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试题

ID:677432

大小:56.9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试题 专题一 语音与汉字一、重点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妖娆.( ) 风骚.( ) 嘶.哑( ) 娉.婷( ) 鲜妍.( ) 亵渎..( )( ) 冠冕.( ) 禅.师( ) 晨曦.( ) 荒谬.( ) 憧憬.( ) 对称.( ) 宽宥.( ) 襟.怀( ) 游弋.( ) 轻觑.( ) 驰骋.( ) 惊骇.( ) 阴晦.( ) 萧.索( ) 嗤.笑( ) 鄙夷..( )( ) 恣睢..( )( ) 惘.然( ) 愕.然( ) 轩.( ) 嬉.闹( ) 驱.除( ) 雍.( ) 掺.杂( ) 胆怯.( ) 给予..( )( ) 觅.食( ) 阔绰.( ) 拟.定( ) 栈.桥( ) 拮据..( )( ) 牡蛎.( ) 别墅.( ) 撬.开( ) 煞.白( ) 诧.异( ) 褴褛..( )( ) 贸.然( ) 涵.养( ) 恪.守( ) 自持.( ) 汲.取( ) 箴.言( ) 尴.尬( ) 遁.词( ) 省.亲( ) 搽.( ) 玄.虚( ) 渺.茫( ) 脊.梁( ) 诓.骗( ) 窥.望( ) 趱.行( ) 怄.气( ) 聒.噪( ) 嗔.怒( ) 恁.地( ) 干系.( ) 勾.当( ) 撇.下( ) 怨怅.( ) 作揖.( ) 商酌.( ) 相.公( ) 兀.自( ) 带挈.( ) 名讳.( ) 桑梓.( ) 啐.( ) 攥.紧( ) 敁敠..( )( ) 砒.霜( ) 心无旁骛.( ) 强聒.不舍( ) 抽丝剥茧.( ) 化为灰烬.( ) 相得益彰.( ) 形销.骨立( ) 自惭形秽.( ) 浑身解.数( ) 辨伪去妄.( ) 扣人心弦.( ) 面面厮觑.( ) 不省.人事( ) 顿开茅塞.( ) 大发雷霆.(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óu( )咙 解 pōu( ) 地 jiào( ) dī( )防 jū( )躬 háng( )事 tān( )塌 窗 líng( ) jiāng( )域 憎 wù( ) 潮 xī( ) kuàng( )野 què( )巢 李代桃 jiāng( ) pō( )刀 二、重点字形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 鲜妍 嘶哑 汹涌 红装素裹 B.旁鹜 亵渎 瓦砾 腋窝 断章取义 C.间歇 鞠躬 法琅 储藏 相得益彰 D.宽佑 轻觑 坍塌 广袤 富丽堂皇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 萧索 鄙夷 嗤笑 浑身懈数 B.潮讯 惘然 愕然 恣睢 歇斯底里 C.嬉闹 撩逗 驱除 阔绰 辩伪去妄 D.涵养 恪守 贸然 汲取 疲惫不堪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彬彬有礼 大发雷庭 随心所欲 一意孤行 B.自吹自擂 娇揉造作 附庸风雅 扭扭捏捏 C.絮絮叨叨 随机应变 怀古伤今 自欺欺人 D.前扑后继 唯唯连声 蜿蜒起伏 半晌工夫 4.下列各项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丰功伟绩 自言自语 如鱼得水 一是无成 改为 (2)轻而易举 不言而喻 腐草为萤 行止有效 改为 (3)不打折抠 屡见不鲜 首当其冲 自暴自弃 改为 (4)众叛亲离 才疏学浅 孜孜不倦 走头无路 改为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1)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 已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功自破了。( ) (3)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戈,那是你的大福 气。( ) (4)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侯虽只背 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 参考答案 一、1.ráo sāo sī pīng yán xiè dú miǎn chán xī miù jǐng chèn yòu jīn yì qù chěng hài huì xiāo chī bǐ yí zì suī wǎng è xuān xī qū yōng chān qiè jǐ yǔ mì chuò nǐ zhàn jié jū lì shù qiào shà chà lán lǚ mào hán kè chí jí zhēn gān dùn xǐng chá xuán miǎo jǐ kuāng kuī zǎn òu ɡuō chēn nèn xì gòu piē chànɡ yī zhuó xiàng wù qiè huì zǐ cuì zuàn diān duo pī wù guō jiǎn jìn zhāng xiāo huì xiè wàng xián qù xǐng sè tíng 2.喉 剖 窖 提 鞠 行 坍 棂 疆 恶 汐 旷 鹊 僵 朴 二、1.A 【解析】B 项中,“旁鹜”的“鹜”应为“骛”;C 项中,“法琅”的“法”应为“珐”; D 项中,“宽佑”的“佑”应为“宥”。 2. D 【解析】A 项中,“浑身懈数”的“懈”应为“解”;B 项中,“潮讯”的“讯”应为“汛”; C 项中,“辩伪去妄”的“辩”应为“辨”。 3.C 【解析】A 项中,“大发雷庭”的“庭”应为“霆”;B 项中,“娇揉造作”的“娇”应为 “矫”;D 项中,“前扑后继”的“扑”应为“仆”。 4.(1)是 事 (2)止 之 (3)抠 扣 (4)头 投 5.(1)“已”应为“以” (2)“功”应为“攻” (3)“戈”应为“弋” (4)“侯”应为“候”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 地对前方感到和恐惧。 (2)父亲 也是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 (3)到暴风雨将歇时, 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4)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 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A.(1)突然 茫然 (2)显然 (3)依然 (4)居然 B.(1)突然 显然 (2)茫然 (3)依然 (4)居然 C.(1)突然 依然 (2)显然 (3)茫然 (4)居然 D.(1)突然 居然 (2)显然 (3)依然 (4)茫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2)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中,“公开”一词表明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开明,能够把国家 的大小事务公之于众。 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中,“总”字刻画出一副妄自尊大的形象。 C.“只希望着国联”中,“只”字刻画出一副仰人鼻息的形象。 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中,“一味”一词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 形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 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都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前仆后继....,不轻言放弃。 D.早晨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山上、田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B.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地利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C.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 D.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C.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就冲着你三顾茅庐....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参考答案 1.A 2.(1)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2) 道理极容易明白。 (3)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A 【解析】A 项中,“公开”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 事。 4.C 【解析】C 项中,“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 斗,不怕牺牲。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5.B 【解析】B 项中,前后矛盾,应将“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形容花 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 6.A 【解析】A 项中,“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里用来形容“观光 购物的人”不符合语境。 专题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中国近代的维新 派代表人物,学者,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本文体裁为 ,选自 。 2. 鲁 迅 , 原 名 , 字 , 人 , 我 国 伟 大 的 无 产 阶 级 、 、 。他著有散文集 ,小说集 ,等等,其 中,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故乡》选自 。《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吗》选自 。 3.《孤独之旅》节选自 。其体裁是 ,作者是当代作家 。 4.