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3.3.2主动运输6-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3.3.2主动运输6-苏教版

ID:676128

大小:159.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准备 磷脂分子、生物膜模型、圆形纸片、胶水、记号笔、吸铁石等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 的结构与功能》中第 3 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及 功能特性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带领学生从微观层面探究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机 制,体现生命物质性观点,强化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 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为下一章从能量供应和利用角度分析细胞的功 能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本节 知识重新进行了整合,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渗透装置,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第二课时主要讲解扩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 胞的方式。。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渗透、水分跨膜运输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 样性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 比较、分析、解决问题、表达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对事物的探究有热情。 但是物质跨膜运输是微观活动,知识点抽象,难以感知,而且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 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这些又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阻碍。 三、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能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阐明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点与其 控制物质进出功能上的适应关系。 2.科学探究:能运用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对三种跨膜方式进行比较,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3.科学思维:通过五个模型的构建,体验建立模型中的思维过程,领悟建立模型的 方法,巩固有关概念。 4.社会责任:能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树立健康生活的科学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图表数据的解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模型,问题导入】 展示学生自制的细胞膜模型,并提问: (1)细胞内外都有哪些物质? (2)这些物质如何进出细胞? 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 求知欲, 导 入 新 课。 新课学习 (一)自由扩散 〖模型构建 1〗构建磷脂双分子层模型 (1)展示人工合成脂双层图片,指 出有些物质可以直接通过脂双层,引出自 由扩散。 (2)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扩散的过 程,引导学生观察。 〖模型构建 2〗在磷脂双分子层基础 上构建自由扩散的模型。 (二)协助扩散 提问:人工合成的脂双层是细胞膜 吗? 〖模型构建 3〗在脂双层基础上,构 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展示人工脂双层对不同分子的通透 性图片并提出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 白质的脂双层,但是,葡萄糖却是细胞生 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那么葡萄糖如何进 入红细胞? 多媒体动画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引 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模型构建 4〗在自由扩散模型基础 上,构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模型。 构建磷脂双分子 层模型 思考并构建自由 扩散模型 复习细胞膜流动 镶嵌模型相关知 识 思考并构建细胞 膜的流动镶嵌模 型 观察、思考协助 扩散的特点 构建葡萄糖进入 明确自由 扩散的方 向 : 顺 浓 度梯度 培养学生 的建模思 想 明确被动 提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 同?从而引出被动运输。 (三)主动运输 展示人工合成脂双层图片,提问: K+是如何进入细胞的? 展示 4 个小材料,学生自主阅读并 得出结论。 〖模型构建 5〗尝试构建 K+进入红细 胞的模型。 多媒体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方向、 特点及意义。 (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 72 页相关知识,并完 成导学案表 1。 红细胞的模型。 比较自由扩散和 协助扩散,理解 被动运输不需要 耗能。 分析材料,并得 出相应结论,对 主动运输有初步 的认识。 尝试构建 K+进入 红细胞的模型 观察动画并结合 课本归纳总结主 动运输的特点与 意义 带问题自主阅读 课本,了解大分 子物质进出细胞 的方式。 运输的含 义 培养学生 资料获取 能力 落实科学 思维目标 --- 培 养 学生建模 思想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和语言表 达能力 培养学生 自主阅读 能力、信 息获取能 力 课堂小结 自主完成导学案表 2,对小分子、离 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比较。 归纳总结,完成 导学案表 2,对 知识有一个系统 的理解。 总结前面 所讲的内 容 反馈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的题目,对学生进 行检测。 思考并完成习题 巩固所学 知识 课后作业 学 生讨 论 完成 学 案课 后 作业 第 1 题 思考、复习、讨 论完成作业 明确三种 运输方式 的影响因 素并绘制 坐标图, 培养学生 交流讨论 能力、图 表数据解 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