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课件 考前10天专题六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29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历史课件 考前10天专题六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29张

ID:678478

大小:479.05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 展——工业革命至十 月革命前夕 知识概览 自我检测 目录 阶段 特征 总体上 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夕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 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政治上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 类的民主化进程 经济上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 代”与“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想文化上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特点 高频 考点 述略 高频考点1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如2020年全国Ⅱ 卷第34题考查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全国Ⅰ卷第34题考查了巴黎公社;2019年全国Ⅱ 卷第34题考查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2018年全国Ⅰ卷第33题考查了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2017年全国Ⅲ卷第33题考查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2016年全国Ⅲ卷第35题考查了法国的政 治制度 高频考点2 工业革命。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34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2018年全国 Ⅰ卷第34题通过工业革命考查史学理论;2017年全国Ⅰ卷第33题考查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 距加大,全国Ⅱ卷第42题通过钟表的演变考查工业革命和近现代科学技术 高频考点3 近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浪漫、现代主义美术、音乐、影视作品)等。如2019年全 国Ⅲ卷第33题考查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2018年全国Ⅱ卷第34 题、2016年全国Ⅱ卷第35题、2016年全国Ⅲ卷第34题考查了19世纪的文学艺术;2015年全 国Ⅰ卷第41题考查了近现代科学技术 高频 考点 聚焦 资产阶级代议制 从纵横对比角度命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和扩展:各国代议制呈现不同 的特征,也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制度差异由各国国情 决定,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资产阶级力量强弱、民主思想的传播和确立方式、 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复习备考时应注意综合不同国家的国情进行分析 工业革命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是一次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 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等方面联系密切。高考命题从多角度考查对工 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思想科技文化等内 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并结合政治、 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与发展 从多元史观角度命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命题可以从整体史观角度考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积极影响;从革命史观 角度考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掠夺;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 地认识其影响。复习备考时需结合相关史实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9世纪的世界文 学艺术 从社会发展角度认识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工业文明的成就在文学艺术领域以各种方式体现。复习 备考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于1791年颁布宪法,其中在选举制 度上规定:按照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享有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和 不享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一规定(  )。 A.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B.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限制了公民的参政权 D.否定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C 答案 解析 解析▶ 1791年宪法按财产多少来划分公民是否享有选举权,保障了资产阶级 的利益,限制了公民的参政权,故选C项;1791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的规定违背 了权利平等的原则,不符合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 定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但限制公民参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刺激 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选举制度的规定,不涉及是否否定君 主的专制统治问题,排除D项。 2.法国大革命前的画家与小说家,或着墨于父子关系的紧张,或从“父亲不在”写起,不啻对 “父亲的权力”打了一个大问号。而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 来的。材料表明(  )。 A.法国文人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文艺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C.文艺作品是大革命的思想根源 D.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 B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就是在这种文艺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说明 文艺对法国大革命有积极影响,故选B项;题中所述现象并不能代表所有法国文人,排 除A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根源是启蒙思想,排除C项;革命时代的“立法诸公”受到 文学的影响,不能说明文艺家已成为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D项。 3.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迈克尔•霍华德敏锐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不是社会制度以 外的独立部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材料评价的是(  )。 A.1871~1918年的德意志 B.1852~1870年的法国 C.1861~1922年的俄罗斯 D.1945~1972年的日本 A 答案 解析 解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完成民族统一,统一以后的德意志,保 存了普鲁士的专制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体现了军事制度对整个社会制度的 影响,故选A项;1852~1870年的法国正处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军事制度有 所强化但没有影响整个社会制度,排除B项;C项中的起止时间包含苏俄时期, 且苏俄时期主张和平,排除C项;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造,排除D项。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宣布开幕和闭幕。议员按照普 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 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 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皇帝掌握一切大权 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 D.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C 答案 解析 解析▶ 由材料“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 届任期五年”可知公民享有民主政治的权利,而据材料“25岁以下的 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可 知,对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进行条件限制,由此可见,当时的德意志帝 国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故选C项;对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等 选举权的限制不是种族歧视的表现,排除A项;皇帝掌握一切大权的表 现为皇帝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不能体现这些信 息,排除B项;仅由贫民救济金的内容不能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D项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 5.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 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 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 A.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A 答案 解析 解析▶ 1872年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在序言中提及“随 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表明马克思主义随 时代发展而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德国是否是国际 工人运动的中心,故B项错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不会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 义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仍是世界的主要潮流,故D项错误。 6.巴黎公社的报纸几乎每天都要刊登人民群众关于各种问题的来信,有些报纸还开辟了读者 专栏。公社委员也经常到工人倶乐部等群众团体中去汇报工作,解释公社的各项政策。这表 明,巴黎公社(  )。 A.旨在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政府 C.意在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D.对有关民生问题格外关注 C 答案 解析 解析▶ 巴黎公社了解人民的问题并向人民汇报和解释,说明 巴黎公社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故选C项;巴黎公社失败的一 个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排除A项;此时巴黎的 资产阶级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巴黎公社关注“各种问 题的来信”,并不仅仅关注民生问题,排除D项。 7.18世纪,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 志广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 B.商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自由主义强化竞争意识 D.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B 答案 解析 解析▶ 由材料中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促进商品的销售,结合材料 时间“18世纪”可知,主要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 度提高,商品产量也迅速提高,故选B项;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是原因之一, 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正是由于竞争越发激烈,自由主义才持续发展,排 除C项;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是商品促销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 8.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 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 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这表明(  )。 A.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 B.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 C.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 D.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 D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个世界,使 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代,故选D项;材料中马克垚从整个人类社会演进来看,将工业时代比 喻为最后5分钟,并不是指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排除A项;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后, 传播到欧美其他地区,因而工业革命并不仅仅发生在英国,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欧洲工业 文明影响整个世界,体现了欧洲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排除C项。 9.下图是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均工业增长率对比情况示意图。这一状况反映 出(  )。 A.英国丧失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美、德两国的对外竞争力提高 C.法国政局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D.美、德传统工业发展已超英法 B 答案 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德两国的年均工业增长率较高,说明这两国的工业增长迅速, 这反映出在世界市场上这两国的对外竞争力有所提高,故选B项;从图中只能看出英国的年 均工业增长率与其他三国的对比情况,无法看出其海外市场的情况,且1860~1900年英国并 未丧失广阔的海外市场,排除A项;从图中只能看出法国的年均工业增长率相对美、德较低, 无法看出影响其工业增长的原因,因此这一状况无法反映法国政局是否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排除C项;从图中无法看出各国的工业结构,故无法得出美、德传统工业发展已超英、法的 结论,排除D项。 10.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个,11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 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现象(   )。 A.推动了法国城市化水平提高 B.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C.说明法国工业革命未完成 D.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B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而雇佣一 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得出法国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 经营分散,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故选B项;工业革命推动了法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但与 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排除C项;法国小企业大量存在, 企业经营分散,阻碍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排除D项。 11.引力波也被称为“时空的涟漪”,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 播并传输能量。成功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科学理论还(  )。 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 B.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 C.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 C 答案 解析 解析▶ “引力波”“时空弯曲”都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故C项正确。A、 B两项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故排除;D项与量子论有关,故排除。 12.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 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 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C 答案 解析 解析▶ 据“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可判断出这些作品符合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是面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30 年代政治黑暗及贫富差距拉大等诸多不平等现象,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 大为失望,开始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故选C项;A项是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排除;B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排除;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 背景,排除。 谢 谢 观 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