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ID:677552

大小:4.42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1 分子和原子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布置作业 6 学习目标 1. 认识 物质的微粒性。 2. 能 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 会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返回 新课导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新课讲解 (一) 【 实验 3-1】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新课讲解 想一想 1. 糖 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 2. 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 3. 同学们 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 ? 实验: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 小结 】 物质是由微小的 粒子 —— 分子 或原子构成的。 新课讲解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 苯分子 的图像 通过移走 硅原子 构成的文字 新课讲解 (二)分子的性质 1. 分子的 质量 和 体积 都 很小 一滴水的质量很小,但一滴水里大约有 1.67 × 10 21 个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如果 10 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三万多年才能数完 。 新课讲解 2. 分子 在不断地 运动 【探究实验 】 ①向盛有约 20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A 中加入 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 象 结 论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新课讲解 ②从烧杯 A 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 象 结 论 溶液为无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新课讲解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 B ,加入约 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小水槽罩住 A 、 B 两个小烧杯 ( 如图 ) 。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烧 杯 A 烧 杯 B 现象 解释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新课讲解 3. 分子 之间有 间隔 【探究实验 】 分别取 50 mL 水与 50 mL 的酒精,把它们相互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 100 mL 。 现 象 结 论 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新课讲解 归 纳 分子的性质 ( 1 )分子的 质量 和 体积 都 很小 。 ( 2 )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 3 )分子之间有 间隔 。一般来说, 气体 > 液体 > 固体 。 新课讲解 思 考 1.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 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 1/3 处。 4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 。 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的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 重心平衡,便于加热,防止加热时把铁夹的棉垫烧坏。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集气瓶里的水变成紫红色。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过氧化氢分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过氧化氢 氧气 水 + 催化剂 + 氢原子 氧原子 新课讲解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 分子 观察上面的分解示意图,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新课讲解 【 结论 】 1 . 每个 过氧化氢分子 是由 2 个氢原子 和 2个氧原子 构成的,每个 水分子 是由 2个氢原子 和 1个氧原子 构成的,每个 氧气分子 是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2. 对比它们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具有不稳定性 , 氧气能支持燃烧,水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可见当分子不同时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所以说 分子 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新课讲解 【 特别提醒 】 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性质 ,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 “ 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新课讲解 2.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新课讲解 归 纳 1. 原子的性质 ( 1 ) 原子的 质量 和 体积 都 很小 ; ( 2 ) 原子总是在 不断地运动 着; ( 3 ) 原子间有 间隔 ; ( 4 )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 ; ( 5 ) 原子在 化学变化 中 不能再分 ; 新课讲解 归 纳 2.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 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中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 分成原子 ,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B. 间隔的远近 C.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 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以再分 D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返回 课堂小结 返回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的概念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概念 化学变化的实质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 1.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冰 融 化为水 —— 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 分子比原子大 D. 酒精温度计测较高温度时——温度升高,分子 间隔增大 D 当堂小练 C 2.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 A. 隔夜的米饭变馊 B. 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C. 氢气燃烧生成水 D.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当堂小练 B 3. 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 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当堂小练 D 当堂小练 4. 下图中“ ● ”和“ ○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 NH 3 )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D 当堂小练 5 . 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再分 B. 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返回 D 第三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2 原子的结构 课时 1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布置作业 6 学习目标 1.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 能运用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返回 新课导入 1911 年,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返回 一、原子的构成 新课讲解 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那它还能不能再分呢?原子是实心球吗? 新课讲解 1. 原子结构研究发展史 实心球模型 枣糕模型 行星模型 电子云模型 玻尔模型 新课讲解 2.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 子 核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正电荷 中子: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电荷 原子核大小比较 【 观察思考 】 观察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1. 原子 不是 一个 实心球体 ; 2.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的; 3. 原子核带 正电荷 ,电子带 负电荷 ; 4. 原子核由 质子 和 中子 构成; ………… 质子 中子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3 .