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3.2细胞呼吸的过程3-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3.2细胞呼吸的过程3-苏教版

ID:676138

大小:16.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 5 章 第 3 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本节课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条件、类型和产 物,为接下来学习“细胞呼吸”的知识做好铺垫。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探究实验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理解层次。教材在实验探究性课题中 布置很多讨论,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但是教材上在对本探究实验的 部分要求,使得在探究过程中常会遇到时间不够,酵母菌呼吸作用不强,温度难以控制等多 方面的困难,影响探究实验的进行和结果分析。本人通过对原探究实验的改进,并引入数字 化实验室装备,缩短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章节中学习了相关实验探究的知识,如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酶特 性的探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的方法。另一方面,高中生的思维灵活,探究 意识较强,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安排实验。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了解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掌握对比实验 的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尝 试自行设计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优化实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学习生物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体会科学技术在生产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呼吸的概念; (2)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实验; (3)细胞呼吸的类型。 教学难点: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2)对比性实验设计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六、课前准备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2)编制教学课件 (3)编制学生实验报告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 设 情 境,导入 新课 3 分钟 利用自己的亲子活动“家庭和面做面 包”来导入课题。 关注教师在导入中抛出的 问题。 从 身 边 的 熟 悉 的 问 题导入,激 发 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创 设 问 题,设计 实验,探 究 课 题 一:什么 是细胞呼 吸? 10 分钟 PPT 展示面团发酵的现象,以儿童的 口吻提出问题: 1.为什么我做的面团没变化,爸爸做 的面团“长大了”?什么是酵母菌呢? 为什么加了酵母菌面团里就有好多孔 呢?面团变热了吗? 因为爸爸在做面团的时候加入了酵母 菌。其他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可能 有多种答案,比如孔的位置是被酵母 菌“吃掉”了等等,教师合理分析和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产生气体 (有膨胀特性)。 2.同学们认为产生了什么气体呢? 开放性问题。从糖类的元素组成来看, 可能回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3.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介绍实验 装备,先演示实验过程,督促学生做 好数据记录。 4..根据学生展示评点并总结细胞呼 吸概念。 一、细胞呼吸是个什么样的 过程?放热吗?产物是什 么?底物是什么? 二、学生设计实验探究: 子课题一:这个过程放热 吗? 需要设计对照组,用煮沸过 的酵母菌。观察前后温度变 化。 子课题二:探究气体的变 化? 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 不需要设计对照组,前后数 据对照。 (注意子课题一、二同时进 行) 三、小组分析数据,展示探 究的结论。 1.释放能量 2.产生二氧化碳 3.消耗淀粉 培 养 学 生 课 堂 的 批 判性思维。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验 设 计能力。 学 会 分 析 数据,通过 数 据 对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归 纳 总 结,得出实 验结论。 问题过渡 2 分钟 1.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谁产生的二 氧化碳更多?(如果不同组学生测定 结果不同可以直接引用。) 2.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有别的物质 产生吗?如果有,那么是在有氧条件 关注问题,根据现有知识进 过 渡 到 书 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呢? 行大胆假设。 本的实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设 计 实 验,探究 课题二: 酵母菌不 同的呼吸 方式。 25 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原 理),并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2)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 (3)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注意:酸性重铬酸钾教师滴,且要 强调) 除了物理方法之外,有没有其他方式 进行产物的鉴定呢?学生抽签选择探 究方式。(物理组和化学组) 2.引导物理组和化学组学生进行对 比,分析优缺点,并对学生总结的实 验结论进行点评。 一、合作探究 通过预实验,进一步设计实 验。 阐述用过氧化氢分解供氧 替代气泵的优缺点。 二、实验探究: 1.比较二氧化碳在有氧和 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多少。 物理组:数值大小比较。 化学组:澄清石灰水的浑浊 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溶 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 2.鉴定酒精 用酸性重铬酸钾进行。 三、小组展示探究的结果, 并总结结论 。 教 师 对 实 验 进 行 适 当改良,引 导 学 生 创 新思维。 培 养 学 生 实 验 设 计 的对比、归 纳能力。 课堂小结 2 分钟 教师倾听,并作适当点评。 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总结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小游戏 3 分钟 通过一个“中华面点王”游戏检测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玩游戏,并对游戏结果进行 分析。 加 深 、 巩 固。 八、板书设计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