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 / 21
第 28 章综合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30 分,每小题 3 分)
1.(3 分)有下面几个样本用以统计某路口在学校放学时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其中,合适的样本是( )
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
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
C.选取每周周日作为样本
D.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各选两周作为样本
2.(3 分)手机软件通过记录成年人生活中的数据,分析他的相关信息,下列最有可能被成功分析的是( )
A.根据他某天的行走步数,估计他常用的交通工具
B.根据他一周来打车的起点和终点,来判断出他的兴趣爱好
C.根据他三个月来早晚行走记录的起止时间,估计他通常起床和睡觉的时间
D.根据他一年来手机支付的总金额,判断出他的工作性质
3.(3 分)下列调查:①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②了解某班学生的体重情况;③调查春节联欢晚会
的收视率;④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其中适宜抽样调查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3 分)去年丁蜀镇有近 1 千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100 名考生的数
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 100 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近 1 千名考生是总体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D.100 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5.(3 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 60 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 5 组,第一至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 8、10、16、
14,则第五组的频率是( )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2 / 21
A.0.1 B.0.2 C.0.3 D.0.4
6.(3 分)甲、乙两超市今年上半年盈利情况统计图如图,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超市利润逐月减少
B.乙超市利润在 1 月至 3 月间逐月增加
C.6 月份两家超市利润相同
D.乙超市在 7 月份的利润必超过甲超市
7.(3 分)某同学为了估算瓶子中有多少颗豆子,首先从瓶中取出 60 颗并做上记号,接着将所有做好记号
的豆子放回瓶中充分摇匀,当再从瓶中取出 100 颗豆子时,发现其中有 12 颗豆子标有记号,根据实验估计
该瓶装有豆子大约( )
A.800 颗 B.500 颗 C.300 颗 D.150 颗
8.(3 分)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为( )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24 55 32 50
出馆人数 65 28 45 30
A.9:00~10: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5:00~16:00
9.(3 分)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3 / 21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 30 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 50%
C.每天阅读 1 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 20%
D.每天阅读 30 分钟至 1 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108°
10.(3 分)为了了解 2019 年北京市乘坐地铁的每个人的月均花费情况,相关部门随机调查了 1 000 人乘坐
地铁的月均花费(单位:元),绘制了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面三个推断中,合理的是( )
①小明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是 75 元,那么在所调查的 1 000 人中一定有超过一半的人月均花费超过小明;
②估计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不低于 60 元;
③如果规定消费达到一定数额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并且享受折扣优惠的人数控制在 20%左右,那么乘坐地
铁的月均花费达到 120 元的人可享受折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3 分)
11.(3 分)一名学生统计某一天睡觉、学习、活动、吃饭及其它所用的时间在一天中所占的百分比,选用
________统计图较为合适,气象局统计一昼夜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________统计图较为合适.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4 / 21
12.(3 分)为了了解我市 2018 年 10 000 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 200 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
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 10 000 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
抽取的 200 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 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________.
13.(3 分)下表是某户人家四月初连续 8 天每天早上 7:00 电的读数:
日期 1 2 3 4 5 6 7 8
电表读数 98 102 107 112 116 120 123 126
请你估计这户人家四月的用电量是________.
14.(3 分)某校体育组为了解全校学生“最喜欢的一项球类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面是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则由统计图可知,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
度数是________.
15.(3 分)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 50 名学生进行 1 分钟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
理后,画出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各组只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各组的频率分
别 a ,0.3,0.4,0.2,设跳绳次不低于 100 次的学生有 b 人,则 a , b 的值分别是________.
16.(3 分)为了估计一个水摩中鱼的数目,首先从水库的不同地方捕出一些鱼,在这些鱼的身上做上记号,
并记录出的鱼的数目 m 然后把鱼放回水库里,过一段时间后,在同样的地方再捕出一些鱼,记录这些鱼的
数目 p ,数出其中带有记号的鱼的数目 n ,这样可以估计水库中鱼的数目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52 分)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 / 21
17.(8 分)调查作业:了解你所在学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
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位同学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该学校共有 3 个年级,每个年级有 4 个班,每个班的人数
在 20~30 之间.