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 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 -27 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 -27 kg 电子 1 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 1/1836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新课讲解 观察上面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 1 )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 电量相等 , 电性相反 。 ( 2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 质量约相等 。 (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新课讲解 思 考 从下列表格中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 1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2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3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 .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 .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C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分析 :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新课讲解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原子的实际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氢 1.67ⅹ10 -27 kg 氧 2.657×10 -26 kg 碳 1.993×10 -26 kg 铁 9.288×10 -26 kg 新课讲解 由图中数据,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 思 考 ( 1 )不同原子的质量不同; ( 2 )原子的质量很小; ( 3 )如此小的数据书写、使用均不方便。 新课讲解 2. 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质量 ×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 ( 1 )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 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 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 )。 ( 2 )计算公式 【 注意 】 1.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 是一个比值。 2. 单位:为 1 (一般不写) 。 新课讲解 3. 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0 碳 12 6 6 氧 16 8 8 钠 23 11 12 磷 31 15 16 硫 32 16 16 铁 56 26 30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下列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g” C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返回 课堂小结 返回 相关关系式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的构成 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相关关系式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在原子中 , 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D .不同种类的原子 , 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2. 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A . 质子 电子 B . 质子 C . 质子 中子 电子 D . 质子 中子 D 当堂小练 D A 3. 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26 ,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4 ,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 A.26 B.56 C.82 D.86 D 当堂小练 C 4. 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 A.8 个质子, 8 个中子, 16 个电子 B.8 个质子, 8 个电子 C.8 个质子, 8 个中子, 8 个电子 D.8 个原子核, 8 个中子, 8 个电子 C 5. 已知 1 个 C-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 ,则实际质量为 bkg 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B 当堂小练 返回 第三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2 原子的结构 课时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布置作业 6 学习目标 1.了解构建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 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4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返回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返回 新课讲解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原子 原子核 新课讲解 普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一电子围绕氢的原子核在核外的“巨大”空间里高速运动。 在具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电子云示意图 新课讲解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 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 新课讲解 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1 层,最多的有 7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 不超过 8 个 ( 只有第 1 层的不超过 2 个 ) 。电子排布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归 纳 原子构成的规律 ( 1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 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 2 )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 3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相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 原子结构与元素分类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新课讲解 原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 结构是 否稳定 推测原 子性质 得失电子 稀有气体 原子 8 个( He 为 2 个) 稳定 比较稳定 既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金属原子 一般少于 4 个 不稳定 不稳定 易失电子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多于 4 个 不稳定 不稳定 易失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下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 6 个电子 B. 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C.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1. 定义: 带电荷 的原子叫做离子。 2. 离子的形成: 阴 离子 (-) 阳 离子 (+) 得 电子 失 电子 原子 新课讲解 二、离子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4.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 右上角 先标出所带的 电荷数 再注明 正负 。 钠离子 符号 Na + 3. 离子分类 阳离子 —— 带正电荷 阴离子 —— 带负电荷 Ca 2 + Cl - 钙离子 符号 氯离子 符号 新课讲解 5. 离子符号的意义 新课讲解 X n ± 离子带正或负电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当 n= 1时略去不写 元素符号 原子 离子 概念 电性 结构 联系 不带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带电 大多数原子是不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 原子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阴离子 新课讲解 6.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1 )属于原子的是 。 ( 2 )属于阳离子的是 。 ( 3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ACD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返回 E BE 课堂小结 返回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跟原子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离子 D 当堂小练 D 1.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 则此元素( ) A. 一 定是非金属元素 B. 一 定是金属元素 C. 一 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 以 上说法都不正确 2. 下列关于 Mg 、 Mg 2+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电荷数相同 B. 质量几乎相等 C.Mg 2+ 比 Mg 稳定 D. 