《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国著名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 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 最为突出,被誉为“ ”。他的主 要作品有 等。 5.《智取生辰纲》节选自 。它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 ,元末明初人。 6.《范进中举》节选自 。它是我国清代的一部 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 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 ,清代小说家。 7.《三顾茅庐》节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该书描写了东汉 末年及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经济斗争。作者 是 ,元末明初小说家。 8.《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 。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 、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 的社会现实。作者是 ,名霑,字梦阮,号 , 代小说家。 9.《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作者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 诗 的代表诗人之一。 10.《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著有 。 1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 ”之一。 12.《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是 ,字宗子,号 ,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 13.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 说 ,等等。 14.《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 。在《乡愁》中,作者抓住邮票、 、 坟墓和 这四种意象表达了怀乡情思。 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 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 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感受到歌者经 历的坎坷和辛酸以及对土地执着的爱。 B.“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对光 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 而且隐含着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中的“我”,指喻 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3.填空。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节诗选自《艾青诗选》的《 》。 4.《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书中的英雄十分讲“义气”。教材里我们已经学过《智取 生辰纲》,认识了晁盖、吴用、公孙胜等英雄好汉。除此之外,你还欣赏哪位英雄?请说出他 (她)的姓名,并简要写出他(她)的两个故事。 5.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你是否认同 这一说法?请从《水浒传》中概括出两个支持你观点的事件。 6.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A 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 来,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挡;见 A 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A 抢到厅前, 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摆在厅前……A 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 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 选 段 中 A 是 ( 人 名 ) , 其 绰 号 是 “ ”。 选 段 中 A 搜 人 是 为 了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B.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D.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倒拔垂杨柳,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8.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A)见了,假 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 ‘飞云浦’!”(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被(A)叫声“下 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A)右脚早起,扑通地也踢下 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 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 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 刀。 (1)文段中的 A 是 (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 。 (2)《水浒传》中有许多“打杀”的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 关西”“怒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 9.阅读下列《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 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 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 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 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 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 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 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 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 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这一片段写的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作者借助哪些描写手法使宋江的醉态跃然纸上 的? (2)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3)联系《水浒传》的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 参考答案 一、1.梁启超 饮冰室主人 议论文 《饮冰室合集》 2.周树人 豫才 浙江绍兴 革命家 文学家 思想家 《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狂 人日记》 《呐喊》 《且介亭杂文》 3.《草房子》 小说 曹文轩 4.法 莫泊桑 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巨匠 《一生》《羊脂球》 5.《水浒传》 施耐庵 6.《儒林外史》 长篇讽刺 吴敬梓 7.《三国演义》 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 罗贯中 8.《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曹雪芹 雪芹 清 9.艾青 现代 10.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11.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12.《陶庵梦忆》 张岱 陶庵 13.《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14.余光中 船票 海峡 二、1.太阳光明(未来) 2.D 【解析】D 项中,艾青在诗中通过喻体“一只鸟”的形象描写,表现了自己。我们从那 只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可以感受到诗人执着的爱,因此鸟的形象与诗人的形象是合二为一的。 3.鱼化石 4.【示例 1】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 【示例 2】武松。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 5.【示例 1】认同。①宋江接父兄不得,返回梁山途中,在还道村为躲避追捕,藏身于古庙 中,因害怕抖得几乎死去。②宋江被发配江州,遇到张横等人抢劫,宋江吓得反复求饶,和 两个公差抱作一团。 【示例 2】不认同。①时迁等人投奔梁山途中被祝家庄擒获,宋江说 服晁盖后,主动要求带兵攻打祝家庄。②晁盖在曾头市被害,宋江发誓替他报仇,后来带兵 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 6.花荣小李广营救宋江 7.D 【解析】“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不是武松。 8.