为了了解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他们各自设计了如下的调查方案:
小华:我准备给全校每个班都发一份问卷,由班长填写完成.
小娜:我准备把问卷发送到随机抽取的某个班的家长微信群里,通过网络提交完成.
小阳:我准备给每个班学号分别为 1,5,10,15,20 的同学各发一份问卷,填写完成.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人中,哪一位同学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并简要说
明其他两位同学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
18.(8 分)2015 年 3 月 5 日北京晚报报道,在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平均每周注视荧光屏时间 5 小时以内的只
有 10%,时间超过 12 小时的占到了 55%.张旭同学想了解六所中学 6 000 名学生一周内注视荧光屏所用时间
的情况,已知六所中学的学生分别有:900 名,840 名,1 100 名,1 120 名,1 060 名,980 名.
(1)若张旭同学调查了六所中学中 300 名学生一周内注视荧光屏所用的时间,求张旭同学是按多少比例抽
样的?
(2)为了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这六所中学应该分别调查多少名学生?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6 / 21
19.(8 分)哈 47 中学围绕“哈尔滨市周边五大名山,即:香炉山、凤凰山、金龙山、帽儿山、二龙山,你
最喜欢那一座山?”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必选且只选一座山),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
(2)求本次调查中,最喜欢凤凰山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中学共有学生 3 600 人,请你估计该中学最喜欢香炉山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7 / 21
20.(8 分)绿色出行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已成为长春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社
会实践活动小组为了了解“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对本校师生在 7 月 6 日至 7 月 10 日使用单车的情况进
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7 月 7 日使用“共享单车”的师生有________人;
(2)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各具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小组针对有过使用“共享单车”经历的师生做了进
一步调查,每个人都按要求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共享单车”,统计结果如图,其中喜欢 mobike 的师生有
36 人.求喜欢 ofo 的师生人数.
21.(10 分)某家装公司为新建小区做家装设计,调查员设计如下问卷,对家装风格进行专项调查.
【收集数据】通过随机抽样调查 50 家客户,得到如下数据:
A B B A B B A C A C A B A D A A B
B A A D B A B A C A C B A A D A A
A B B D A A A B A C A B D A B A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8 / 21
【整理、描述数据】调查员根据数据绘制了下面不完整的家装风格统计表
修 划记 户数
A 正正正正正 25
B 正正正 ________
C ________ 5
D 正 5
合计 / 50
(1)补全统计表
【分析数据】
(2)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将估计出的整个小区的 1 000 户家住户的家庭装修风格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绘
制一种即可).
【得出结论】
(3)如果公司准备招聘 10 名装修设计师(每名装修设计师只擅长一种设计风格),根据统计数据预测招收
A 种装修风格的设计师的人数.
22.(10 分)某市在今年对全市 6 000 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抽样调查,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了的
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统计图.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9 / 21
组别 视力 频数(人)
A 4.0 4.3x≤ < 20
B 4.3 4.6x≤ < a
C 4.6 4.9x≤ < b
D 4.9 5.2x≤ < 70
E 5.2 5.5x≤ < 10
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抽样调查的人数;
(2) a ________,b ________, m ________;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若视力在 4.9 以上(含 4.9)均属正常,则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根据上述信
息估计该市今年八年级的学生视力正常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0 / 21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1 / 21
第 28 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
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解: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故 A 不合题意;
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故 B 不合题意;
C、选取每周周日作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故 C 不合题意;
D、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各选两周作为样本,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
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2.【答案】C
【解析】依据手机软件记录成年人生活中的数据,即可分析他的相关信息,进而得出结论.
解:A.根据他某天的行走步数,不能估计他常用的交通工具,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根据他一周来打车的起点和终点,不能判断出他的兴趣爱好,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根据他三个月来早晚行走记录的起止时间,可以估计他通常起床和睡觉的时间,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他一年来手机支付的总金额,不能判断出他的工作性质,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在统计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表格整理
数据,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通过分析表和图来了解情况.
