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物质的转化第 5 课时
—学生实验:《物质的鉴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关系。
2. 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
3. 进一步体验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哪瓶是空气哪瓶是氧气?
生:……
师:可见,鉴别物质可以有不同种的方法。
接下去我们就来鉴别几对物质
器材: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
试管 6 支
任务一:鉴别下表中的各对物质
被检物质 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有关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和稀盐酸
食盐水和稀盐酸
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学生发现第三对实验的现象不明显,都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分析原因。
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都变质了
师: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去鉴别变质了的两瓶溶液
生:用氯化钡,因为氢氧化钠变质产生了碳酸钠,滴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二氢氧化钙变质
产生的碳酸钙量不多,产生的气泡不多。
生:不行,原来加入的物质种就有碳酸钠,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生:重新取两支试管,分别滴加溶液,然后往里面滴加盐酸
讨论:能不能用硝酸银检验稀硫酸和稀硝酸,请写出理由。
生:不能,因为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是白色沉淀,而硝酸银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银是微溶于水,也能见到白色沉淀。
师:眼见为实,我们还是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
师总结:要鉴别两种物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加入的溶液与其中一种物质不能反应,与
另一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且能产生明显的现象,比如有颜色变化、有沉淀或气体产生……
还有就是所加入的溶液与两种物质都能反应,但是两种反应产生的现象要求明显不同。
师:鉴别两种物质是入门级方法,接下去我们要挑战高难度的难题。展示四包白色粉末,标
有 A、B、C、D。它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请通过实验,一一加以区别。
器材: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
试管 6 支
任务二:现有 4 包白色粉末,编号为 A、B、C、D,它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氢氧
化钠,请通过实验,一一加以区别。
(1) 设计实验方案
(2)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A B C D
(4)写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
展示各个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汇报实验结果。要求其他小组对其方案进行评价。
师:鉴别多种物质时,首先可以从物理性质鉴别,包括状态、颜色等方面,然后再从化学性
质方面加以鉴别,加入的物质最好能同时鉴别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最佳。
师:在生活中有些物质经常会变质,或存在杂质,我们要学会除杂质的方法。
当堂训练 1
学生讲解答案并分析
师总结:除杂质的原则:加入的物质不能和主物质发生反应,要能和杂质反应,同时反应的
过程中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或带入的新杂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除去也可。
学生当堂训练
【作业布置】作业本 B 第 5 节 物质的转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