(1)武松武松帮施恩打跑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蒋门神心有不甘,设计杀害武松 (2) 【示例】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水浒英雄多为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而“打杀”,是正义的行为。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他们以“打杀”来解决问题,太冲动、太鲁莽。 9.(1)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 (2)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3)怒杀阎婆惜 专题四 古诗文默写 一、识记性默写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感极而悲者 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其西南诸峰,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余拏一小舟, ,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6.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7.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9.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寄书长不达, 。(杜甫《月夜忆舍弟》) 11.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2.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3.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 ,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6.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17.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18.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19.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0.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21.树绕村庄, 。(秦观《行香子》) 22. ,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 23.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4.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一文中,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 2.《岳阳楼记》一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 3.《岳阳楼记》一文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 4.《岳阳楼记》一文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渺的句子: 。 5.《岳阳楼记》一文中,表达作者“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 6.《醉翁亭记》一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主旨句: 。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8.《醉翁亭记》一文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 。 9.《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 寂的画面的句子: 。 10.《湖心亭看雪》一文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的句 子: 。 11.《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的 句子: 。 1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两 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13.在《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 的诗句: , 。 14.《行路难(其一)》一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句子: , 。 15.在《行路难(其一)》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名句: , 。 1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巧妙用典发出了世态变迁、 恍如隔世的感慨的句子: , 。 17.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一诗中“ , ”两句恰好地表达了这种 观点。 18.在《水调歌头》中,“ ? ”两句与李白“青 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9.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 “ , 。” 20.苏轼的《水调歌头》描写了赏月之间,时光悄悄流逝的情景的诗句: , , 。 21.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借月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 。 22.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 , ”与他的《春 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2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描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寂寥的气 氛的句子: , 。 2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诗人怀念家乡的句子: ? 。 2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 , 。 26.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诗人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 来,以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 , 。 27.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 , 。 2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来赞 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29.秦观的《行香子》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春花五颜六色的句子: , , 。 30.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现了词人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 痛苦的句子: , ! 三、情境性默写 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2.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在于 我们的选择。“ , ”(用《岳阳楼记》原句回 答)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用《醉翁亭记》原句回 答)是欧阳修对自己人生趣味的选择。 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 记》中的两句: ,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岳阳楼记》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 。 5.古代文人常常借“月”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如苏轼的“,”(用《水 调歌头》原句回答);杜甫的“ , ”(用《月 夜忆舍弟》原句回答)。 6.当你的同桌考试失利时,你可以用“ , ”(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句回答)两句来鼓励他。 参考答案 一、1.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林壑尤美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5.拥毳衣炉火 6.玉盘珍羞直万钱 7.怀旧空吟闻笛赋 8.何事长向别时圆 9.戍鼓断人行 10.况乃未休兵 11.三年谪宦此栖迟 12.怜君何事 到天涯 13.欲为圣明除弊事 14.好收吾骨瘴江边 15.晨起动征铎 16.槲叶落山路 17.蒹葭杨柳似汀洲 18.鸟下绿芜秦苑夕 19.晓镜但愁云鬓改 20.青鸟殷勤为探看 21.水满陂塘 22.飏青旗 23.为赋新词强说愁 24.而今识尽愁滋味 二、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0.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4.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1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6.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明月几时 有把酒问青天 19.