 一元一次方程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 方程 x-2=5 是一元一次方程吗?怎样求它的解?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根据减法的意义,得 x=5+2 是 回顾 ( 1 )你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x -2=5 吗?与同学交流。 方程 x -2 =5 的两边都加上 2 ,得 x =5+2 ( 2 )你会解方程 2 x = x +3 吗? 方程 2 x = x +3 的两边都减去 x ,得 2 x - x =3 ( 3 )从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即 x =7 即 x =3 2 +2 - x x 将方程中的一项由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它的符号发生了改变。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 改变符号 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移项。 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怎样改正? ( 1 )由方程 z +3=1 ,移项得 z =1+3 ( 2 )由方程 3 x =4 x -9 ,移项得 3 x -4 x =-9 (3) 由方程 3 x +4=-5 x +6, 移项得 3 x +5 x =6-4 (4) 由方程 5-2 x = x -9, 移项得 -2 x - x =9-5 不正确 正确 不正确 正确 例 1 解方程: 5 x +1=4 x -2 合并同类项,得 x =-3 移项一定要变号 解: 移项,得: 5 x -4 x =-2 -1 练习1解方程: (1) x -3=-12 (2) 5-2 x =9 -3 x (3) 16 x +6=-7+15 x (4) 3 y -2=2 y -10 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求出的解是否正确 例2 解方程:6 x +24=0 系数化为1,得 x =-4 这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练习2 解方程: ( 1 ) -3 y =-15 ( 2 ) 5-2 x =9 ( 3 ) 1.5 x +4.5=0 解:移项,得6 x =-24 例3 解方程:3( x +6)=9-5(1-2 x ) 解:去括号,得 3 x +18=9-5+10 x 移项,得 3 x -10 x =9-5 -18 合并同类项,得 -7 x =-14 系数化为1,得 x =2 思考:和我们上面做的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去括号,得 2x+60-3x=48 移项,得 2x-3x=48-60 合并同类项,得 -x=-12 系数化为 1 ,得 x=12 例 4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2x+3(20-x)=48 想办法去掉分母,就和上面方程的解法一样了! 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所有的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通过上面的例题,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吗?与同学交流。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 ( 1 )去分母; ( 2 )去括号; ( 3 )移项; ( 4 )合并同类项; ( 5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第 7 章 一元一次方程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 ) 巍巍宝塔高七层, 点点红灯倍加增。 灯共三百八十一, 请问顶层几盏灯? 怎样解答上图中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根据题意,请思考下列问题: ( 1 )题目中的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 2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 3 )如果设宝塔顶层有 x 盏灯,那么第 6 层有几盏灯?第 5 层有几盏灯?第 4 层有几盏灯? …… 第 1 层有几盏灯? (4) 根据相等关系,即“七层宝塔红灯总数为 381” ,可以列出怎样的一个方程? 交流与发现 如果设宝塔顶层有 x 盏灯,那么向下每层依次有 2 x ,4 x ,8 x ,16 x ,32 x ,64 x 盏灯 ,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x +2 x +4 x +8 x +16 x +32 x +64 x =381 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例 1 :时代中学在“迎春杯”科普知识竞赛中,规定答题时先按抢答器,答对一次得 20 分,答错,答不出或提前按抢答器均扣掉 10 分,七年级一班代表队按响抢答器 12 次,最后得分是 120 分,这个代表队答对的次数是多少? 1.已知量 是:  答对一次得20分  答错,答不出或提前 按抢答器均扣掉10分 按抢答器12次 最后得分是120分 2.未知量是: 答错,答不出次数  答对题得分  答错,答不出题扣分 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 = 答对次数 = × = × 10 答错,答不出次数  答错,答不出次数 设这个代表队共答对 x 次。 根据题意, 得 20 x -10(12- x )=120 解这个方程,得 x =8 所以,这个代表队答对 8 次。 如果设扣分次数为 x ,你能列出一个怎样的方程?与同学交流。 解 ? 这个方程是由题目中的那一句话列出的 由“ 最后得分是120分 ”是怎样过渡到方程的? 