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该部分的
知识和内容是光合作用过程的提升和应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光合作用”来获得相关的知识
是本节课的关键。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推断有哪些影响因素,然后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曲线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如何根据影响光合作
用的因素来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反馈作用。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并了解光合作用研究史上科学家们的
研究思路,对光合作用已经具备相应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
(2)知道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3)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释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些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推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提高了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本阅读和小组讨论设计可以提高对曲线及相关定义的分析能力和初
步数据处理能力及协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结论来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
题,体会到科学研究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组和小组良好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参与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通过分析理解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
理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难点:
理解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来导入“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
能还重要……”。
展示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Ⅱ光合
作用的基本过程;Ⅱ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2、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定量表示光合作用?
与呼吸速率的表示有什么区别?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三者的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展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那么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
通过师生共同思考和讨论,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有:光照强度、二
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的成分(光质)、水分、矿质元素等。
本节课的内容: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曲线分析
提问,增加农作物产量方式?
5、比较 O2 和 CO2 含量变化
画出叶肉细胞内的气体(O2、CO2)交换图。
6、光照强度变化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有关植物生长应满足的条件:净光合速率>0(有机物积累才能生长)。
7、一昼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曲线分析
问题探究:①将绿萝放在自然环境中,一天中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②将绿萝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置
于室外,一昼夜容器中 CO2 浓度变化曲线图。
8、本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一、光合速率
二、影响因素
三、曲线分析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
具备初步的曲线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生活联系的内容,有助于学
生能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活动参与,学生就能获得比较大的成就感,课堂
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