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20.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2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2.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2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24.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25.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26.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27.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28.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9.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30.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专题五 文言文知识 一、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增其旧制.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朝晖.夕阴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前人之述备.矣 7.淫雨霏霏.. 8.浊浪排空.. 9.樯倾.楫摧. 10.薄.暮冥冥 11.满目萧然.. 12.春和景.明 13.长烟一.空 14.宠辱偕.忘 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6.吾谁与归. 17.林壑.尤美 18.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0.饮少辄.醉 21.醉翁之意.不在酒 22.云归而岩穴暝. 23.佳木秀.而繁阴 24.山间之四时..也 25.杂然而前陈.者 26.宴酣.之乐 27.觥筹..交错 28.颓然..乎其间者 29.树林阴翳. 3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1.醒能述.以文者 32.太守谓.谁 33.湖中人鸟声俱绝. 34.余拏.一小舟 35.拥毳.衣炉火 36.独.往湖心亭看雪 37.雾凇沆砀.. 3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0.客.此 41.及.下船 42.上下一.白 43.惟.长堤一痕 4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二、重点虚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醒能述以.文者 2.之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乎 ①颓然乎.其间者 ②在乎.山水之间也 4.其 ①其.西南诸峰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也 ①环滁皆山也.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6.而 ①溪深而.鱼肥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百废具兴(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四、古今异义 1.微.斯人 古义: 今义: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 今义: 3.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今义: 4.增其旧制. 古义: 今义: 5.越.明年 古义: 今义: 6.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 今义: 7.野芳发..而幽香 (1)芳 古义: 今义: (2)发 古义: 今义: 8.余.住西湖 古义: 今义: 五、一词多义 1.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者矣 3.或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4.通 政通.人和 北通.巫峡 5.和 政通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6.乐 山水之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穷 而乐亦无穷.也 欲穷.其林 8.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9.秀 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0.是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 11.一 上下一.白 长堤一.痕 12.更 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白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8.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参考答案 一、1.贬官 2.规模 3.胜景,美景 4.日光 5.壮丽景象 6.详尽 7.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8.冲向天空 9.倾:倒下。摧:折断 10.迫近 11.凄凉冷落的样子 12.日光 13.全 14.一起 15.探求 16.归依 17.山谷 18.茂盛的样子 19.居高面下 20.就 21.意趣,情趣 22.昏暗 23.茂盛 24.四季 25.陈列,摆开 26.尽兴地喝酒 27.酒杯和酒筹 28.倒下的样子 29.遮盖 30.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1.记述 32.为,是 33.消失 34.撑(船) 35.鸟兽的细毛 36.独自 37.白汽弥漫的样子 38.哪能 39.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40.客居 41.等到 42.全 43.只有 44.罢了 二、1.①来 ②因为 ③用 2.①代词,指西南诸峰 ②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①在 ②于 4.①代词,指滁州城 ②代词,指游人 5.①表陈述 ②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6.①连词,表并列 ②连词,表递进 ③表修饰 ④连词,表顺承 ⑤连词,表转折 三、1.“具”同“俱”,全、皆 2.“属”同“嘱”,嘱托 四、1.如果没有 微小 2.景象 观看 3.详尽 准备 4.规模 制度 5.于、到 超出(范围) 6.季节 时间 7.(1)花 芳香 (2)开放 散开 8.我 剩下 五、1.看 景象 2.至,到达尽头 竭尽,终了 3.有时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 4.顺利 通向 5.和乐 和煦 6.乐趣 欢乐 7.极,尽 走到尽头 8.聚拢 返回 9.茂盛 秀丽 10.指示代词,这 判断动词,是 11.全 数词,一 12.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还 13.白色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六、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不放晴。 4.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5.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6.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7.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8.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9.在朝廷里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1.(它)连接着远方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气象变化多端。 12.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泻而 下,是酿泉啊。 13.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 上的,是醉翁亭啊。 14.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15.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6.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7.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18.大雪连续下了三天,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9.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长堤的痕迹,湖心亭的一点 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0.在湖中哪能还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1.不要说相公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22.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条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 往湖心亭去看雪。 23.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从上到下白茫茫一片。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