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1.2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4-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1.2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4-苏教版

ID:676087

大小:279.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细胞增殖”小高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本节课尝试着让课堂教学从生物学科本质出发,确定“有丝分裂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 稳定”这一核心本质,将有丝分裂过程中诸多事实如核仁核膜的消失、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纺锤体的形成消失等,诸多具体事实进行提炼和概括,始终围绕复习主线进行教学,突出核 心概念,使学生对零散的知识形成非常清晰且条理分明、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3)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2、技能目标 (1) 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 DNA 含量的变化,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 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 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2、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数量变化及图形关系;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四、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数量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及其特点。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看到的这个视频就是有丝分裂的过程,一个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两个遗传 上等同的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这就是有丝分裂的意义,也 是我们本节复习课的主线,同时也是我们要讲的一个道“理”。(板书:讲道“理”:有丝分 裂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稳定)。 摆事实:收集“有丝分裂过程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事实 师:要讲道理,必然先摆事实,书上有很多的事实都在保证有丝分裂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 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很零散,需要我们有双智慧的眼睛把它们寻找出来,并加以整 理归纳。 2、“摆一摆”:小组合作将各种形态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按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排列, 找出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的事实。 师:我来抛砖引玉,先提供一个事实“染色体行为”,请大家整理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为了 方便同学们整理,桌面上就是我用毛绒铁丝条制作的染色质和染色体,再观察高等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依次排列 生:观看,小组合作以 1 条染色质或染色体为例,排列顺序,某组学生代表上黑板展演。(板 书:染色体行为变化), 师:这组同学按照她们看到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按顺序摆放好了,和大家的一致吗?再次播放 一遍动画,学生核对摆放的顺序是否正确。 3、“析一析”:找出染色体以及 DNA 的复制和分开的事实? 师:染色体经过这么一系列行为变化,的确前后遗传物质数目上保持了相对稳定,请大家分 析一下这里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最至关重要的变化是哪些? 生:遗传物质 DNA 的复制和均分,这是 DNA 的复制(板书:复制),要让 DNA 分开,要依赖 于染色体分开,就要着丝点分裂,所以着丝点分裂就会使 DNA 分开。(板书:着丝点分开) 师:DNA 的复制是在染色质状态还是在染色体下完成的?那分开呢?为什么呢? 生:染色质状态松散,便于里面 DNA 的复制,所以 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板书:间期)。 分开在染色体状态,因为 DNA 在染色体状态下不会纠缠便于分开,这个过程发生在后期(板 书:后期)。 4、“分一分”:保障染色体以及 DNA 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的事实? 师:DNA 是分开了,可是如何保障能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呢? 生: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要依赖纺锤丝的牵引,说明纺锤丝以及形成的纺锤体的参与对于 保障均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板书:纺锤体变化)大家来找找纺锤体的变化规律。 生:在后期牵引染色体平均移向两极,为了实现均分,前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如果染色体 散乱分布便于均分吗?最好排整齐,所以在中期染色体被纺锤丝牵拉着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 央的赤道板上(整齐排列),此时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好的时期。前期自然要由细胞两极发 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为后续过程做好准备,以 1 条染色体在前期和中期看不出太明显的不同, 如果多条的染色体,会发现刚形成纺锤体的前期染色体是散乱分布,从前期形成,中期排列, 后期分开,最终末期纺锤体又会消失。 师:秋水仙素作用原理就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丝无法牵拉染色体移向两 极,所以染色体数目就加倍。可见纺锤体的变化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事实证据,保障了遗传物 质的前后相对稳定。 师:还能找到其他事实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113 页的图像观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除了染 色体行为变化,纺锤体变化,还有什么结构在发生变化呢? 生:核膜核仁变化 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 生:前期消失和末期重建。因为染色体在细胞核里存在,它们发生了这一系列行为变化,核 膜和核仁会束缚,核膜核仁的变化也是为了保障染色体均分。 板书 证据 1:染色体行为变化 证据 2:纺锤体的变化 形成和消失时期 证据 3:核膜核仁的变化 消失和重建时期 师:上述这些零散的事实收集起来,归纳分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有丝分裂通过各种机制保 障遗传物质的前后相对稳定,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世界的奇妙又充满奥秘 师:下面我们把染色体和 DNA 的前后相对稳定转换成更直观的曲线图,再次感受这一系列变 化。 活动:绘制一个细胞周期里,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1 染色体在分裂后期数目加倍,末期恢复到正常体细胞的数目。 ②染色单体在分裂间期 DNA 复制时出现,在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开而消失 2 DNA 在间期复制后数目加倍,在分裂末期随着子细胞的形成而恢复到正常数目 生:从曲线图的展示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染色体和 DNA 的所有变化都是为了保持亲子代间遗 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活动三:归纳各个时期的特点,并进行图像识别,比较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 同和不同 师:了解了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后,我们来完成图像时期的识别(讨论作答)。按 相同的时期出现,概括各个时期的特点。说明各个时期的划分是按照染色体行为变化而划分, 并不因为是高等植物细胞或是动物细胞。当然,动物细胞也有不同于植物细胞的地方,引导 比较前期纺锤体的不同,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低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中心体,它 的前期末期是怎样的?由此可见,子细胞的形成方式才是判断有丝分裂是植物还是动物细胞 的可靠方法。 师:归纳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细胞器及其作用。 师:正因为在有丝分裂中有纺锤丝与染色体的出现,所以才称为有丝分裂。这是真核生物体 细胞最主要采用的分裂方式,除此以外还有无丝分裂【动画:无丝分裂过程】,说明就是没 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并举例。如果精原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子细胞精子,卵原细 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产生受精卵,是吗? 生:不是,采用的是减数分裂的方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证遗传物质的恒定。 板书 复习主线:有丝分裂前后遗传物质(DNA)保持相对稳定--------复制和均分 证据 1: 染色体 行为 复制 散乱分布 整齐排列 均分 证据 2:纺锤体变化 形成 消失 证据 3:核膜核仁变化 消失 重建 1 2 3 4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