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菱形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
菱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
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
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
菱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什么是菱形?它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2.感受生活中的菱形。
3.例 1 已知: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 AB 于 D,
DE∥AC 交 BC 于 E,DF∥BC 交 AC 于 F. 四边形 DECF 是菱形吗?
为什么?
4.巩固练习:
(1)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 ABCD 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
是( )
A.AB=CD B.AD=BC C.AB=BC D.AC=BD
(2)如图,在菱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菱形四边的中点,
连接 EG,FH,交于点 O,则图中的菱形共有( )
A.4 个 B.5 个 C.6 个 D.7 个
5.探索菱形边的性质并证明。
6.例 2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8,点 E,F 分别在 AB,AD 上,且
AE=AF,过点 E 作 EG∥AD 交 CD 于点 G,过点 F 作 FH∥AB 交 BC 于点 H,EG 与
FH 交于点 O,当四边形 AEOF 与四边形 CGOH 的周长之差为 12 时,AE 的长为
( )
A.6.5 B.6 C.5.5 D.5
7.巩固练习:
(1)边长为 3 cm 的菱形的周长是( )
A.6 cm B.9 cm C.12 cm D.15 cm
(2)在菱形 ABCD 中,AB=6,∠ABC=60°,则菱形 ABCD 的面积是( )
A.18 B.18
C.36 D.36
8.探索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并证明。
9.例 3 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 a,b,求菱形的面积.
10.巩固练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
(2)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C=8,DB=6,DH⊥AB 于 H,
则 DH 等于( )
A.
.
B.
C.5 D.4
11.菱形的对称性
三、课堂小结
菱形的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性质定理 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 P97 习题第 6、7 题。
选做题: P98 第 10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