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乃是生物复习的重中之重,该种试题综合性强、
灵活性大,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
2.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具体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主动探索的技能、技巧。
3.通过课堂实例分析, 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思想,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净光合作用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强化热点题型训练,建构解题模型
四、教学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面对高考有很
强的求知欲,但能用文字、图表等表达形式来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素养较差,
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
法,让学生重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以掌握科学探究的实验思路与一般方法。
2.教学策略
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
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
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提高了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回顾及网络构建:
1、光合作用过程: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需要____________等
不需要____和_____,但需要
_______________
场所 叶绿体____________上 叶绿体的_________中
物质转化
水的光解:___________
ATP 的形成:_____________
CO2 的固定:______________
C3 的还原:_______________
能量转化 光能→电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有机物中
_______________
联系
光 反 应 为 暗 反 应 提 供 ___________ , 暗 反 应 为 光 反 应 提 供
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知识网络构建:
创设情景,激
发探究欲望
分组讨论,小组竞赛
(教师引领指导)
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
矫正反馈,
4、呼吸作用过程:
5、有氧呼 吸与无氧呼吸
区别与联 系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
同
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特点
相
同
点
联系
实质
意义
6、细胞呼 吸 网 络构
建
二、核心考点突破(一):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基础知识:
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 影响
_______阶段,制约______
的产生,进而制约____________阶段。
②图像分析:A 点时只进行____________;AB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________强度
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_________强度;B 点时代谢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BC 段随着光照
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C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_____,限制 C 点的环境因素可
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完成填空后,在下面的四幅图中标出 A 点、AB 段、B 点和 B 点之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转移方向。
③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提高
_________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例题 1:如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
结构(图中 M 和 N 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A.影响 m3 大小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等
B.甲图中 a、b、c、d、e 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
m1=n1>0,m2=n2>0
C.甲图中 e 点以后,乙图中 n4 不再增加,限制因
素主要是光反应
D.甲图中 c 点时,乙图中有 m1=n1=m4=n4
例题 2:如下图所示,图 A 表示鞭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 指的是 O2 或
CO2 。图 B 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 CO2 浓度与 CO2 吸收之间的关系曲线,m 点是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CO2 最低浓度。请据图回答:
⑴ 题 中 所 说 的 “ 适 宜 条 件 ” 主 要 是 指
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⑵请在图 B 中绘出 b 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
完整,与纵轴的交点为 a。
⑶当 CO2 浓度分别为 c 和 n 时,图 A 中,
对应的 a~f 过程分别是:c:_______;n:________
二、光补偿点与饱和点
1、光补偿点与饱和点概念
光补偿点: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 量和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 量相等时
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在光照强度较低时,植物光合速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进一步
提高时,光合速度增加幅度减小。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2、光补偿点与饱和点的变化:
⑴不同植物: ⑵同一植物:
3、光补偿点与饱和点的变化规律
例 3、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
(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例 4、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 CO2 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理论上某种 C3 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 CO2,使光合产量高于 m 点的选项是
A. 若 a 点在 a2,b 点在 b2 时
B. 若 a 点在 a1,b 点在 b1 时
C. 若 a 点在 a2,b 点在 b1 时
D. 若 a 点在 a1,b 点在 b2 时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光补偿点移动规律如下:
0 a1 a a2 b1 b b2 二氧化碳含量
光
合
产
量
m
①若呼吸速率增加,光补偿点应______移,反之应_______移。
②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光补偿点应___移,反之应____移。
③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_______移动。
五、设计反思
为了更好的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所以在设计上:首先,教
师课前设置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次教师和学
生一起动手,让学生带着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分组探究。结合学生操作过程中产生
的疑问,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并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让学生亲
自动手操作,以小组分工合作为基础,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
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接着,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互
相检测,互相评价。在学习的每一阶段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又增强了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