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六单元二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六单元二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ID:675643

大小: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在情节发展中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 民反”的必然性。 3.培养对于古典小说阅读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学之趣味。 教学重点: 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好汉歌》片段,从歌曲中感受梁山好汉们豪爽、侠义的性格。 2.从《好汉歌》当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梁山好汉聚义的豪情壮志,《水浒传》当中就有不少 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演示文稿:认一认图片中的梁山好汉。 在中国,梁山好汉的形象深入人心,雅俗共赏,为大众所熟悉。这得益于《水浒传》对 于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包括林冲在内的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在我们一般的印象 当中他们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 但是有句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有时候《水浒传》也是一本很可怕的 书。 可怕的是武松血洗鸳鸯楼之后,用鲜血在墙壁上写下:“杀人者打虎英雄武松也!”这血 淋淋的一行字,场面触目惊心。而我们却把这种人叫做英雄! 可怕的是元宵佳节,李逵冲进汴京城不分黑白见人就杀,就连无辜的孩童都被他生生劈 死。而我们却把这种人叫做英雄! 莫非英雄都是这般残忍无情的么?难道杀人就是一件让人感到爽快的事情吗? 今天我们就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来探讨一下,在这众多梁山好汉中,林冲 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故事背景: 话说那时,林冲被高俅及手下陆虞候陷害,被刺配到沧州,到沧州后被派去看守天王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二、文本导读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场景 第 1 段:沧州遇旧 开端 第 2-5 段:买刀寻仇 发展 第 6-9 段:接管草场 发展 第 10-12 段:雪夜报仇 高潮结局 2.其实前期的这些铺垫都是为了引出课文最后的雪夜报仇。林冲报仇是文中最扣人心弦的地 方,单从雪夜报仇这一部分(特别是林冲杀陆虞侯)来看,林冲的形象是怎么样的? 形象:暴力 补充:删节部分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 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 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 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 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 尽了。 形象:血腥、残忍? 大家读了林冲怒杀陆虞侯这一段,感受到更多的是成功报仇的畅快,还是血淋淋的恐怖可 怕? 3.林冲的杀意在课文最后爆发了出来,但其实林冲暴力的一面并不是到了最后才显露出来的, 前文有哪些铺垫? 第三段中:李小二:“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 ——李小二了解林冲性格中冲动的一面,料到可能闹出人命。 第四段末:果然,林冲得知陆谦到来,对自己的迫害还没结束,感到“大惊”、“大怒”,情 急之下决定先下手为强。 4.从这些内容看,林冲显然是个性急的人,但他原本就是个凶狠冷血的人么? 他还有哪些性格特点,从文中找出 (1)沧州遇旧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 久后如何。” ——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实际上并非林冲主动得罪高太尉,而是高太尉要害林冲,但林冲 只能接受迫害。他仍抱有幻想,认为自己熬过刑期,就能回到东京,家人团聚。 遇到李小二夫妇时,林冲自己身处困境,却担心连累他们,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 你夫妻两个。” 虽心存怨气,但怕给别人招惹是非。 (2)买刀寻仇 冷静后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家人妻儿,又动摇松懈 ——犹豫动摇,顾家 (3)接管草场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打算长住,放松警惕 ——随遇而安(注意动作、细节描写) 离开草场时,林冲还特地检查了火盆、门锁。 ——小心谨慎,安分守己 5 小结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往往会决定着情节的发展。从之前这 些内容看出林冲的性格的两面:一方面他安于现状,面对险恶的境遇选择了“忍”,所以他 在被迫害、发配去管理草场时那样逆来顺受。 这可能是因为他原本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养成的,但更重 要的是顾及到远方的妻儿,不希望因一时冲动断送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林冲的忍让 不是一种苟且偷生,而是一种忍辱负重。昔日风光无限的林教头而今为了妻儿忍气吞声,这 不是软弱没骨气,而正是体现了一个坚强有担当的男子汉形象。 但另一方面,他为人正直刚烈,而且在关键时刻敢作敢为。这与他之前的安于现状形成 了冲突,预示着他最后终将走上反抗之路。 讨论:那么在个过程中,是什么使林冲这样一个善良正直而又安于现状的小官吏对陆虞侯等 人产生这么大的仇恨,以至于要采取这样一种极度暴力血腥的手段进行反抗呢? 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后,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 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并看到统治阶层的狰狞面目。 ——幻想彻底破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 林冲最后的爆发是以高俅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迫害导致的。林冲在前期再三忍让,希 望息事宁人。 其实他并不想杀人,但他在偶然间发现统治阶层已经把自己最后的希望击得粉碎,他们 不依不饶欲将林冲除之而后快。林冲经历过摇摆,但终于忍无可忍走上了反抗之路。这一刻 他已经放下了“林教头”的名号,成为了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 林冲并不是一个冷血的英雄,他有暴力的一面。但这种暴力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如果 可以选择的话,比起成为名满天下的英雄豪杰,他更希望成为一个有美满家庭生活的普通人。 然而高俅等人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其实其他梁山英雄也有类似的命运,宋江被刻画为忠义的化身。他忠于国君,济困扶危, 虽然同情梁山好汉的境遇,但在前期他始终不愿上梁山,因为他认为梁山好汉违背了伦理纲 常,不忠不孝。但贪官污吏的残酷迫害最终逼他走上了梁山。此外,玉麒麟卢俊义原本是河 北的商人,柴进是沧州的贵族,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都过着各自安乐的生活, 但一个个都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官逼民反正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6.回头看标题,“风雪”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作者写作时有意识地把故事置于风雪之中,标题 中也有“风雪”。 文中描写“风雪”的意义是什么? 在课文第 7 到第 9 段中,找出文中写到“风雪”的句子,加以思考分析。 有三处直接描写风雪: (1)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冽;“一天”,写范围之广。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碎琼乱玉”,写落雪之厚,突出雪势之大。 (3)林冲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林冲)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次写雪在“紧”字之前加了频率副词“越”,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对风雪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心理 本文以“风雪”为背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这种悲凉不仅存在于现实中,更存在 于人的心里。雪下得“紧”比“大雪纷飞”更具神韵,因为“紧”不仅写出了风雪之大,也 隐含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围。 (2)推动情节发展 但如果不是这场风雪,林冲就无从脱身,更无法洞悉陆虞侯等人的阴谋,将陷入死局。 最终在绝境中救了林冲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这冰冷的风雪。 三、总结 那一年,沧州好大的雪。这场雪带来了严寒,但更让人心寒的是:在这场大雪中,高太 尉等贪官奸臣为了一己私欲迫害林冲,管营差拨等爪牙为了讨好巴结上层而想要杀害与他们 无冤无仇的林冲,陆虞侯身为林冲的好友和结义兄弟,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不惜要置林冲于死 地。有时候人性要比风雪更为冰冷,这也是那一个时代的悲哀。 其实最后在那大雪纷飞的荒野上,林冲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之前拼命挣扎想 回去的和家人团聚的那一天已经永远都不会到来了。他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中含着泪迎 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的前行,雪地里只留下一串逶迤的脚印延伸到远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