最后得分=120 得分+扣分=120 答对题数×20-没答对题数× 10=120 等量关系 最后得分是 120 分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六步法: ( 1 )、审(题审,分析等量关系) ( 2 )、_______ ( 3 )、列(列一元一次方程) ( 4 )、__________ ( 5 )、验(检验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6 )、______________ 设(设未知数) 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答(作答,有问有答) 1 、 5 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去公园,教师按全票价每人 7 元,学生只收半价 . 如果门票总价计 210 元,那么学生有多少人? 练习 2、小亮用20元钱买了5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找回2元,已知每千克香蕉的售价是每千克苹果售价的2倍。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 ) 13 14 15 7 14 21 温故而知新 日历中数字间的关系 : 横差( ) 竖差( ) 1 7 x-7 x+7 X 创设情境 2018 年 3 月 若某天和它上、下相 邻日期的和是 42 ,那么 这天是几号呢? 根据题意,口答下列问题 ( 1 )设中间一个数为 x ,则其他两个数为 , _____ ; ( 2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 ; ( 3 )根据相等关系 , 列出方程 。 ( x -7)+ x +( x +7)=42 三天的数字之和是 42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例 2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化肥 40 吨。如果甲仓库运进化肥 3 吨,乙仓库运出化肥 5 吨,两仓库所存化肥的质量恰好相等,那么原先两仓库各存化肥多少吨? 解: 设原来甲仓库库存化肥 x 吨,根据题意,得 x +3=(40- x )-5 解这个方程,得 x =16 40-16=24 所以,甲乙两仓库原来分别库存化肥 16 吨和 24 吨。 还有其他解法吗?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化肥 =40 吨 如果设甲仓库变化后库存化肥 x 吨 等量关系是: 列出方程 ( x -3)+( x +5)=40 另一种解法: 学习了例2的以上两种解法,你有什么感想? 选取的等量关系不同 设立的未知数也不同 所列方程不同 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是: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 0 分,一个队比赛 13 场,负了 4 场,总共得了 19 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分析: 1 、假设这个队胜了 x 场,则平了 场; 2 、胜场积 分,负场积 0 分,平场积 分; 3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 13-4- x ) 3 x ( 13-4- x ) 胜场积分 平场积分 总得分 巩固练习 解:设这个队胜了 x 场,则平了( 13-4- x )场,根据题意,得 3 x +(13-4- x )=19 去括号,得 3 x +13-4- x =19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 =5 平的场数为: 13-4-5=4 (场) 答:这个队在比赛中胜了 5 场,平了 4 场。 6 人围成一圈,每人心中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相邻的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的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图)。问亮出 11 的人原来心中想的数是几? 4 10 8 9 11 7 挑战自我 解: 设亮出 11 的人心中想的数为 x ,那么亮出 9 的人心中想的数为 14- x ,亮出 8 的人心中想的数为 20- x ,根据题意,得 ( 20- x ) + ( 14- x ) =2×4 解得 x =13 答:亮出 11 的人心中想的数为 13. 参加义务劳动,甲地有 27 人,乙地有 19 人,现在又派 20 人去支援两地,使甲地人数是乙地人数的 2 倍,应去甲地多少人?应去乙地多少人? 拓展提高 分析: 如果去甲地 x 人,那么应去乙地 人,现在甲地有 人,乙地有 人。 等量关系: 现甲地人数 = 乙地人数 ×2 解: 设应去甲地 x 人,那么应去乙地( 20- x )人。根据题意,得 27+ x =2 ( 19+20- x ) 解得: x =17 20- x =3 答:应去甲地 17 人,那么应去乙地 3 人。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 ) 热身赛 填一填 A,B 两地相距 50 千米 , 如果小王每小时走 5 千米 , 则需 ______ 小时走完 . 如果小李 6 小时走完 , 则他每小时走 ____ 千米 . 10 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关系? = 路程 时间 速度 × 路程 时间 速度 = ÷ 速度 路程 时间 = ÷ 行程问题 我知道了 例 3 、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速度为 9 千米 / 时; 40 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速度为 45 千米 / 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目的地。目的地距学校多少千米? 路程 / 千米 速度 / (千米 / 时) 时间 / 时 骑自行车 乘汽车 骑自行车所用时间 - 乘汽车所用时间 =________________ 若设目的地距学校 x 千米,填表 x x 9 45 你能解答本题吗?你还有其他方法解? 新知学习 解 设目的地距学校多少 x 千米,那么骑自行车 所用时间为 时 ,乘汽车所用时间为 时 。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x =7.5 所以,目的地距学校 7.5 千米。 如果设汽车从学校到目的地要行驶 x 时,根据等量关系: 骑自行车 40 分行程 骑自行车 x 时行程 乘汽车 x 时行程 解 :设汽车从学校到目的地要行驶 x 时,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千米) 所以,目的地距学校 7.5 千米。 