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1.2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3-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1.2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3-苏教版

ID:676124

大小:2.19 M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节 细胞增殖 1.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苏教版《生物 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 1 节的内容。其中 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 础,也是学习《必修 2》“遗传和变异”DNA 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 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复杂问题直观形象化,利于学生掌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说出各细胞时期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态想像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 (4)观察分裂图象,构建染色体的变化模型。 情感目标: (1)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细胞分裂图象的观察、学习以及绘图练习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 实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5.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 DNA 数量的变化。 6.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 知识点。 (3)模型构建法: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构建有丝分裂各时期模型从而理解各期特点 7.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文,并通过模拟动画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 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形态、数目与 DNA 含量的关系,找出有丝 分裂各时期细胞的特点和细胞分裂的规律,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 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的本质。再运用模型构建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 8.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从染色质与染色体化学组成动画引入有丝分 裂 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主动地参与学习 过程。 自主 学习 教师呈现自主学习内容 1 学生阅读课文, 完 成 学 案 中 填 空。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 动建构新知识。 师生 互动 1.教师呈现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关系动 画,用毛根纽纽棒模拟组成染色质的 DNA 复 制及姐妺染色单体的形成 【典例训练】 2.演示分裂间期的画面,并提示学生注意观 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让学生明白染色 体复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 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楚。染 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本身的数量并没有发生 改变,但是 DNA 数量加倍,每条染色单体各 含有一个 DNA。 学生观看动画 及教师的演示, 并就提问展开 讨论,提出自己 的见解。并完成 典例训练 。 通过动画及直观 演示突破染色体与 染色单体 DNA 关系的 理解 3.分步演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在前期,教师 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出现了什么、什 么消失了”,并且要学生知道是从细胞两极 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在纺锤体中央。 在中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纺锤丝的牵 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 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 最好时期。关于赤道板,要让学生明白是由 于它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而得名,实际上 并不存在这个结构。 在后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着丝点一分为 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在纺锤丝牵引下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 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在末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什 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现了? 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观察有 关动画、板图, 思考并学会概 述各个时期的 主要特点。 模拟动画可将微 观、抽象的生命现象 形象生动地呈现在 学生眼前,有助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各时 期的特征,也可使学 生理解有丝分裂的 各个时期是为了研 究方便人为划分的, 它们实际上是一个 动态的连续过程。 展示 交流 分组 探究 4.教师演示各小组制作模型 5.教师呈现分组讨论题 (1)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单体分别在什么时期形成和 出现?又在什么时期消失?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2)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形成和消失分别在什么时期? 有丝分裂中核膜、核仁在什么时期消失和形成? (3)有丝分裂中哪些时期染色体数与 DNA 之比始终为 1:2?哪些时期始终为 1:1? (4)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 DNA 加倍分别发 生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1)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①染色体形态变化: 1.协作建模请 分组完成有丝 分裂各时期的 模型建构图排 序,并将作品展 示给大家。 各小组自主完 成讨论题相互 交流,后由两位 学生分别分析 讨论题与归纳 总结,师生共同 点拔评议,升华 理性认识。 有丝分裂模型构建 与展示,进一步深入 理解各期特点 学生独立讲解分析, 生生互动,有助提升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②纺锤体的变化:形成( )→解体消失( ) ③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 )→重 建( ) ④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散乱分布于 中央→ 排列在赤道板上→ 分裂→移向两极 ⑤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 不 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显微镜 下看不到; 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 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的 。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正误判断】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 DNA 复制后染 色体数目加倍 (2)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量因为间期的复制 而加倍,因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减半 (3)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赤道 板和 染色体 (4)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 核膜、核仁等结构 【典例训练】 学生完成正误 判断与典例训 练 正误判断,易错辨析 典例训练学以致用 最后,教师再一次利用 3D 动画整体演示有丝 分裂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 形成整体认识 8.教学反思 1、多媒体动画演示有丝分裂过程,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能给学生一个更直 观、具体的视角维度,从声、色、形及动态等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 加深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 2.引导学生图解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提升理性认识。生物学常用图解来解 释与阐述生命活动的现象、原理、规律等。图解是模型方法的应用;模型能提供观念与印象, 将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有丝分裂变化过程以图解的方式具体化、形象化,能起到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的实质的掌握。 3.毛根纽纽棒等模拟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主要行为变化,对已构建的有丝分裂知识体系 进行自我评价和重建。要完成这个模拟实验,学生必需动脑动手,以这种外显的方式来对自 身已具备的有丝分裂知识进行再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与思想的教育。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