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2.简述诱变育种原理、方法和特点,举例说出其应用
重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难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自主学案】
阅读课本 86-89 页,自学完成下列内容:
一、生物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
仅仅由于________________影响而造成的变异,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2.可遗传的变异
由于________________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
1.概念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而引起的 的改变。
〖思考〗:(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哪种类型?
(2)哪种类型对蛋白质的影响最小?
2.原因:在 DNA 的过程中发生差错。
3.时期:一般发生在 或 。
4.结果:产生 新 基因,即原基因的 基因。
〖思考〗:A 基因与 a 基因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自主探究与合作〗:
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后, 遗传信息 ;基因结构 ;基因数
量 ; 密码子 ;蛋白质的结构 ;生物性
状 。 (一定不变;一定改变;可能改变)
〖讨论〗:基因突变后会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的原因?
5.种类:分为 和 。
6.诱导因素
(1)物理因素:如 、 等。
(2)化学因素:如 、 等。
(3)生物因素:如 、 等。
7.特点
(1)低频性: 频率很低。(而人工诱变可提高 )
(2)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 发生变异,从而产生一个以上的 。
(3)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 ,以及细胞内不同的 上或同一
的 上。
(4)普遍性:在整个生物界是 存在的。
(5)多害少利性:大多数突变对生物是 ,也有少数是 ,也有既无害也无利的。
8.意义
(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
三、基因突变的应用——诱变育种
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 ,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
3.诱变因素—— (物理), (化学)等
4.优点: (主要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 且 ,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且需要处
理 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6.实例: 、 、等。
7.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讨论〗:在利用诱变育种时,进入太空的种子是休眠的种子还是萌发的种子?为什么?
【课堂练习】
1.基因突变发生在 ( )
A.DNA → RNA 的过程中 B.DNA → DNA 的过程中
C.RNA → 蛋白质的过程中 D.RNA → DNA 的过程中
2.人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 ( )
A.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B.碱基对发生改变(替换)
C.缺失一小段 DNA D.增添一小段 DNA
3.基因突变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 a 和生殖细胞突变 b 两种,则 ( )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a 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 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a 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 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4.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引起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5.果树的叶芽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其长势一般较弱或受抑制,这表明基因突变
( )
A.具有随机性 B.具有不定向性
C.突变频率低 D.一般是有害的
6.2003 年 10 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和返回,完成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以前试
验“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生物实验,科学家们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此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高等植物幼苗在太空中不能生长
B.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C.育成的新品种都对人类有益
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7.1943 年,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只有 20 单位/mL,产量很低,不能满足要求。后来科学家用 X 射线、紫
外线等射线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青霉菌死亡,少量生存下来。在存活下来的青霉菌中,产生青霉素的
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有的青霉素的量提高几百倍(最高可达 20000 单位/mL),从而人们选育出了青霉
素高产菌株。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射线处理后,菌株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水平上看,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构成这种物质的基
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
( 3 ) 在 存 活 下 来 的 青 霉 菌 中 , 产 生 青 霉 素 的 量 存 在 着 很 大 的 个 体 差 异 , 这 一 事 实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