3.【答案】B
【解析】直接利用抽样调查以及全面调查的意义分析得出答案.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2 / 21
解:①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适合抽样调查,符合题意;
②了解某班学生的体重情况,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③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符合题意;
④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以及全面调查,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4.【答案】C
【解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
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
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
出样本容量.
解:A、这 100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错误;
B、近 1 千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错误;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正确;
D、100 是样本容量,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定义,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
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
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5.【答案】B
【解析】根据第 1~4 组的频数,求出第 5 组的频数,即可确定出其频率.
解:∵第五组的频数为 60 8 10 16 14 12 ,
∴第五组频率是12 60 0.2 ,
故选:B.
此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3 / 21
6.【答案】D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各个月份所对应的数量以及增减变化的
情况综合做出判断.
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考查甲的盈利逐月减小,因此 A 是正确的,
乙超市的利润 1-3 月份逐月增加,4-6 又逐渐减小,因此 B 是正确的,
6 月份甲、乙的利润相同,C 是正确的,
在 7 月份很难预计谁的利润多少,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因此 D 是错误的,
故选:D.
考查折线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图中得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是正确判断
的前提.
7.【答案】B
【解析】设瓶子中有豆子 x颗,根据取出 100 粒刚好有记号的 12 粒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解:设瓶子中有豆子 x颗豆子,
根据题意得: 60 12
100x
,
解得: 500x ,
经检验: 500x 是原方程的解;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利用样本中的数据对整体进行估算是统计学中最常
用的估算方法.
8.【答案】A
【解析】利用统计表中人数的变化范围得出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
解:A、9:00~10:00 馆内人数变化为: 65 24 41 ;
B、10:00~11:00 馆内人数变化为: 55 28 27 ;
C、14:00~15:00 馆内人数变化为: 45 32 13 ;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4 / 21
D、15:00~16:00 馆内人数变化为: 50 30 20 ;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统计表,正确利用表格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9.【答案】C
【解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得.
解: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此选项正确;
B.每天阅读 30 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的百分比为1 40% 60% ,超过 50% ,此选项正确;
C.每天阅读 1 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 30% ,此选项错误;
D.每天阅读 30 分钟至 1 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 °360 1 40% 10% 20% 108 ,此
选项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
的百分数.
10.【答案】C
【解析】①求出 80 元以上的人数,由 75~80 元的人数不能确定可以判断此结论;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大多数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在 60~120 之间,据此可得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
花费的范围;
③该市 1 000 人中, 30% 左右的人有 300 人,根据图形可得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 100 元的人有 300 人
可以享受折扣.
解:① 200 100 80 50 25 25 15 5 500 ∵ ,而 75~80 元的人数不能确定,
∴在所调查的 1 000 人中一定有一半或超过一半的人月均花费超过小明,此结论错误;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大多数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在 60~120 之间,
估计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范围是 60~120,
所以估计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不低于 60 元,此结论正确;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5 / 21
③ 1000 20% 200 ∵ ,而80 50 25 25 15 5 200 ,
∴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 120 元的人可以享受折扣.此结论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为②③,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
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
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二、
11.【答案】扇形 折线
【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
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
的具体数目.
解:统计某一天睡觉、学习、活动、吃饭及其它所用的时间在一天中所占的百分比,选用扇形统计图较为
合适,气象局统计一昼夜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较为合适,故答案为:扇形,折线.
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
12.【答案】①③④
【解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
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
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
定出样本容量.
解:①这 10 000 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
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
③从中抽取的 200 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
④样本容量是 200,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
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6 / 21
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13.【答案】120
【解析】先计算出每天的用电度数,再计算 4 月份的用电量.
解:每天的用电量: 126 98 7 4 (度),
34 0 4 120 月份的用电量 (度),
故答案为:120.
此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先计算出每天的用电度数.