电子层数相同 D D 当堂小练 3.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该元素 原子 核内有 _____ 个质子 , 核外共有 _____ 个电子层 , 最外电子层上有 _____ 个电子 , 它容易 _____ (填“得”或“失”)电子 , 形成 _____ (填“阴”或“阳”)离子。     16 3 6 得 阴 当堂小练 返回 4. 在“宏观 ﹣ 微观 ﹣ 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观察下列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x 的值为    ,与 B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 2 )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 3 )属于离子的是     。 ( 4 ) D 表示     离子(填离子符号)的结构示意图,它属于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阴离子 Na + D 7 D C E 第三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3 元素 课时 1 元素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布置作业 6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素的概念。 2. 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返回 新课导入 是指元素。 加碘盐中的“碘 ” 、牙膏 中的“氟”表示什么呢?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那么其定义是怎样的呢? 返回 观察下列分子的组成,总结它们的共同特点。 HgO 汞原子 氧原子 H 2 O 氢原子 氧原子 CO 2 碳原子 氧原子 O 2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一、元素 新课讲解 物质 相同原子 相同原子的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HgO O 2 H 2 O CO 2 8 O O O O 8 8 8 化学上将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为 8 的所有氧原子称为 氧元素 。 新课讲解 上述分子中都含有 氧原子 ,这些 氧原子 属于同类元素吗? 元素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 宏观的集合概念 新课讲解 1. 概念 新课讲解 元素用于描述 宏观物质的组成 。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 只讲种类 , 不讲个数 。 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2. 特点 新课讲解 3.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 1 )在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为: 氧>硅>铝>铁 。 ( 2 )在生物细胞(包括人体)中,元素含量顺序为: 氧>碳>氢 。 ( 3 )在海水中,元素含量顺序为: 氧>氢>氯>钠 。 ( 4 )在空气中,元素含量顺序为: 氮>氧 。 新课讲解 归 纳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 1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2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单质 D. 原子 A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解析: 商品中的“锌、钙、碘”存在于无机盐中,有利于人体吸收,则“锌、钙、碘”是指元素。 新课讲解 二、元素的分类 目前已发现 一百余 种元素 金属元素 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 非 金属元素 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 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 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 元素: 氦、氖、氩、氪、氙 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返回 返回 元 素 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含量 地壳中:氧、硅、铝、铁等 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等 课堂小结 1.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元素符号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 B. Fe C. Al D. O D 当堂小练 A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 — 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氣元素组成的 D 当堂小练 A 4.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元素的核电荷数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当堂小练 返回 第三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3 元素 课时 2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布置作业 6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返回 新课导入 返回 最好使用统一的符号!!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 符号 来表示各种元素。 这就是 元素符号! 一、元素符号 新课讲解 【投影展示】 元素符号的来历 氢 氧 氮 磷 硫 铜 铅 碳 铁 锌 银 铂 铝 钠 钾 新课讲解 1. 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拉丁文 。 2. 书写原则: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 二 个字母要 小写 氢  碳  氮  氧  氟 铁   铜   铝   镁   汞 新课讲解 3. 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宏观) (微观) 例:“O”表示氧元素 例:“O”表示一个氧原子 意义 新课讲解 总 结 书写元素符号时一定要书写规范,大小写要分清,特别是用两个字母表示的,注意“一大二小”,同时还应注意元素名称中的偏旁部首,如“碳”不能写成“炭”,“锰”不能写成“猛”,“汞”不能写成“贡”等。 下列 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 号完全正确的是( ) A. 氯 cl B . 氖 Na C . 镁 Mg D . 铜 Ca C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新课讲解 二、元素周期表 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新课讲解 1869 年 2 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中除收入了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外,还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 27 个空位,并大胆地预言 了 11 种未知的新元素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同时根据它们的性质取了名字,如类铝、类硼、类硅等,后来都得到了验证。 门捷列夫 新课讲解 1. 周期: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 个周期 2. 族: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行,一共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一共有 7 个周期、 16 个族 3.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新课讲解 元素名称 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表格信息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33 As 74.92 砷 新课讲解 归 纳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2 .同一周期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3 .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4 .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 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 图所 示。 下列关于硒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是 非金属元素 B . 核内质子数为 34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g D . 元素符号为 Se C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返回 返回 元 素 符号 书写 “ 一大二小 ” 意义 宏观意义 : 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 :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周期表简介 课堂小结 1.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 A . MN (锰) B . Cu (铜) C . Na (钠) D . Al ( 铝 ) 2. 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 A .炭 B .绿 C . 贡 D .钙 3 .下列各组元素的符号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 A. 铁、锌、钠 B. 钙、铝、铜 C. 铝、银、镁 D. 碳、钙、氯 D 当堂小练 A D D 4. 按下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 第二周期的 Li 、 Be 和 B 均为金属元素 C.Mg 2 + 、 H +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2 和 0 D.Na + 和 Al 3 +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当堂小练 D 返回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