汽车行程 = 自行车行程。 你会列方程求解吗? 分析: 方法 2 1 、 A 、 B 两站间的路程为 448 千米,一列慢车从 A 站出发,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一列快车从 B 站出发,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问两车同时、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长时间快车追上慢车? 画图分析 相遇 A B 快车行驶路程 慢车行驶路程 相距路程 分析:此题属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为:快车路程 — 慢车路程=相距路程 解:出发 x 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则依题意可得: 80 x - 60 x = 448 解得: x =22.4 答:出发 22.4 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巩固练习 2 、甲、乙两地相距 1 500 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其中吉普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是另一辆客车的 1.5 倍. ( 2 )若吉普车先开 40 分钟,那么客车开出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 1 )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甲 乙 分析:( 1 )若两车同时出发,则等量关系为吉普车的路程 + 客车的路程= 1 500 相遇 解 : ( 1 )设两车 x 小时后相遇,依题意可得 60 x + ( 60÷1.5 ) x =1 500 解得: x =15 答: 15 小时后两车相遇。 甲 乙 相遇 解:( 2 )设客车开出 x 小时后两车相遇,依题意可得 60×2/3+60 x + ( 60÷1.5 ) x =1 500 解得: x =14.6 答: 14.6 小时后两车相遇。 分析: (2) 若吉普车先出发 40 分钟 ( 即 2/3 小时 ) ,则等量关系为 :吉普车 先行路程 + 吉普车后行路程 + 客车路程= 1 500 行程问题 -—— 相遇问题 关系式: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AB 两地间的距离 3 、甲、乙两名同学练习百米赛跑,甲每秒跑 7 米,乙每秒跑 6.5 米,如果甲让乙先跑 1 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起点 A B 追上 C 6.5 米 6.5 x 米 7 x 米 分析:等量关系 乙先跑的路程 + 乙后跑的路程=甲跑的路程 解:设甲经过 x 秒后追上乙,则依题意可得 6.5× ( x +1 )= 7 x 解得: x =13 答:甲经过 13 秒后追上乙。 行程问题 -—— 追及问题 关系式 : 快者路程 — 慢者路程 = 二者距离(或慢者先走路程) 4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 2 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 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 3 千米 / 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顺水航行速度 = 水流速度 + 静水航行速度. 逆水航行速度 = 静水航行速度- 水流速度 .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 x 千米 / 小时 ,则船顺水的速 度为 ( x +3) 千米 / 小时 ,而逆水的速度为 ( x -3) 千米 / 小时 。 则依题意可得: 2 ( x +3 ) =2.5 ( x -3 ) 解得: x =27 答: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27 千米 / 小时。 5 、 甲骑自行车从 A 地到 B 地,乙骑自行车从 B 地到 A 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 8 时同时出发,到上午 10 时,两人还相距 36 千米,到中午 12 时,两人又相距 36 千米。求 A 、 B 两地间的路程。 解法 1 :设两地相距 x 千米,则二人的速度和可表示为 千米 / 小时,或 千米 / 小时,可列方程得 解得: x =108 答: A 、 B 两地的路程相距 108 千米。 2 x -36 4 x +36 2 x -36 4 x +36 = 36 A B 10 时 10 时 36 A B 12 时 12 时 解法 2 :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 x 千米 / 小时,则 A 、 B 两地间路程为 (2 x +36) 千米,而 10 时到 12 时,两人的路程和 为 2×36 = 72 千米,故可得 2 x =72 解得: x =36 所以, 2 x +36=108 答: A 、 B 两地相距 108 千米。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 ) 例 4 、用两台水泵从同一池塘中向外抽水,单开甲泵 5 时可抽完这一池水;单开乙泵 2.5 时便能抽完。 ( 1 )如果两台水泵同时抽水,多长时间能把水抽完? ( 2 )如果甲泵先抽 2 时,剩下的再由乙泵来抽,那么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抽完?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一件工作需要 a 时 完成,那么它的工作效率为 ; m 时的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m = ; 全部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a = 。 1 新知学习 解 设两泵同时抽水 x 时能把这池水抽完,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所以,两泵同时抽水1时40分可把这池水抽完。 ( 2 )设乙泵再开 x 时才能抽完,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x =1. 5 所以,甲泵抽 2 时,乙泵再抽 1.5 时才能抽完这池水。 “ 抽完一池水”没有具体的工作量,通常把这种工作量看做整体“ 1” 1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 50 天才能完成, 乙独做需要 45 天完成。问在乙单独做 7 天以 后,甲、乙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 巩固练习 分析: 甲独做需 50 天完成,工作效率 ; 乙独做需 45 天完成,工作效率 . 相等关系: 全部工作量 = 乙独做工作量 + 甲、乙合作的工作量。 解: 设甲、乙合作 x 天可以完成,依题意,得: 解得: x = 20 答:甲、乙合作 20 天可以完成。 2 、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7.5 小时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5 小时完成。如果让七、八年级学生一起工作 1 小时,再由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还需多少时间完成? 解:设还需 x 小时可以完成,依题意,得: 解得: x = 答:还需要 小时可以完成。 3 、抗洪抢险中修补一段大堤,甲队单独施工 12 天 完成,乙队单独施工 8 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先 工作两天,剩下的由两队合作完成,还需几天 才能完成? 解:设还需要 x 天才能完成,依题意,得: 解得: x = 4 答:还需要 4 天才能完成。 4 、某管道由甲、乙两工程队单独施工分别需要 30 天、 20 天。 ( 1 )如果两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需要多少 天铺好? ( 2 )又知甲队单独施工每天需付 200 元的施工 费,乙队单独施工每天需付 280 元施工费, 那么是由甲队单独施工,还是乙队单独施 工,还是两队同时施工,请你按照少花钱 多办事的原则,设计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 :( 1 )设需要 x 天铺好,依题意,得: 解得: x = 12 所以需要 12 天铺好。 ( 2 )若单独由甲队施工,则需 30 天完成,花费 200×30=6000 (元); 若单独由乙队施工,则需 20 天完成,花费 280×20=5600 (元); 若由甲、乙队共同施工,则需 12 天完成, 花费 200×12+280 × 12=5760 (元)。 所以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应选择由甲、乙两队合作共同完成。 5 、期中考查,信息技术课老师限时 40 分钟要求每位七年级学生打完一篇文章 . 已知独立打完同样大小文章,小宝需要 50 分钟,小贝只需要 30 分钟.为了完成任务,小宝打了 30 分钟后,请求小贝帮助合作,他能在要求的时间打完吗 ? 解:设小宝打完 30 分钟后,请小贝合作 x 分钟后,打完全文,则依题意可得: 50 1 ×30+( + ) x =1 50 1 30 1 解得: x =7.5 故小宝总共用了: 30+7.5=37.5 分钟 28,这表明此时容器内的水已淹没了金属圆柱,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2)如果容器内的水升高后淹没放入的金属圆柱, 根据题意,得 π · 32 · x = π · 32×15+ π ·22×18 解这个方程,得 x =23 23-15=8 所以,容器内的水升高8厘米。 变形前的体积(周长 )= 变形后的体积(周长 ) 等积变形问题的等量关系 1. 将一个底面直径为 10 厘米,高为 36 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是 20 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锻压 等量关系:变形前的体积 = 变形后的体积 巩固练习 解:设锻压后圆柱的高为 x 厘米,填写下表: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高 体 积 5 厘米 10 厘米 36 厘米 x 厘米 等量关系: 锻压前的体积 = 锻压后的体积 × 5 2 ×36 × 10 2 • x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得: x =9 9 × 5 2 ×36 × 10 2 • x = 因此,高变成了 厘米 列方程时,关键是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已知一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为 0.5 m, 高为 1.5 m, 里面盛有 1 m 深的水,将底面半径为 0.3 m ,高为 0.5 m 的圆柱形铁块沉入水中,问容器内水面将升高多少 ? 1.5 m 0.5 m 0.5 m 0.3 m 1 m 分析: 根据以上演示我们知道了它们的等量关系: 水位上升部分的体积=小圆柱形铁块的体积 圆柱形体积公式是_______, 水升高后的体积 小铁块的体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设水面将升高 x 米, 根据题意得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 2 h 0.5 2  x 0.3 2 ×0.5  0.5 2  x = 0.3 2 ×0.5  x =0.18 容器内水面将升高 0.18m 。 小结: 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分析题中数量及其关系,用字母(例如 x ),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 2、用代数式表示有关的量.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一种饮水机上的圆柱形水桶的内径为 25 厘米,内壁高为 35 厘米,有一个内径为 6 厘米,内壁高为 10 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如果一同饮用水全部用这个玻璃杯去盛,可以盛满多少杯? 小练习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