14.【答案】100.8°
【解析】先利用喜欢足球的人数和它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出调查的总人数,再计算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然
后用 360°乘以乒乓球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解:调查的总人数为8 16% 50 (人),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为 50 8 20 6 2 14 (人),
则“乒乓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14360 100.850
;
故答案为:100.8°.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
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15.【答案】0.1,30
【解析】用总人数乘以第 3、4 组的频率和可得 b 的值,由频率之和等于 1 可得 a 的值.
解:由题意知 50 0.4 0.2 30b ,
1 0.4 0.3 0.2 0.1a ,
故答案为:0.1,30.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7 / 21
16.【答案】 mp
n
【解析】设鱼塘里约有鱼 x 条,由于从鱼塘里随机捞出 m 条鱼做上记号,然后放回鱼池里去,待带标记的
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在同样的地方再捞出 p 条鱼,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 n 条,由此可以列出方程
: :n p m n ,解此方程即可求解.
解:设整个鱼塘约有鱼 x 条,由题意得:
: :n p m x ,
解得: mpx n
.
答:整个鱼塘约有鱼 mpx n
条.
故答案为 mpx n
.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当事件的概率不易求出时,可根据其中的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个事
件的概率.
三、
17.【答案】解:小阳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
小娜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好;
小华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学生数量太少.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随机性是解题关
键.
18.【答案】(1) 300 100% 5%6 000
;
答:张旭同学是按 5% 的比例抽样的;
(2) 900 5% 45 名, 840 5% 42 名, 1100 5% 55 名, 1120 5% 56 名, 1060 5% 53 名,
980 5% 49 名,
答:六所中学应该分别调查的学生为 45 名,42 名,55 名,56 名,53 名,49 名.
【解析】(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8 / 21
(2)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
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9.【答案】解:(1) 20 25% 80 样本容量 .
(2) 80 24 8 20 12 16 最喜欢凤凰山的学生人数 (人),
条形图如图所示:
(3) 243 600 108080
(人),
答:估计该中学最喜欢香炉山的学生约有 1 080 人.
【解析】(1)根据帽儿山的人数以及百分比计算即可.
(2)求出喜欢凤凰山的学生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总体,样本,个体之间的关系,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
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答案】(1)7 月 7 日使用“共享单车”的教师人数为 20 1 50% 30 人,
故答案为:30;
(2) 36 1 45% 15% 3245%
(人)
答:喜欢 ofo 的师生人数约为 32 人.
【解析】(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19 / 21
(2)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
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1.【答案】解:(1)补全的统计表为
装修风格 划记 户数
A 正正正正正 25
B 正正正 15
C 正 5
D 正 5
合计 / 50
(2)A. ° ° °25 360 50% 360 18050
;
B. ° ° °15 360 30% 360 10850
;
C. ° ° °5 360 10% 360 3650
;
D. ° ° °5 360 10% 360 3650
;
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 2510 550
∵ ,
∴中式设计师可招约 5 人.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20 / 21
【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如扇形统计图;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 A 种装修风格所占是比例,即可预测招收 A 种装修风格的设计师的人数.
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图与条形图的综合应用以及抽样调查的随机性,根据统计表得出各部分所占比例是解
题关键.
22.【答案】(1)抽样调查的人数是: 20 10% 200 人;
(2) 200 20% 40a , 200 20 40 70 10 60b ,
60% 100% 30%200m ,即 30m ,
故答案为 40,60,30;
(3)根据(2)求出 a , b 的值,补图如下
(4)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 35% 5% 40% ;
根据题意得: 6 000 40% 2 400 (人).
答:该市今年八年级的学生视力正常的学生 2 400 人.
【解析】(1)抽样调查的人数是: 20 10% 200 人;
(2) 200 20% 40a , 200 20 40 70 10 60b , 60% 100% 30%200m ,即 30m ,
(3)根据(2)求出 a , b 的值,补图;
(4)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 35% 5% 40% ; 6 000 40% 2 400 (人)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
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